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波夫的成功在于其对语言变化机制的不懈追求,然而,他所概括出的机制毕竟只是基于美国社会所发生的语言变化,未必能够完全解释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变化.通过在傅村的调查,我们发现,在语言变异的性质、语言扩散的极限以及语言变化的社会基础等方面,傅村父亲称谓发所生的变化都与拉波夫的语言变化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见,关于语言变化,拉波夫机制还不是最后的答案,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拉波夫的成功在于其对语言变化机制的不懈追求,然而,他所概括出的机制毕竟只是基于美国社会所发生的语言变化,未必能够完全解释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变化。通过在傅村的调查,我们发现,在语言变异的性质、语言扩散的极限以及语言变化的社会基础等方面,傅村父亲称谓发所生的变化都与拉波夫的语言变化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见,关于语言变化,拉波夫机制还不是最后的答案,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镜机制与认知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神经元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了人脑认知机制——镜机制,它适用于解释语言认知机制。从镜机制角度阐述语音、语义和语言符号的神经机制,探究镜机制理论与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的融合,其主要内容包括:镜神经元和镜机制假设;语音、语义和语言符号的镜机制和认知语言学阐述。研究发现镜机制理论和语言能力在认知科学学科内可以融合,为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语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初步提出了语音整合观。  相似文献   

4.
选择机制存在于语言演变现象的背后,在无形中制约着语言的演变发展.在同时或历时存在的各种语言形式中,选择机制以语言自身的特点和语言外部的因素为契机,自然选择那些符合当时语言环境和规律的形式.选择机制的作用是统一的,但选择机制发生作用所借助的契机各不相同,如词的语义特征、语言的经济原则、人的"组块"心理过程以及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而演变现象多种多样,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大脑语言机制的来源和属性。内在的言语是思维的主要媒介。大脑语言机制包括先天的语言器官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建立的语言系统。大脑语言系统源于自然语言 ,但两者的属性不同。神经元的分布和连接模式是内在语言现象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是一种说唱文学,其说唱中的交流机制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语言交流机制,二是非语言交流机制。变文说唱的语言交流机制包括说唱者与听众的交流、说唱者与说唱者的交流、故事中人物与人物的交流;它的非语言交流机制主要表现为说唱者在说唱过程中通过"变相"与听众达成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对大脑内部语言机制认知基础上的Chomsky内在主义语言观, 完全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外在主义语言观, 它解释了普遍语法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表明大脑内部语言机制在习得语言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Chomsky的原则--参数理论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的现象,并以此证明儿童掌握的语言不完全是从他们听到的语言中学来的,而是由来自儿童大脑内部的生物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作为第二语言的一种认知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在跨语际翻译中对语言可通约性、翻译主客体重新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不可译性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是翻译认识论发生的根源,也是译者进行翻译的生理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是诸多著作理解语言性质的哲学基础。功能论固然看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却丝毫未触及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机制。仅从功能的角度认识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到语言结构内部 ,对语言的特征、机制及结构体系进行多角度观察 ,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神经网络模型(ANN)比符号主义方法更加接近人脑处理语言的实际心理加工机制。神经网络模拟可检验“语言加工双重路线”、“语言初始状态”等假设有效性;语言认知心理机制研究也会对神经网络构建起促进作用。语言认知机制研究应从追求简单的脑区定位发展到脑区间互动以及脑内语言信息加工的时空网络建模。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大脑中存在影响语言理解的模块性认知机制.从语言学角度讲,语言系统是典型的模块聚合的例子;从哲学角度说,指称意义观是典型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世界的模块对应观.心理模块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语言在大脑中的推理和加工过程,同时也是认知模块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认知科学理论框架下,语用认知是心智阅读模块下的子模块.根据关联理论,语用认知模块在语言的认知推理和加工过程中启用一套快速、节约的机制,所费努力少,理解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文化接触、语言接触引发美国英语演变。外来词汇成分的大量借用与语言转用过程中,使用者将母语的音系和句法成分特征带入其目标语,形成美国英语演变的两大类型。而美国英语发生演变的机制主要包括语言移借和语言替代、语码交替和语码转换,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和双语人的第一语言习得。文章将美国英语演变的类型和触发机制置于文化接触、语言接触的大背景中作讨论,试图勾画出美国英语演变的轮廓。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种认知转换探析英语体态成语的认知机制,诠释出人们在理解英语体态成语时的转换过程。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表象向意象.从源域向目标域,从本义向喻义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随着汉语"X族"表达式的流行,"X族"已然成为一个能产性颇高的构式。而学界对短语构式却缺乏关注,本文从构式角度分析"X族"的构式特征及其认知机制。"X族"为嵌入式的短语构式,具有构式完型效果,指别共有X行为特征的人群;认知机制上,"X族"构式主要涉及认知隐喻和转喻、以及社会、认知与语言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习得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与学习者内在认知机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二语习得的研究离不开对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分析二语习得过程的心理机制,从而探索更有效的习得途径是近年语言学界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听说教学的认知机制和习得机制,并提出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实现语言习得的五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语言输入假说逐渐为人所淡忘。模因论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该假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模因淘汰机制,选择性地输入足量的、可理解的、趣味性的语言模因,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输入和习得的效果。传统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诵读、模仿等方式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7.
语言之所以发生变异 ,是因为在地球上有适合于它成长和发展的自然语言社会生态环境。这一观点得到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母语英语发生本土化现象的强有力的支持。一个没有民族作为根基的语言应被视为非自然语言。蔡金亭的“以汉语为母语背景的英语过渡语中的一般过去时变异”是否也是自然语言状态下发生的变异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复深思。此外 ,文章对语法化现象作了阐述 ,并探讨了语法化成因以及语法的本质 ,这对于进一步了解语言变异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任何语言都需要有双元音,任何双元音都有形成机制。任何机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满语的双元音形成机制的共性是动与静、前位与后位的辩证运动;其个性是i和o对所有单元音的后位选择。从语言哲学上探讨其机制形成的规律,深入揭示满语双元音的形成逻辑,对深化满语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双元音主要问题的探索,对语言学某些问题的发思,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