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华强 《金陵瞭望》2009,(11):35-35
管理者的言行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孔子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孟圆水圆”。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需要我们反过来加以解读.所谓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那是说要想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管理者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在个人的喜好上修元正本!孔子的话就应当改为:“老板者,犹水也;以人为本,犹盂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几个小故事受到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陶渊明思想的探索,有主道家说、有主儒家说、有主玄家说、有主老子说、有主庄子说、有主儒道佛合一说。本文从陶诗陶文中举出夸夸大者数端,进行诠释与疏理,得出了自己坚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滋味说”:文学欣赏中的美感戚露荷钟嵘说文学要有滋味,能使“味之者无穷,闻之者动心。”绿天馆主人说:“文艺感人……捷且深,可喜可愕,可悲可涕”,能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更直接从欣赏的角度使用了味的概念:“繁柔寡...  相似文献   

4.
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个体。人类语言一经产生,便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它本身已负有“文化的使命”,无不沾染着浓厚的文化的色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给语言习得者建立一种文化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同步性以及不可分割性。其次是应该发现那些相异的文化涵盖符号,并通过对比、阐释等各种方式,把那些不同的文化涵盖渗透揭示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学会并掌握汉语,而不是只使用汉语符号的准汉语  相似文献   

5.
据《宝鸡日报》2005年2月16日报道,文物考古专家对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出土甲骨的整理研究获重大进展。考古队在周公庙遗址范围内共发现卜甲760余片,其中有刻辞者有86片,经初步辨识共有文字410字,考古队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些卜骨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清理、拼对、缀合、照相。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聘请国内著名古文字专家前来帮助辨认。现已将760多片卜甲拼对、缀合为500多片,经拼对缀合后发现有刻辞者99片,可辨识的文字达到495字。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萃者,乃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孔子对鬼神之说颇有保留的怀疑、宽容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中国主流社会的思想倾向。荀子、王充、范缜等思想家不断点燃了无神论的智慧之火。宗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阶级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学术界,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神学家的地位虽已得到肯定,但作为一位承上古启中古跨文化的学术大师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视角来看,奥古斯丁是欧洲文明的主要塑造者之一,文化渊源含有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乃至波斯文化,可以说是集多种异质文化因素于一身的大师。  相似文献   

8.
语境文化、文化定势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者沟通时既要了解双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模式及其沟通方式,更要注重参与交际者的个体差异,从而克服“文化定势”。最后得出结论:运用语篇分析法的原理对跨文化交际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提高交际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可以有多种方式:自我体验或他者旁观;理解一种文化就是分析其表征模式;文化表征是一个他者与他者权力角逐的过程;文学、艺术、语言正是文化表征的场域,对它们的分析就意味着一种文化霸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但《韩非子·内储说上》则讲:“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后入多不信韩非的说法,所以桑弘羊、刘向及班固等人均认定是“商君刑弃灰于道”①。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商君之法”渊源于“殷之法”,两者有相承关系。只是商鞅刑弃灰于道的原因,历代学者多不根究,偶有论及者又诸说不一。笔者泛览群书,采辑诸说,现一一评述如下。一“轻罪重罚”说此说最早出自李斯之口。李斯向秦二世上书献“督责之术”,曾引商鞅“刑弃灰于道者”作为住证,并解释说:“夫弃灰,薄罪也,而…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一门外语的高层境界是能够正确运用这门语言,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然而,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对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光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还不够,还必须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可以说,把握好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芋头不是什么珍贵的食材,可也不乏大批喜爱它的拥趸者,爱吃它的人对它的痴迷程度,还真难三言两语能描述得来,福州就有个方言叫“芋傻”,用来形容那些特别爱吃芋头的人,意思说对芋头爱吃到接近傻瓜的境界,可见它在它的痴迷者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在中西文化关系上,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中西互补论、新旧调和论、文化发展交替论三种观点。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淘洗筛选,整理剧新,以适应时代需析主张。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亦有偏颇谬误之处,应一分为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名字说是对人或事物的名字进行解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从宋代开始盛行,但其文化渊源始于先秦冠礼制度,《仪礼》中已记载冠礼仪式上使用的格式化祝辞。汉代至唐代很少名字说存传。宋儒复兴冠礼,名字说因而流行。宋代文献现存名字说460余篇,其中只有几篇是对事物名称进行解说,绝大多数都是对人名和字的解说。名字说的语体以散文体为主,间或有少量韵文,内容专以议论名字的来由和意蕴为主,篇幅或长或短,形式比较活泼自由。这些名字说反映了宋代的名字文化:取名命字的时机、程序、主持者、应邀者、接受者以及更改名字等等,牵涉中华文化的诸多方面。一篇名字说,既是实用的解说词,又是辞美学富的美文,体现着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俗语有“有钱能使鬼推磨”,愤恨者说,明智者也说,大家都用它形容钱的能耐。根据清朝石车金考证,这话乃是流传成的讹语,原句是“有钱能使水推磨”。古时江南的山谷溪涧,因为水流不断,常有人设了水磨,借水流之力推动,省去人力。一般置办这样的装置都是有钱人宋才行,因此就有了“有钱能使水推磨”之说,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外语教学赋予了外语教师新的角色。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也是学习者。问卷调查发现,外语教师仍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所以在文化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该首先做好文化的学习者。调查还发现,外语教师对怎么进行文化教学很陌生,也就更不清楚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学习者的角色,即与学生分享其文化学习的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缺少先进的人文文化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是人类不可小视的危机。档案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者、延续者和传播者,又是文化的选择者、吸收者和加工者,对国家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培育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积极的、富有创造力的工作精神,进而形成档案管理人员和谐的“文化—心理结构”,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谈英语口语习得六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英语口语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呈阶段性特征。习得者要达到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大致要经历:微笑的哑巴、无知的闯祸者、尴尬的说话者、流利的傻瓜、语言的跛行者、利落的说话者六个不同的阶段。奇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习得者付出多大努力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学者们对译者提出了各种要求。虽然译者有责任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但是由于受文化以及语言等因素的影响,翻译中基本上不存在等值翻译。为了保证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当代读者或听者,即接受者,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声旁有义’作为汉字的一种构字法,历代学者多有阐述,日见其精。本文就声旁有义在训诂与校勤的运用上,试作探讨.“声旁有义”历史观声旁有义源远流长,不仅宋代王圣美创“右文说”,乃传于世。其实,早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已见端睨。综观一部《说文》,从A从P、B亦声的字,不可胜举。如:“亦声”之“亦”,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中说,“谐声之字,半主义,半主气凡字书以义为经而声为纬,许重权《说文解字》是也,”又云,“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进一步阐明,“言如声者,凡三种:会意字而兼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