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大地》中赛珍珠的宗教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胡风和伍蠡甫对赛珍珠《大地》批评的辨析,试图说明赛珍珠在《大地》中没有采用传教士的宗教立场,而是一种求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电影《可可西里》真实呈现了可可西里的生存状态,非英雄化的死亡是整部片子震撼力的来源。导演在 片中成功塑造了群体形像而不是单个的特剐的人物。《可可西里》的独特风格是它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汉元帝年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家天子上表,愿求得公主下嫁,永世为臣子。为了边境安宁,一道圣旨决定了王昭君的命运,纤纤弱女从此流落荒蛮之地,连同青春和爱情,一同嫁了出去,从此大漠风沙取代了小侨流水,青草萋萋取代了繁花似锦,马奶羊肉取代了玉盘珍馐……宁古瘀氏,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哀歌——《史记》悲剧主题模式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史记》中众多悲剧人物的命运进行剖析勾勒,归纳出下列七种悲剧模式;时运不济、功成身灭、怙宠相倾、贤才遭妒、死亡忧患、孤独殉道、性格过失。指出这几种模式对后代中国文学有着久远的影响,也是贡献给人类文化的情感结晶。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的《大地》和苗秀侠的《皖北大地》是安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二人共同书写皖北农民形象,但又和而不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创作立场与审美思想。赛珍珠作为美国作家,以局外人的视角,更为冷静、客观地揭示清末民初皖北传统农民的优良品质与劣根性的双重形象。苗秀侠作为对皖北农民心怀热爱的本土作家,则以局内人的视角,注重深度挖掘时代浪潮下现代皖北农民的优良品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妇道观以其特有的形式指导着中国妇女的言行举止。赛珍珠——一个美国女作家,用她细腻的眼光和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妇女在传统道德的压迫下所处的境遇及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通过她的特有视角和写作手法,重现了神秘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鬼魂叙事.在小说《百感神秘》和《接骨师的女儿》里,移民母亲通过亦真亦幻的鬼故事重拾记忆和重新叙述过去,这是弱势群体的无奈之举.而美国女儿对此强烈反对、排斥,甚至给母亲贴上“他者”标签.但一番激烈冲撞后,两代人达成和解,女儿打开了关于中国的神秘感官,通向了中国文化的记忆之门.在一定程度上,鬼魂叙事策略有效地缩短了“两个世界之间”的间隙.  相似文献   

11.
锡德尼的《为诗辩护》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书中,锡德尼针对清教徒牧师高森对诗和诗人的污蔑和抨击为诗进行了辩护,阐释了诗的特质和作用等。通过这些阐释我们也能了解锡德尼的诗人观。在锡德尼的心目中,诗人是学术奠基人,诗人是教育家,诗人是创造者。  相似文献   

12.
13.
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的母亲弑婴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美狄亚弑子是为了报复丈夫的始乱终弃,为了反抗不合理的父权制;阿兰弑子则是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与自然灾害抗争;塞丝弑子却是为了避免孩子重返奴隶制的魔窟,是对奴隶制压迫的惨烈反抗。她们在揭示父权制和奴隶制对女性压迫的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与父权、自然、社会制度斗争的勇气和理性,为女性奏了一曲悲歌。  相似文献   

14.
《雅歌》在《圣经.旧约》中是独特的一卷,通常被称为“歌中之歌(Song of Songs Son)”。它是古希伯来时期宗教向日常生活渗透的产物,与希伯来宗教观念和文化特质是契合一致的。独特的流传过程使得《雅歌》的宗教文化蕴涵日益增强,爱情与宗教的异质同构关系又赋予《雅歌》以超越单纯的世俗情爱之上的宗教文化属性。《雅歌》实现了文学向宗教的转化,并取得了非同寻常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5.
王爱平 《社区》2011,(14):53-53
凄美是一种美,是一种高贵的美。让人敬畏,使人爱怜。欧阳修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是具有凄美特质的文学作品。公元1046年(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在滁州分别写出了代表作者最高水准的千古绝唱《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其中《醉翁亭记》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6.
佛教思想是在与不少其他宗教哲学派别思想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虽然分为中观和瑜伽行两派,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对其他派别的态度也有类似点。《成唯识论》中的唯识思想实际上包含了般若中观理论的重要成分,是瑜伽行派论述佛教“空”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成唯识论》从佛教的唯识空观出发,对其他派别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涉及各派的核心思想,而批判的重点则是各派学说中的实有观念。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佛教与许多印度古代思想派别的基本理论差别。  相似文献   

17.
18.
里尔克晚期代表作《杜伊诺哀歌》是诗人一生的经验和思辩的结晶。无论是语言的创意,还是思想的深蕴,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遗憾的是,通过对照原文,参考德国著名学者对《哀歌》的阐释,仔细通读各个译本,可发现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上大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以译文的准确性为重点,取第九首《哀歌》为例,比较绿原和李魁贤先生的译本,可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对《哀歌》翻译和接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摩奴法典》与《古兰经》的共同之处包括 :它们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它们都体现了宗教和法律的融合 ,它们都具有双重强制性。这两部宗教法典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这主要表现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法典的主要内容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史记》预叙(预言叙述)乃扬弃《左传》而来,采用两种方法:神秘预叙和理性预叙。《左传》预叙时,将二者结合,围绕各类历史事件展开;《史记》则将二者分开,用于单个人物传记。但《史记》预叙又有所变化:神秘预叙主要用相术、异象、观气等方法;理性预叙则通过人物行为的描述,展示其性格,与其结局相合,体现性格即命运的规律。经司马迁改革,后代叙述模式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