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发动“倒萨”战争。客观地讲,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是典型的“有限战争”。但从政治层面来看,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爆发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观察家纷纷撰文,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深层原因。由于战争爆发时间不长,相关档案材料尚未解密,人们难以了解布什领导班子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幸运的是,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支持恐怖组织和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战争。由于这一次是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又一次进军伊拉克领土,所以此次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事实上,美国之所以绕开联合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发动伊拉克战争,是要通过这场战争来推翻反美政权,取得对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权。本文将以理论分析为角度,通过经典国际政治理论来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层次上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3月20日10时30分左右,美军从部署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总共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4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同时有数架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目标投下了精确制导炸弹。这一天,美国策划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倒萨之战”正式打响。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军事打击,这是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的行径。对此,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表示反对。其中,来自法国、德国等北约欧洲盟国的反对声音尤其令人关注。战争打响后,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法国政府对这场战争深表忧虑,并…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已经持续两月有余。这场战争不仅严重践踏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给南联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制造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更令人不安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没有结束这场战争的打算,而且不顾国际社会,包括北约一些成员国在内的国家的强烈要求和反对,在变本加厉地对南联盟境内的各种目标实施更加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究其原因,北约特别是美国尚未实现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展望这场战争的发展趋势,似应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稍作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20日,令世人震惊的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在中国,一个名叫孙渤的人对这场战争格外关注。26岁时,孙渤作为中国驻科威特外交官亲历了海湾战争,成为中国第一例"海湾战争综合征"患者。回国后,由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他不得不辞去外交官工作,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却毫无结果,他的家庭也因此解体……现在,已经无法工作的他又以和平使者的身分四处奔波,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的伊拉克战争爆发.这十年来,对于这场战争的批评声浪逐渐高涨,其结果是一个完全没有可能当选总统的少数族裔资浅参议员奥巴马当上了世界超级大国的首席行政官.如今,伊战已经过去十年,美国作战部队也已撤出这个国家,现在反思这场战争已经更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三年,但学界对其进行的深入探讨实际才刚刚开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构想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从“遏伊倒萨”到“打伊倒萨”的过程。由于师出无名,这场战争始终存在着合法性危机。美国在不对称性战争中虽赢得了胜利,却最终使伊拉克丧失了和平。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三年,但学界对其进行的深入探讨实际才刚刚开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构想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从"遏伊倒萨"到"打伊倒萨"的过程.由于师出无名,这场战争始终存在着合法性危机.美国在不对称性战争中虽赢得了胜利,却最终使伊拉克丧失了和平.  相似文献   

9.
吴志菲 《当代老年》2010,(10):14-15
抗美援朝,是赵南起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战争经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由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国家干部。1950年6月,朝鲜爆发大规模内战,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马上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入中国的领土。这时军中急调懂朝语、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际.貌不惊人的洛阳小伙子在观看此次战事的电视时.意外地发现了商机.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轻松地挣了30余万……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览要     
对理性的侵犯?美国《时代》周刊5月28日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入侵前不久,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议员、来自弗吉尼亚州的罗伯特·伯德在议员席上说:“这个议院大多数时候都沉默着,不祥的、可怕的沉默。没有争辩,没有讨论,没人打算为这个国家列出这场特殊战争的利弊。什么也没有。我们在美国参议院保持着被动的沉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家茶座》2008,(4):156-157
多维新闻网最近刊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张铁志的同题文章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政治版图重组,并开始陷入一场无尽的文化战争。90年代,“文化战争”一词正式进入美国政治辞典。2000年和2004年大选,共和与民主党的候选人更几乎完全符合这个文化战争的两极典型。小布什执政时期,更以胜者为王的姿态,推动极端保守价值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览要     
日本不甘做隐形军事大国美国《时代》周刊3月5日虽然日本宪法明确禁止战争,而且日本的陆军和海军还十分低调地称为“自卫队”,但日本是一个隐形军事大国,它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摘     
美国为何支持以色列编译|余春香Yu Chunxiang长期以来,美国对中东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刚刚发生的黎以战争,毋庸置疑美国是支持以色列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牢牢地站在了以色列这一边,因为80%的美国人认为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是正确的,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担心战争可能会伤及到无辜的平民,44%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支持以色列从而解决冲突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为何美国比欧洲还要支持这场战争呢?表面的回答在于可以看得见的两股政治力黎以战争中的以色列大兵量: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以及宗教信仰。AIPAC对美国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美国官员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决策方向:另外宗教信仰强烈影响了美国人对以色列的态度——美国人相信上帝把现在以色列国土所在  相似文献   

15.
美英于3月20日对伊发动了战争,5月1日,布什总统宣布在伊的“大规模战斗”已经结束。至此,美结束了其“改造”伊拉克的第一阶段行动;第二阶段的工作是重建和掌控伊拉克,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第三阶段是在伊建立美式民主制度,作为样板供中东各国效仿。但战后,伊社会状况混乱,民不聊生,伊重建将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6.
陈解 《老年人》2003,(5):10-11
美国无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于3月20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打着反恐旗号,表面上是要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际是为着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进而在中东地区和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个国家以种种借口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这种藐视国际法准则和粗暴践踏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在国际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美国的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行径,受到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们的强烈谴责。正在膨胀的美国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是从霸权主义衍生而来的。冷战时期,美苏称霸,东西对抗。苏联垮台后,冷战结…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断言萨达姆政权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实际上,这场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一以色列冲突长期未能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其本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因,中间涉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纠缠,再加上大国势力的角逐,致使中东地区成为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迄今巴以双方战事频发、以暴易暴的仇杀事件持续不断,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人们观察“文明冲突”的窗口。凡是关注国际关系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明显带有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这里除了犹太移民在美国具有能左右世界金融走势和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雄厚政经实力因素之外,还有其更深刻的宗教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其实,春运就是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让我们手忙脚乱、疲于奔命,这场“战争”让中国白天不是白天,黑夜不是黑夜,这场战争让全中国都患上了谈虎色变的“春运恐惧症”。2007年的春运尚未开始,就传来一个利好消息:今年春运,列车票价终于不再涨。但是,相对于春运的种种苦楚局面,“票价不再上浮”解决的还不是其间人们的全部难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2日《南方周末》文化版,陈一鸣探讨银幕军人形象的文章《许三多“退役”,学生兵入伍》中再次提起了中国群众喜闻乐见的“西点军校”:“以西点军校为例,该校不仅是美国将军的摇篮,还被称为美国CEO的摇篮”,西点的校训是“使命、荣誉、国家”,“所有人都喊,傻子一样地喊,喊得久了,口号就熔化到血液当中去了”,“西点军校的高端人才就是通过这样一部战争机器打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日俄战争是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对俄国来说,那场战争是1905革命的催化剂,也敲响了罗莫诺索夫王朝统治的丧钟。而日本方面经此一役,其“独占中国”的妄想愈加膨胀。从这场战争开始,日本进一步将“大陆政策”付诸实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立足进而逐步往北推进,最终发动了一场给整个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