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舍名著《月牙儿》描写了一个城市底层善良纯洁的女孩——月牙儿由于社会的黑暗,最终沦为暗娼的故事。本文从"月牙儿起落"的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女主人公一生悲惨的命运,分析老舍对城市底层贫民的同情以及造成她甚至是旧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从而指出旧社会扭曲美好人性、毁灭美好人格的黑暗。  相似文献   

2.
我国杰出的满族作家老舍先生,从《民族团结》杂志诞生时起,就给予了热情的关怀与支持。1957年秋,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民族团结》杂志(试刊号)问世。当时,在汪锋同志和萨空了同志的主持下,先后两次邀请在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举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民族团结》杂志的意见,并希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作为编辑部的一员,我参加了这两次座谈会。萨空了同志在会上恳切地说:“《民族团  相似文献   

3.
读老舍遗著《正红旗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收到今年的《人民文学》第三期,翻起书来看文章目录,赫然地发现有黑体字的《正红旗下》老舍的长篇连载字样,顿时使我仿佛看见老舍先生复活了,又在案前奋笔疾书……。我连忙翻到了页数,一口气读了下去。  相似文献   

4.
玛拉沁夫(蒙古族),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席。学青年的帮助、培养,玛拉沁夫深有体会。他说———1952年当我在北京将我的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成电影期间,就有幸认识了老舍先生。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老舍先生作为...  相似文献   

5.
暑气渐退,初秋的京城迎来了首届中国国际老舍学术讨论会。从1940年日文译本《小坡的生日》这篇国外最早的老舍译作问世开始,老舍先生的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至今已被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波兰、匈牙利、独联体、朝鲜、英国、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翻译  相似文献   

6.
每当远行将归的时候,我总是在别离的瞬间愣怔一下,心里总是在那一瞬闪过这个无法理解的背影。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张承志《背影》①历史与现实无可辩驳地显示出,伊斯兰文化已经成为多元化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分子,中国穆斯林已经和正在为祖国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伊斯兰只是一个“浪涛般涌动不息、又象高原大山般遥远的背影”②而已;对更多的人来说,伊斯兰甚至只是一个被倾斜的光线扭曲了的丑陋…  相似文献   

7.
荣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老舍评传》 ,是一部颇值得读的好书。该书作者关纪新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学术工作者。据我所知 ,他从事老舍研究差不多已有20年了 ,《老舍评传》这部洋洋40万字的著作 ,即是他埋头治学的可贵收获。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全面梳理、总结和描述了老舍的整个文学生涯 ,并着重分析了作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循序而细致地观察了老舍与众不同的写作实践 ,对其总体艺术成就、基本创作风格和成败得失规律 ,做了深刻的检视 ,显示了学者成熟沉稳的学术风范 ,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8.
正由云南大学姚继德教授、宁夏社会科学院雷晓静编审主编,通海县家琨教育基金会、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资助,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云南《清真铎报》面世了!这是近代云南回族研究的一件大事,是云南回族历史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值得祝贺!一、云南《清真铎报》的诞生与其完成历史使命云南虽地处边陲,但千百年来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毫不含糊。元代咸阳王赛典赤主持滇政后,更是倡导儒学、首建文庙、创办学校,使得僻远的云南英华蔚起,文风大兴。  相似文献   

9.
公元1918—1927年,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亲自主持,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分别勘定28函和100函,并于1926年在布达拉宫西侧哲布顶专门创建雪印经院“雪域利众宝库”,主要收集和保存以上两部佛教经典之全部木质雕版,开始大量印刷14世纪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1290—1364)的文集(包括其高徒扎采巴·仁钦朗杰的文集)和《甘珠尔》,流通甚广,并以拉萨版《甘珠尔》和《布顿文集》著称于世,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宗教文化事业方面的一件大事。然而,除了普觉·土登强巴楚成旦增撰写、成书于1940年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奇妙珠宝串》等藏文传记有简略零星的论述外,鲜见学界专门论述该事的文章。文章以现保存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有关藏文历史档案为基础,并结合传记和其他藏文文献的有关记载,梳理和分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的时间、经过、主要参与人员、薪俸银钱支出、木质雕版数量及其材料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敕勒歌》族属问题是学术界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敕勒歌》的所谓歌唱者“斛律金是高车(敕勒)族;但《敕勒歌》原来却是鲜卑语,而歌中的内容却又涉及到敕勒族,可见,这首歌的族属较为复杂”。 对“较为复杂”的《敕勒歌》族属问题,学术界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为鲜卑民歌说,这基本上是传统看法;一为敕勒民歌说,持此说者近来颇多。 《敕勒歌》到底是鲜卑民歌还是敕勒民歌呢?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鲁冠球谈《西进计划》本刊记者小林本刊记者于今年8月底,就引人注目的“西进计划”书面采访了鲁冠球先生。这篇问答录期望能搭起民族地区与“西进计划”的桥梁。问:“西进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答:我们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今年开始的几年内,投入...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民的现实斗争生活,一直是我们所渴望了解的。这是因为,作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一部分的西藏,在这些年里经历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作为我们亲爱的阶级弟兄的藏族劳动人民,已经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走向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全国各族人民对此莫不感到欢欣鼓舞。这  相似文献   

