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以前我们在上作文课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拿到一个作文题时。往往不知如何下笔。冥思苦想后写成的作文又往往不合要求。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不多,思索不够:平时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审题、布局、语言等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路不够开阔,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打开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如何在审题中做到“明辨是非”、深入思考,如何在拟题中巧妙推敲、润色,做到新颖别致、技高一筹,足以让读者“一见钟情”,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贯穿始终地去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课无不渗透着作文教学,有心的同学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身作文水平的。但时至高三,仍有学生抱怨:“我们的老师以前很少讲作文”,“我们写不好作文”,“我们没有材料可写”,“我们语言太贫乏”,“一提到作文就头痛”……听到这么多的抱怨不得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学生作文写不好是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初学写作,容易一筹莫展,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累。勤学多练,尤其在写作时,注意使用各个环节的写作技巧,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靓”起来。“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借鉴一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下列的“四宜”。  相似文献   

6.
作文,历来为不少学生所“深恶痛绝”,老师也常叹其立意肤浅,构思俗滥,没有新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理压力过重。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一写作就谈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再加上平时训练不得法和考试难得高分,学生更觉作文“高不可攀”,这样自然产生了谈作文色变的心理;作文是越写越怕,越写  相似文献   

7.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作文练笔,重要的是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所以留给学生写作和老师阅卷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阅卷老师在面对如山的文卷时,难免有视觉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自己的文章鹤立鸡群脱颖而出,没有好的形式是很难胜出的。翻阅近年的中考满分作文,我们不由吃惊:满分作文80%用了所谓的技巧。文体的运用非常广泛,从寓言到童话,从解说词到辩论稿、从实验报告到说明书、从日记到书信、从散文到小说,不一而足。且不论你的立意和语言,单是这些另类的文体“外象”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冲淡了老师脸上渐起的倦意。  相似文献   

8.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目前,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的创新,可谓“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确,无论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作文,若能写出耳目一新的作文来,的确能出奇制胜,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古人即有“文章千古事”一说。且不说古代选拔人才是“三篇文章定终身”,现代语文考试中,作文亦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无论是为了能力的提高还是成绩的进步,我们都要把作文视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一、小学低段听说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教学亦然。低年级的听说训练和初步的说写结合是作文的基础和开始。如果不抓好这个开始,难免会导致中高段学生的“厌写心理”和千篇一律的“雷同文”现象。那么平时我们的低段听、说和写的训练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像是陷入了某种常规定势,总是冲不破“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框架,许多教师不由自主地把作文教学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了“写好作文,取得高分”。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人为地窄化了作文的范畴。并没有站在“功夫在诗外”的高度去把握作文教学的本质。要知道“小学作文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的小作家,而是倾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在应试作文时,常常感到“没啥可写”,难以下笔,抑或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其原因往往是平时不注意积累生活素材所致。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材料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究其原因.我想与长期以来单一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入俗套的评语不无关系。只要我们翻阅学生的习作本,诸如:“内容不具体”、“语言不通顺”、“书写不工整”等“空、泛、旧、浅”的评语比比皆是。教师们“呕心沥血”作的评语让学生摸小着头脑.也感到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功与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和美感。语言运用得好.能增强作文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和鲜明性,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美化”作文的语言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创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更何况是作文呢?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作文的创新之戏越演越火,并好戏连台。“领异标新二月花”,求新求异是中考作文的一枝独秀,是获得高分的重招,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就笔者中考阅卷的亲历和平时习作训练来看,深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的求新求异非一件易事,决不能草率而为。因为如果考生平时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生活积淀、  相似文献   

16.
张成海 《新天地》2011,(12):296-297
苟子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渊博富有的知识是靠平时一点一滴聚集起来的。作文也是如此,这就要扩大知识,积累材料,否则在写作文时,就会“江山如此一句无”,笔下枯竭,捉襟见肘,甚至会出现各种常识性错误,那么如何使作文教学走出低谷,就像一柄悬在我们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一样,始终困扰着我们,笔者既教过中学,也教过小学高年级语文,对作文教学做过一些实践上的探讨,有点认识和体会,却更多的倾向于“两个本子作文教学”,现将它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学语文最怕什么?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同学的回答都是“作文”,原因主要是“没有内容写”、“不知道该怎样写”、“写不具体”、“想说却好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回答充分流露出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同时也暴露了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当今,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情景作文走进了课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游戏作文”、“实验作文”、“想象作文”等字眼儿屡见不鲜,作文教学情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说到情境教学,中国较早的有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的“相机教学”。“相机教学”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孟母教子也是成功的情境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许多教材在作文的编排上,对情景作文进行了大量的渗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人以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尝试,谈一谈对情景作文教学的几点思索。  相似文献   

19.
考场作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写作练笔。它不但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更要求考生以此来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赢得“半壁江山”。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不但要体现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主旨,更要有深厚的意蕴。而一篇意蕴深厚的考场作文,应具有:人情味、文化味、哲理味。  相似文献   

20.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低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而搭好作文起步的平台,使学生顺利地走入作文殿堂的关键在于抓好句子训练。众所周知,句子是构成作文的基本单位,只有会说、会写规范通顺的句子,才能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形成作文能力,构成规范的语言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三至八岁期间,是儿童智力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再则,一年级儿童具有好奇、敢于想象的天性,所以他们敢想、敢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