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部对歌总集《诗经》,一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所应具有的客观写实的艺术特征,然而作者认为《诗经》是偏重于主观表情而不是偏重于客观描写;是以抒情写意为重而不是讲史叙事见长,对此,作者从主客观两者的关系、“以情摄物”、“物随情移”等诸多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情感的抒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叙说,内在地隐含着叙事的要素。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体 对抒情对象的情感抒发实现叙事交流,并最终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这种以情感抒发表现的交流,既 可针对特定的个人与群体,也可针对抒情人将之人化的自然物体,还可针对抒情人自身。无论在何种情 况下,诗人透过抒情人所意图实现的是与最广大的读者的交流,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共享。  相似文献   

4.
描写景物时,作者往往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这就是拟人修辞格。在文章中,这种修辞格若用得恰到好处,能把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一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景和情.景是景物,是自然现象;情是情感,是心理活动.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这两者截然不同,但又很难分开,有时甚至是融为一体的.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诗歌创作,对自然景物着重描写,对内心情感着重抒发.写景与抒情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古今文章浩如烟海,其中有一些是以抒发作者对人、事、景、物的特定情感态度和心境情绪来反映客观现实并且以抒情为其个性将征的.以特征做为依据,这些文章可归为一类文体并命名为抒情文.抒情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手法是抒情.“抒”即倾吐、宣泄和表达,“情”就是喜、怒、哀、乐、惧、憎、恶等各种情感.现实中,有些事物使人高兴欢乐或者令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或者令人惊恐厌恶.这些由人们以特殊方式表现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7.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不是抒“喜、怒、哀、乐”之情中的一方面,而是熔“哀悼”“愤恨”“激励”之情于一炉。通览全篇,不难发现,作者在抒发上述“三情”时,并没有三分笔墨,而是以“哀悼”烈士之情定基调,作引线,泼墨于“愤恨”反动派之情上,归宿于“激励”革命者之情中。全文以作者的感情贯穿始终。感情的抒发,向横向展开,向纵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在物”之“理、事、情”指包括人及其精神世界在内的审美容体对象。许以抒情为主的“理事情”说,暴露了一“情”字含“情状”、“性情”二义的概念之含混,却也蕴含了叶燮对诗本质的认识,即创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的艺术形象以表现主观情思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辛词中对四季景物的描写豁人耳目。“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四季风景词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愫,四季的秀美风光词人尽收眼底,诉诸笔端,抒发的是一种欢乐情怀;联系词人一生的遭遇,四时变化给予词人更多的是一种悲苦的情绪而体现为悲情。  相似文献   

10.
两汉抒情赋与讽颂赋并羁而行,也是汉赋的大宗、它受骚赋的影响,或以骚体抒发自我之情,或以骚体代屈原抒情。或弃骚体而用新的抒情体制。三种不同的形式在抒情上有真情和矫情之别,都以生不逢时为情感主旋律,怀有深切的人生感伤。它们注意表现赋中的抒情主人公,与自我的情绪相吻合。同时,以寄情于物,寄情于人及自然,使抒情赋也具有婉转的风格。东汉中叶,抒情赋风发生转谈,张衡以《归田赋》寓情于景和赵壹以《剌世疾邪赋》寓情于理,分别构成自然清新与自然沉郁两种趋向。使抒情赋走向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点染,原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譬如画家要在宣纸上画花鸟,蘸一点墨渍,浓浓淡淡,有些地方加点,有些地方渲染,任其濡润开去自然成画。在诗文中,抒情上也常用点染法.先点明情意,再用景物来烘托.它以情为主,因情造景,以景写情,经过渲染烘托,使抽象的感情给人以实感,增强了感染力和审美情趣,是一种抒情艺术。刘熙载说:“词有点有染,柳耆(?)《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审美崇尚,意境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心理之中,并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而随时可能渗透于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电影求其神似,求其意境,追求影片内涵的抒情写意性和镜头画面的诗化意境。我们知道,意境的形成是从“情景交融”开始,通过“虚实相生”接通有限与无限的,所以,意境具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象外之象”等三方面审美特质,它们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意境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里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哪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追求意象和意境的审美体现,注重通过意象的组合,感物兴情,情与物融,营造出浑合无垠以至两忘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1):38-39
近代名学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离不开抒情,既可寓情于景,又可融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写景,是为了创造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优良传统,是颇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诗学理论.情景,在抒情文学艺术中代表作品所蕴含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情,指作者的情感,它本属于主体,但作品中的情总是被客体化了的.我国古代文艺家所说的“景”的概念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景”指自然景物;广义的“景”指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例如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评曹植的诗《来日当大难》时说的“于景得景易”,前一个“景”指景物,后一个“景”则指诗中所构成的形象.本文所谓情景的“景”指前者.景,本属于客体,但在作品中景总是被主体化了  相似文献   

15.
诗词的境界应该是情景交融,即在“物动情,情融景”的交融中,把情与景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但是,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情与景的结合却不只是一种模式,在表现上往往纷呈出多种多样的情状,有的境界是以写景为主,有些境界却以直接抒情为主。对于这些特点我国古代文论家早已注意到了,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就说过:“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刘勰在这里已形象地指出创作中的“图貌”与“附声”的区别,即直接描绘客观景物的神态与外貌的“图貌”,要“随物以宛转”,更加重视客观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等三类。陶诗一般均呈现为情与景会、物我相融和意境浑成的特点。在以《饮酒》、《杂诗》和《拟古》等为代表的咏怀诗中,陶渊明亦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其具体表现为用高度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景中情”,或侧重于写“情中景”,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多是抒情诗,叙事诗为数很少。抒情诗主要抒发诗人主观的情感和体验,在美学中是被归入表现艺术一类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诸如“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之类作决绝语而直抒胸臆的诗句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作品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间接、含蓄地抒发诗人情感的,即通过再现客观事物的手段来达到表现内心情感的目的。因此,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再现)在以抒情(表现)见长的中同古典诗词中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感物”一方面注重自然景物,将景物视为作家创作的源泉与诱因;另一方面,又重视主体情感与客体景物的融会,讲究心物交应、物我同一。从“感”的原始义出发,萌生了传统的“天人感应”之说。进人中国古代音乐领域后,以心物感应为基础触发了艺术创作与审美思想;“物”有几种不同含义,体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钟嵘、王夫之、叶燮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感物”揭示出的是中国古代以心物感应为基础的主客关系认识,显示出心物之间“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诗言志”、“歌缘情”.诗情,是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艺术生命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诗情,就很难产生艺术感染力.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任何诗.”(《别林斯基论文学》第60页)鲁迅也说过:“没有文思,做出来也是无聊的东西.”(《鲁迅书信集》上卷第112页)散文是一种富于抒情性的文体,它和诗歌一样,应该抒发“作者心灵的歌声.”应该抒情,也便于抒情,是散文在艺术上的长  相似文献   

20.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只有情与景这两种要素和谐搭配 ,对应适宜 ,才能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而情与景的对应关系 ,一直到战国后期和汉代才逐步稳固地建立起来 ,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抒情模式。而这样的对应关系 ,是经过了“宗教性景物与特定情感对应的时代”、“无固定对应模式时代”和“共同心理感受支配下的景物与特定的文人情感对应的时代”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起来的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借景抒情艺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