13.
被李鹏总理赞誉的“一件了不起的工作”——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12卷《中国通史》,第一卷已经问世了. 在白寿彝先生恬静的寓所,一杯清茶散发着清香. 这位80高龄的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在他60年的学术、教学生涯中,一直为中国没有一部真正贯通的《中国通史》,深感遗憾和不安.1975年,白先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毅然挑起了编写一部新的《中国通史》的重担,组织、团结了70多位专家学者,开始了这件“了不起的工作”. 十余年的呕心沥血,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及其《续编》,第一次把中国通史的下限写到了公元1949年.同时,12卷、42册、凡1200万字的《中  相似文献   

14.
正我1996年写的《集印琐谈(》附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后,有幸被多家报刊转载。2004年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成为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新闻改写后,《美术报》和《名家》杂志等报刊相继发表。拙稿中讲了一个史实: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刻印,使印章除了作为权力象征和凭信工具外,还为篆刻艺术的形成带来了生机。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文彭则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从此,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暑假,我受命在张家界摄制电视纪实片《张家界土家风情》(以下简称《风情》)。经过一个暑假跋山涉水的拍摄,加上一个多月的编辑制作,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长达41分钟的《风情》片的摄制任务。一位从事土家族研究的老教授看了《风情》片后对我说:“这个片子里的许多镜头,  相似文献   

16.
敬爱的周总理曾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称为"史无前列的创举".的确,《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正在各民族自治地区逐渐得到贯彻执行,带动和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确立了其重要位置.但回首前九年,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我们还抱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参加八届人代会的各民族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首都的话剧舞台上,接连着出现了《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等表现青年生活的优秀的新剧目;同时还出现了反映兄弟民族青年斗争生活、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话剧《远方青年》.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为一代青年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成长就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国内外还存  相似文献   

18.
云南代表团演出的民族民间乐器合奏《白沙细乐》,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白沙细乐”,纳西族语是“伯时司黎”,意即白沙地区细腻的乐曲。这是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几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部古乐曲。据传说,在7百年前,忽必烈南下入滇,路经丽江地区受到纳西族土司阿良的热情接待,临别时有感于阿良土司的盛情,遂命自己随身乐队演奏离别曲,曲终又将乐队、乐工,以及乐器,乐曲赠给阿良土司,以示谢意,故亦有“别时谢礼”之称。后流入民间。几百年来,又经过纳西族人民的磨炼和丰富滋润,使它更臻完美,别具风格。它既保留  相似文献   

19.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看完《吉鸿昌》,影片结尾这首根据吉鸿昌绝笔诗谱写的悲壮颂歌在我耳边久久回响,烈士肝胆照人、正气凛然、巍如泰山般的雄伟形象在我脑海里越来  相似文献   

20.
“尕最”,又称“卡孜”,旧译“哈的”等,系阿拉伯语,意为“法官”或“教法执行官”。早在唐宋时代,尕最已作为番坊的宗教领导者或教法裁决人在我国出现。元朝中央设立“回回哈的所”,以调解民事纠纷和其他事宜。撒拉族的尕最制是一种较回族等族更为特殊的宗教制度,其职权不仅局限于宗教事务,且己渗透到政治领域,与土司制度结合在一起。撒拉族土司一般都兼任“尕最”,成为封建王朝统治撒拉族人民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