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导价值观建设具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整合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着力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考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导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方略,能够为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变革的三个问题张连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科学地把握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的现状和趋势,坚定不移地维护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导地位和导向作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而分析研究人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个体行动建构的关键不仅在于行动者对自身行动意义的主观赋予,而且在于外在社会规范的价值引导。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员,其关键在于通过积极介入个体对自身行动意义的生产,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正当的根据,以育化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重建个体对行动意义的认识的重点在于:在行动意欲上,引导社会成员反思和重建主观世界,将其思想导引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上来;在行动动机上,引导社会成员超越实用主义倾向,提升实践智慧,实现其行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行动规约上,实现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的结合运用,以警示激励和宣传教育促成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和实践养成。  相似文献   

4.
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既是规范社会大众的思想与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托起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还是抵制西方价值观念渗透,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方式抽象,宣传途径单一;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制度的异化现象严重;部分党员干部言行严重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等问题和现象,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障碍。实现宣传变革,贴近群众生活;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党政干部勤政为民,带头示范;扬弃中外文化,实现会通融合;分别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宣传路径、民生路径、政治路径和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林 《理论界》2008,(10):194-195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体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是引导信仰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构成思想行为的稳固内核和持久动力,更是精神支柱的牢固基石。在当前各种思想普遍活跃、多种观念相互碰撞、不同文化彼此交融的开放环境下,我们必须努力在多样中树主导,在差异中求共识,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充分体现了业绩和贡献观、利益和分配观上的创新,给大庆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且更尊重自我价值。 “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它的形成,必然对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内在本质要求在价值上作出的判断与评价。它是文化理念的核心基础,也是人们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四个不一样”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正是这一必然,要求人们必须更新价值观念,抛弃旧的价值观念的束缚,确立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更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多样价值观态势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化使价值观的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 ,这种多样化表现为平面化、层次化、丰富化、复杂化。价值观发展的多样化蕴涵着主导价值观确立的理论和逻辑前提。主导价值观作为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价值观 ,既具有对其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秩序功能和动力功能。从价值观的多样化出发确立我国的主导价值观要坚持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与宽容性的统一、现实价值与目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普遍价值观念与国家主导价值观念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先进文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技术从根源上改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思想行为。现阶段,高校可以将新媒体作为一项新型教育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媒体不仅具备良好的互动性,还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利用这一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此实现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青年应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兵 《理论界》2003,(6):54-54
文化问题的核心是直接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价值观问题,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一个时代的最为直接和敏锐的反映。因此,有关价值观及其演变的研究历来就是青年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必然要对既有的价值观念形成有力冲击,并不断推动新的价值体系的生成和发展。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发生了重大的价值观念的变革,其积极后果是形成了与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最主流的价值趋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实践层面出发,在党的领导下,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定传统价值观念寻找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式的选择适合当代中国,特别是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第四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普及与践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邓兆明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它在每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引起的观念变革,其核心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念对个人来说,是内心深处最重...  相似文献   

12.
人的价值观念与内心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常德 《理论界》2007,19(9):31-32
人的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内心经常处在“和谐——不和谐——和谐”的调节转化之中,实现内心和谐就必须具备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的价值观反映了对人、事、物价值评判的不同尺度。人的价值观念对内心和谐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享其乐价值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价值观、遵纪守法顾全大局价值观等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去正确地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事物和评价社会,才能促进各行各业人们的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13.
文学价值观制约着文学的实践及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文学价值观念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使得作家不知所依;同时,文学创作也出现了某些严重的不良倾向,这都越来越要求对当前的文学价值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文学价值是指客体──文学作品按照主体──读者的尺度来满足其他某种需要的属性。人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达到或取得了一定的理性形式和社会形式就形成文学价值观念。经济转型期的文学价值观是特指我国当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文学价值观念,它的主要内涵由于历史的进步、思想的解禁、人们…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明确的话语表达形式,它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特点,它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述,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奠基于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完善儒学"仁"思想中的国家论、"义"思想中的人格说、"中"思想中的品格说,并发展以"和"为世界观的道德文化体系,从而寻求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论契合与外在践行路线.坚持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蓬勃的文化生命力,真正打造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价值认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现为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稳定而又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构建社会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传承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楠  王磊 《学术论坛》2015,(2):13-16
友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作为公民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位列其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文章认为新时期的友善价值观应包含由浅及深的四个方面意涵,即公民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代际友善(生态友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社会价值观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它的兴起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主要由作为文化的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出来.整个社会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中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价值观念变化的现状及问题、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研究价值观,我们得出:利益分析是思想研究逻辑的和现实的起点,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是现实中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理性化和世俗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两大倾向,价值观既要理性化又不能被"理性化",既要世俗化又不能被"世俗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是人们思想变化最为剧烈、价值观念最为模糊与不稳定的时期。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而新的价值观体系由于新体制尚未完善而未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对于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极容易因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迷失,这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来说,将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