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士才 《职业时空》2008,4(8):158-1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农民的教育问题,又是农村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在农村中造就相当数量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在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在非农行业的就业。但是,在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予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大量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持续转移,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然而,当前新型女农民培养在经济投入、政府关注、社会保障以及女农民自身意识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女农民的要求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引起国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薄弱,忽视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和农村发展影响的研究,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和政策扶持重视程度不足。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特点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将教育经费与资源需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加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力度,促进"三教统筹"。  相似文献   

4.
舒玲玲 《职业》2011,(18):9-12
南孔圣地、钱江之源,衢州市曾因突出的教育成就而获得城市管理进步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衢州市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举动。重新评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我们发现了职业教育的衢州经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政策环境的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从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开始,查找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培育新型农民,这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工农差别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陈永良 《职业》2014,(32):94-94
2012年,作者学校以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形式,面向南谯区农村农民、养殖户,开设农村急需的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探索以案例教学法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学校今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佟建波 《职业》2022,(8):37-40
本文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针对广西农业农村人才需求情况,以广西农业农村厅厅属职业院校为例,深入调研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四组合"发展模式的设想,即提出农村职业学校、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职业教育集团、涉农生产实...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贾楠 《公关世界》2023,(5):84-85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要求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这不仅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认清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采取相应举措,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1.
孙雷 《科学发展》2013,(9):86-92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衣民的基本权利。上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应以改革的举措创新、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民基本权益的物权化保障,真正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是维系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变迁、农民价值观多元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等原因,致使现今农村孝文化缺失,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加强青少年孝文化教育与法制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赋予孝文化时代新内涵,积极倡导孝亲敬老之美德,对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英 《科学发展》2010,(11):52-77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必然过程,也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的地位一体化、机会一体化、保障一体化。必须从制度上建立一套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其中,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而且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四个率先",以及对于探索转型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目前上海郊区农村在公共服务方面欠账依然较多,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上海必须从构建全球城市的宏观背景和实现"四个率先"的要求出发,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导向,顺应城镇体系规划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郊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涉及城市化的农村居民理应分享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财富性收益,同时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上海近郊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必须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从现有经验看,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换股权是合理利用、优化配置郊区集体所有制土地,协调好产业发展与农民权益保障的有效改革路径,也是上海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发展、消除新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制度应该促进农村学生的向上社会流动,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制度以城市教育为中心,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以"市场能力"和学业成绩作为学校选拔规则,以及重点学校制度对农村学生获得高一级教育机会的制约,导致了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排斥"。教育制度的城市化、市场化、精英化取向是转型期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制度性原因。将现阶段农村教育主要功能定位于促进农村学生城市化和社会地位升迁,确立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实现对农村学生的"差异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women's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e Sudan.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students who took the Sudanese Secondary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in 1991. Findings indicate that 9% of female students compared to 8% of male students took the exam and entered secondary schools. Females constituted a greater percentag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owever, fe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dmitted into higher education in urban areas. In 1991, 9% of urban girls and only 6% of rural girls were admitted into higher education. The poorer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mor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women's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which results in less time spent studying and poorer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In 1989, only 24.5% of students at Khartoum University wer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in 1990, 27% came from rural areas. It is stated tha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s should be amended to account for the rural inequalities. Continuation of imbalances is likely to lead to unbalance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褚翔  赵欣 《职业时空》2013,(10):27-29,32
西藏职业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相较其他地区仍显得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新的形势下要求西藏采取进一步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对西藏职业教育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藏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国平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2013,(11):39-4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制度已与城乡一体化、资源集约利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宅基地数量、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兼顾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