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同时;积极组织农牧民劳务输出.使我省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的  相似文献   

3.
提高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邱晓华,万东华所谓小康,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殷实生活,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的小康图象是。“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  相似文献   

4.
要闻     
《青海统计》2004,(2):2-3
  相似文献   

5.
《青海统计》2001,(6):13-18
农牧民收入问题,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农村牧区的发展和稳定,而且直接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牧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趋缓。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按照省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充分利用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我省农牧民收入的现状及增幅趋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增收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平 《青海统计》2009,(4):14-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一系列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农牧区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牧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牧区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构成日趋多元化,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农牧民生活消费也由单一化、雷同化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从以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享受和发展型消费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1.88元,比1996年增长75.78%,平均每年递增8.39%。在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体现在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等消费方面的差距则表现的更为突出,此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青海统计》2007,(3):43-43
据对全省600户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2006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4.89元,比上年增加129.37元,增长6.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5.0%。八大类消费呈六增二减,其中,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六项支出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衣着、其他商品和服务两项支出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统计》2007,(1):44-4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引起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期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从乡村建设规划抓起,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做起,遂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农收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为此,青海省调查总队对全省17个县(市)、70个村、350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农牧民对“新农村”建设有八盼: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微观决定要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黄金 《统计与决策》2007,(19):115-117
本文从微观层面对作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个经济发展中心的重要力量的广东、江苏和北京三省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决定要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体现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及工作经历,以及性别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着三省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而其他一些因素诸如就业单位所有制性质、职业种类等等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却呈现出复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统计》2004,(7):27-28
农牧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在我州,农牧民增收问题不仅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还关系到全州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运行。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农牧区需求,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州农牧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支撑农牧区经济  相似文献   

13.
青海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纵横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军 《青海统计》2009,(10):17-21
进入21世纪以来,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省人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镇居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07年,青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首次越过万元大关,达到10276.06元,比2006年增长14.17%。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青海省15个调查县、600户农户2005年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牧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就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做好的几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牧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十年来,农牧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一、十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2.4倍,年均递增12.9%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2001年的1973元,增长了2.4倍,年均递增12.9%。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4,(5):2-2
青海省两成农牧户年人均纯收入仅565元,收入落后全省平均水平13年。这篇信息发出后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杨传堂同志阅后立即作出批示。批示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廖霞 《青海统计》2006,(8):25-26
开展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人口调查活动。主要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国情国力进行的一次调查,为摸清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抽样调查的指标设计比以往人口调查更全面,内容更丰富,与当前经济和  相似文献   

18.
杨龙 《上海统计》1999,(1):30-30
农村住户调查是通过有代表性的农户真实记帐来反映农民的收支水平.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因调查户是以抽样方法确定的,所以经常会碰到类似记帐能力差、思想有顾虑,有的不肯记帐等问题.所有这些,直接影响记帐质量,影响整个调查资料的真实性.为了能让农村住户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调查户“质量”,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宜在选户方法上作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9.
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经济转型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指出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在提高劳动报酬、调节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以及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采取措施,还要顺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倒逼劳动报酬提升的市场力量,与企业联手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包头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 达248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1.1%,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 中西部12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 27位(1999年数据,见经济强市研究成果),属较强城市。其中,反映经济实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以户籍人口计算)均位居较强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