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设计专业中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构成》作为《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的第一个阶段,是产品设计专业大一学生由绘画意识向设计意识转变的一个"桥梁"。在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已经得到普遍开设,而本课程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乃至后期核心课程教学开展均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就产品设计专业中《平面构成》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三大构成被看作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流通语言,是视觉传达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是学生从基础绘画到艺术设计转换的重要阶段。学习构成其最终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构成教学,它涵盖了平面、色彩、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中均有具体体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构成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基础教育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又把基础设计训练中三大构成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当作一个重要元素。本文着重探讨了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设计的思维能力和方法、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还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平面构成教学基本还是沿用以前本科院校及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分析其教学对象、教学现状等特点,从教学思维模式、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裴炅 《云梦学刊》2005,26(2):101-102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范畴,其包涵了艺术创造的更多成分,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  相似文献   

6.
当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构成教学的目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建立,强调了基础训练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从感觉到知觉再到理性的分析与思维能力,理解、熟悉艺术设计的过程,以最终具备设计的能力.而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中,却总是强调学生基础训练的视觉效果、形式美丑等,忽视了在课程中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能力的培养.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应将学生放到整个设计基础训练的大背景下,着力培养其从事艺术设计应有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图形思维能力、运用造型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简称"三大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当前的平面构成教学中存在一个矛盾:课时较少,练习量大。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优势出发,探讨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世界二十年代,德国“包豪斯学校”一批世界级的艺术设计大师,温德路、康定斯基、克利、纳吉等,就开始设计法则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其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研究、技术结构、表现技法、空间、色彩和构成的研究,他们将现代艺术各派别的艺术原理、美学思想应用于现代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9.
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设了艺术学学科门类,艺术设计学专业是高等院校艺术学科门类重要的专业之一,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教学.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要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也是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当前,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受到了重视,但在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本文主要从艺术设计实验教育的特殊性入手,分析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艺术设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工艺美术基础课──“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教学者们感到很焦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工艺美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接轨。“三大构成”课程是七十年代末从日本、香港引进来的。目前我国各设计院校、美院(包括师大、师专的美术系)的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中都开设了“三大构成”课程,国家教委对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美术教育专业的工艺与设计课程的课时安排有明文规定,总课时272课时,而“三大构成”课程占112课时,由此可见该课程的重要性。而学生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所在,他们对…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有其独特性。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实施素描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教师素质的提高;素描与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杜新  鲍春 《理论界》2012,(6):194-195
目前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日益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以近年来逐步开展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及思考,并对创新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合作研究型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透视》课程教学,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完成典型学习任务,使其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本文从高职院校《透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透视》的工学结合,系统化地实施工作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易单 《南方论刊》2016,(4):97-99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美术基础教学具有奠基的意义和地位,它重点体现在对艺术原理的体悟和理解、对美术创意思维的艺术表达以及审美意识的树立,它决定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石牢固与否,在低俗的广告媒体信息充斥之下,我们应当重视美术基础教学,要让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设计成为主流和时尚,而不是单纯的"全电脑派"设计,如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畅  陈松洁 《理论界》2007,(3):182-183
《艺术概论》的学习是加强学生艺术理论修养,提高艺术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明确把握《艺术概论》课的重要性是做好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艺术概论》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又是实现学生认识艺术规律,确立正确艺术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会计》是一门较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形式的专业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作者注意观察和积累,并积极探索,获得了本课程双语教学的不少经验。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管理会计》双语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等三个构成完整教学体系的各环节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作者也认识到这种经验,不仅对于本课程,而且对于其他会计课程和其他专业展开双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反思了基于Web CL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和《C语言程序设计》三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并针对其教学实践分析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混合式学习三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关键环节,进而得出了一些实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非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中,面临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2):F0003-F0003
2005年9月浙江树人大学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正式招生。立足浙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受社会欢迎的各类应用型艺术人才,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目标。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立了视觉传达、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画等4个专业方向。视觉传达专业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后期印刷、发布制作等专业技能与规律,具有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装饰设计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装饰绘画、装饰雕塑、装饰陶艺、书籍装帧和立体构成等多种艺术形武的独立创作和…  相似文献   

20.
在三十余年中国艺术设计的教育历史中,基础课程在很长时问里都只是技术训练的手段,很少会将文化导向与其联系.实际上,本文认为文化导向在基础课程中一直存在,而且这正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最核心的目标.但由于长年的陈习,我们需要从开放的角度、内外的层面进行分析,重新建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