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名人读书法     
《社区》2008,(17):17-17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读书之道影响深远。本文就其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人自身的素质,读书与劳动、环境、及休息娱乐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境界     
肖云军 《社区》2012,(5):4-4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兴趣至关重要。只有好奇热爱,才会潜心钻研,以它为乐。  相似文献   

4.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正如读书一样,有人仿效古人能读书读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有人自欺欺人能捧着书憨憨入睡到天明,为什么会这样呢?吾日:心境不同。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中之苦,不知其中之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相似文献   

5.
读书阅世     
李飞跃 《社区》2011,(17):14-14
十来岁.我们阅读的是童话和传说,关注的问题是“善”与“恶”。现在回想起来,对人物印象的第一个判断常常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事还是坏事?”对周围的人物如是观,对影视文学中的人物如是观,对自己亦如是观。黑白分明的世界里。天人合一。尚未起衅。如果哪一天,我们发现了善恶中间出现了灰色地带.并且能给予自己眼中的坏人以笑脸的话,那么这门功课也就结业了。善恶问题的核心是要成为一个“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得好评!  相似文献   

6.
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接受西方文论有两种方式:查资料与读书。前者针对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类似于进口先进产品:后者着意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相当于掌握核心技术。“读书”的内涵与通常的意义有别,包蕴着三大特定所指。一,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对于知识点乃至具体观点的重视,要置于对理论体系和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掌握之下.明确本体意识在理论思维能力中的核心地位;二,读书之后要能够“报数”:所读之书说了什么,为什么要如此说,这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体现;三,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具备这种程度的理论思维能力,就可以自己判断学位论文选题的价值。凡是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周折重重,质量定是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态度     
高锴 《社区》2014,(32):9-9
关于读书,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态度。有人说,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那么见仁见智,或者恭敬或轻慢,基本上只能悉听尊便。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要读书,文本还是第一位的,就算是六经注我,也不好视六经为无物,不然,有“我”就好了,干六经何事?也就是说,只要读书,多少得对你选择的书有点尊重,即使是创造,也不好天马行空地过于豪放。  相似文献   

8.
害怕读书     
麦家 《社区》2009,(17):17-17
我生来惧怕黑夜,为了逃避黑夜,我从小学会了读大部大部的书。读书成了我命定的一种生存方式,逃避苦难和惩罚的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对读书产生了一种异样的不祥感觉.有些书读着你就感到自己不是在学习、在享受,而是在受惩罚。所谓“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现在感想起来似乎有点茫然。2008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也许到了2009年又会变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9.
赵畅 《社区》2011,(23):4-4
前些年,笔者曾去过英国,得悉菜谱、圣经和书是英国人家庭的必备三宝。在过去的20年间,英国人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还是在增长,人们更喜欢用阅读来填补自己日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晟肱 《社区》2009,(14):7-7
曾国藩。清代名臣。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f1811年1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别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被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固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我国尤其是江苏实际 ,认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 2 1世纪的生存理念 ,是通向知识社会的重要环节。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密切交织在一起 ,互依互动 ,缺一不可。我们提出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实质是创建一个有利于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终身学习理论作为制定本国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目标。审视了终身学习出现的与后现代形态联系密切的一些特征,诸如多样化、"去中心化"、实践性学习;指出终身学习意味着现代教育的"控制"功能的丧失。这些特征和内在联系使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后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者而言是一项重要技能,是实现终身教育所必备。本文分析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实现有效终身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改变着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信息素养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对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一股十分强劲的教育思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终身学习概念和内涵入手,结合实际探讨我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性和可能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对策或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南非大学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学习型社会,面向开放型远程教育,努力发展有特色的远程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当今世界享有声誉的"巨型大学"之一.受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委派,我们于2003年8月专门赴南非大学进行考察,经过阅读大量学校文献和走访有关部门官员,我们初步提出了南非大学发展远程教育的一些主要特点,供同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崭新的教育理念,唯有社会全体成员参与学习,形成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学习化社会,才能促进现代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爱尔兰科克市通过政府推动,创建了人人皆学的大舞台,其组织方式新颖,成效明显,对我国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远程教育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学习和工作将同步进行,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得更新的知识、技能和信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正是在这种终身学习理论的推动下,现代远程教育得到日益广泛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又促使终身学习体系的构筑,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终身教育与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是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 ,也将是 2 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的兴起 ,预示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极速变迁的社会中,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生存,编辑劳动的性质是以先进的科技出版技术为手段,为绝大多数人提供精神产品的文化传承与服务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才能适应环境,发挥潜能,创造精品,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日本是较早开展终身学习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少数国家之一。作为一个成熟社会,日本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老龄人口增多、社区认同与全球化的冲突以及教育的改造等。日本历届政府意识到,终身学习是对付社会各种矛盾的生命线。因此,除了大力进行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外,还从法律制度上予以保障,并要求中小学、大学和相关场所向社区公众开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终身学习网络,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