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它有助于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时至今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朗读的真兴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呢?仍值得我们去探讨。"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  相似文献   

2.
新“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读书。要让学生反复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历史上的语文教学都强调“读”的作用,都把“读”作为训学的规则。唐代韩愈说过:“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以说,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语文教学都是把“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它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常常用到的方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虽然常常用到引读方法,但对它理论上的研究认识明显不足。笔者以为,过渡性引读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写作特点,提纲挈领,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发学生由前一个阶段的学习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从而收到口诵心传的朗读效果。这种教学过程,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教学过程转化的纽带。精妙的过渡性引渡,犹如一台组歌扣人心弦的“间奏”,会给学生带来“山路忽然一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心态,唤起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探索精神。从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读",在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备课先备"读",讲读多练"读",时刻不忘"读",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得金,这似乎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课改在一轮一轮地进行,但谁都没有把阅读教学中的"读"丢弃了。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读"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类似的教学模式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怎样使"读"这一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发挥?我觉得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读,在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为此,我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朗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打开语文书,一篇篇充满童趣,图文并茂的文章,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细品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立足文本,以读为载体,减少繁琐的内容分析讲解,让学生在读中识记生字,在读中释词析句,在读中深化理解,在读中背记好词佳句,感悟文本美妙内涵,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语文味”也会沉香其中。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两个部分。我曾把阅读课和写作课独立分开,结果造成孤军作战,学生厌烦写作课的后果。后来得益于我们中心校把"小学语文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策略"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认真研读,吸纳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只有凭借文本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读中练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7.
"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如何读,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注重课堂阅读训练:一、以听激读;二、以读启读;三、以说带读;四、以写促读。  相似文献   

8.
叶老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又说:“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里说的“比较”.“比勘”,就是指对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文章,作比较分析.这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比较的内容十分丰富,文章标题,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修辞逻辑,字词句篇,都可作为比较对象,进行比较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能力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说"的环节最容易被忽视,应该纠正。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应该抓住三个环节:第一,创设语境,鼓励学生"敢说";第二,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能说";第三,教会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会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整体训练。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阅读感悟,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文本,没有感悟,就没有收获。要有阅读收获,必须理解文本,必须感悟文本。但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情感体验,个性感悟,还是语言文字训练,都应该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为中介环节。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何以能悟呢?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要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不光悟其情,还要悟其法,也就是说,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才能达到阅读有效性的最大化。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语文课“离文说教”的错误作法,冲破大分析、大发挥的旧路子,从去冬以来,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试验了一下“以读带讲”的办法,感到有些效果。一、我对“以读带讲”的理解。“以读带讲”就是用“读”这个环节来带动识字、解词、析句、理章等其它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引导或指点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词,在读中理章。学生在对课文的疏通、熟悉、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读”这个主要环节,把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规定了中学生"说"的要求:"讲述风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说话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从何下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在明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认清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是第一要素。只有明确了主攻目标,才能考虑编选教材,选择、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思考练习题等。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呢?在理论上说法不一,分歧较大。有人说,主攻目标是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传授;有人认为,主攻目标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的则主张主攻目标应该仅仅是读和写,其中主要是写。在行动上也很不一致。有的抓阅读,有的抓写作,有的什么都抓。理论上的不一致,行动上的不统一,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显著,质量不高,教学改革也无法深入。我们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  相似文献   

14.
有的文章读起来如饮甘醇,回味无穷;相反,有的文章读起来枯燥干涩,味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其善",掌握"至道"。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培养读的习惯,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将读写有机结合,在读中探写,在写中求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和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究竟如何在课堂中使读写“合璧”,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充分利用教材,落实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定意义上说,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是对“目标为本”的基本教学设计模式所作的扩展,都是要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我们是否到了那里?”三个基本问题。文章介绍了当代国际教学设计研究中四个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里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和拉甘模式以及马杰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这看似简单,但仔细想想语文课堂的中心环节不就包含反反复复的读,扎扎实实的写吗?我们去追求简约的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轻装上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样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  相似文献   

19.
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口才训练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语文教学的目标:口才训练不容忽视中专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统考压力或其它方面原因,往往还是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方面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课堂。现在,随着深化中专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应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语文能力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做为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以适应未来教学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科要读,理科要练”已成为多数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