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的各个特点主要来自于智力成果(知识)的共享性,而其所以具有共享性,是因为其本质上属于一种特定信息,由此才导致知识产权乃至信息产权与物权的巨大差异。共享性只是知识产权客体的属性,而知识产权本身却是专有的、排他的。权利的本质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知识产权中利益归属的单一性意味着知识产权本身不存在"多元性"或"多重性"。有观点认为知识产权的对象可以无数次地"再现",只是避开传统使用的关于知识产权客体无数次的"可复制"概念,并未建立任何新体系,只是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2.
物权观念从绝对到相对,物权变动模式从要件主义到对抗主义,是物权基本范畴的必然逻辑进化规律.我国当代物权变动规则的形式主义化有德国法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管制"型产权治理模式的弊端体现.推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政府职能从"管制"到"激励"、从"规范"到"引导",突出物权变动中的自治性因素,是实现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从形式主义到对抗主义变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之客体为信息的系统理论,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许多学者论著、法律、国际文件均接受了这种理论或近似的概念。而在我国,有的学者至今对此十分糊涂(多数法官从判案实际而不是经院法学出发,反倒是清楚的)。一些论著中混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的客体、混淆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特点等等,多是从不了解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知识产权(待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之客体为信息的系统理论,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许多学者论著、法律、国际文件均接受了这种理论或近似的概念。而在我国,有的学者至今对此十分糊涂(多数法官从判案实际而不是经院法学出发,反倒是清楚的)。一些论著中混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的客体、混淆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特点等等,多是从不了解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物权的房屋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房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排他性权利.但是,作为住房制度改革、房屋商品化产物的"房改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产权却存在一定缺陷,是一种不完整的物权.为了适应房改房产权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对其进行物权制度、产权政策和交易市场等方面的补救,使房改房产权成为完整的物权.  相似文献   

6.
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覆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信息产权的核心仍旧是知识产权。为促使产业界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立法部门更加重视信息立法以使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将有助于打好中国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业已成为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出资是知识产权利用方式的创新,是将知识作为一种资源而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诉求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的革命,是资本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出资,充分挖掘信息财产的流动性资源价值,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易和传播,成为知识产权理论界追求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传统物权、公司法和知识产权禁锢下的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所有人以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出资不是获得知识产权的对价,而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来获得公司或者其他组织的股权,由此形成的"所有权—股权"结构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种种缺陷和忧虑,现行法律却无法实现良好规制。现代物权思维下,公司财产权利结构应是由专有到共有的流转,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应是特定主体所获得的符合法定条件的,以知识形态所体现的财产利益。重构公司财产权利结构以及识别知识产权的客体,对于解析知识产权转让出资下的公司权利结构有着科学且深邃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谁是物业的主人?责、权、利如何分配?这是个物权法中应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确定物权就无法确定由物权(产权)而形成的产权权利(力)。只有物权(产权)清晰之后才能分清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2001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格外活跃,有了话多可喜可贺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纠纷。似乎在房地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制度形成了产权残缺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率,理论界展开了致力于探索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所有”与“使用”的理论争论,提出了国有化、私有化、使用权物权化三种改革方案。由于农村土地所具有的福利功能,使得使用权物权化成为主流方案。但是,从本质上看.使用权的物权化不过是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10.
狭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特殊用益物权性质及其流转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和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前提是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和所流转土地权利的属性,但我国立法及相关理论研究对此都缺乏明确的解释。以区分两种涵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起点,从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三个方面,分析了狭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用益物权性质,指出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承包本集体土地的权利,具有不同于一般用益物权的特殊性质,是接近自物权的他物权,是法律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重点。土地流转中除了土地互换外,转移的并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是土地使用权,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动产与不动产是历史十分悠久的有关财产的基本分类,无论是大陆法系的物权法还是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其规范的设计都以此为依据。对这一基本分类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无论是对于我国民事立法还是对于民事法律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作为一种事实上的财产已经存在,通过对历史上存在着的财产观如农耕社会的财产观、工业社会的财产观、信息社会的财产观进行梳理,试图找出财产观嬗变的历史轨迹,也即财产权客体的扩张是沿着从自然之物到法律拟制之物、从财产有形包容无形的路径发展的。以此为视角对信息财产权建构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现阶段有可能也有必要建构信息财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物权变动与物权公示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权公示的对象是物权,而不是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只是在物权已经发生变动以后,将新的静态的物权归属状况表征出来,与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效力没有关系。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所实现的制度目标、追求的制度价值、考量的相关因素是不一样的。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可以分离,并且应当分离,这一点在动产和不动产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物权变动模式不过是在当事人没有作出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确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时间基准。  相似文献   

14.
海域物权制度早已存在,近年才被民法学者所关注。随着对海域物权探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权利客体不同。海域物权制度对现有物权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应分别设置,自成体系,共同构成我国的用益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物必有体”的传统民法原则掩盖下 ,权利客体具有无体性的知识产权当然地被排除在物权范畴之外。然而 ,在将知识产品与物、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对比后可以发现 ,知识产品与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知识产权从属性上讲与物权并无牛氐牾之处。因此 ,以是否“有体”作为划分物与权利标准的做法已经不合理了 ,而应以“纯粹客体性”和“实在性”取而代之。在此基础上 ,应当以知识产品为中心 ,参照物权体系构造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权体系 ,以加强对知识产品权的保护 ,完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侵占遗忘物和埋藏物是侵占罪的两个特殊类型。遗忘物是指持有人有意识地放置于某一特定场所,由于疏忽而忘记带走,而为该特定场所的特定人员所控制的动产,不包括遗失物。埋藏物是指埋没或隐藏于地下或他物之中的物,包括隐藏物。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与物权有着财产权的相同属性,法律对物的确权,即表现为物权;法律对知识产品的确权,即表现为知识产权。相对而言,物权对知识产权影响深远,乃知识产权的母性权利,但知识产权的原则也对物权有积极意义,权利穷竭原则在解决两种权利的冲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演进.目前,产权理论研究存在若干误区.这些误区在一些方面误导了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对产权中各项经济权利的合理配置,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则需要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转变.这种产权制度的改革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宏观经济均衡、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屡见报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的认识存在差异,文章在虚拟财产与法律意义上财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赋予虚拟财产以财产属性,同时对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以及价值衡量进行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