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市二元结构”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力 《人口学刊》2007,(2):32-36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逐步向城市蔓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在城市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他们与城市居民共同构成了“城市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的日益强化,将导致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并造成城市化进程的不稳定。为此,应从城市和农村两个维度加以考虑,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征地补偿机制,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而"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开放式调查和预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通过前后两个样本的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该模型由内在品格素质、基本工作能力、情绪管控能力以及规划自省能力四个维度构成,最后对研究结论与已有研究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韦艳  张力 《人口研究》2012,(6):13-26
中国生育率在过去30年持续下降至较低水平,围绕下降的主要动因及其政策涵义的争论热烈。文章以"农村二孩"试点之一的翼城为案例,重新梳理和检视了在已有研究中较为忽视的翼城试点出台的背景和政策实施细则,并从多个方面考察了翼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对翼城试点的认识不同,政策文献回顾表明:"农村二孩"生育政策只是在初婚时间、生育子女数和生育间隔方面做出一些技术性"调整"以缓解国情与民情的矛盾,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初衷。多维度数据分析交叉印证了在实施限制性的生育政策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变量不能解释生育率的下降,翼城现有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更多是政策干预的结果,是政策促成的外生性转变,而非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低生育意愿的内生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吴克明  孙琪娜 《西北人口》2012,33(1):37-40,45
蚁族现象的本质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就业的问题。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蚁族"现象的原因在于"蚁族"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等经济收益,和更多的教育收益、消费收益、心理收益和健康收益等非经济收益,从而主动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结果。减少"蚁族"现象的思路在于提高大学毕业生收入、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重视发展中小城镇、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镇就业。  相似文献   

5.
刘洪银 《西北人口》2012,33(1):33-36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害,农民市民化进程减缓。农民能否可以带着土地权益转为市民?研究表明,农民"带土进城"保障了农民土地权益,有助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有助于农民享受城乡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农民"带土进程"不但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还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为劳动力,需要投入大量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和劳动准备费用,要使用有限的资源。而这些费用在我国并非完全由家庭承担。按1990年统计资料计算,0—16岁的生活费用在城镇为每人25000元,其中国家花费的占20%,为5000元;在农村为每人1100元,其中由国家花费的占10%,为1100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国家花费的,城镇为每人1800元,农村为每人1000元。城镇劳动力就业,由国家安排工作的,人均投资近万元。也就是说,在城镇把一个0岁的新生儿培养为一个初级劳动者并由国家安排其工作,国家要花费17800元,只负责培养不安排其工作,要花费7800元。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CHARLS数据,研究了我国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特征,发现:影响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劳动收入对劳动供给都有正向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阶段来看,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非劳动收入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影响都存在"门槛效应",但是具有不同的特征,即在农村劳动供给与非劳动收入正相关,而在城市二者呈现"V"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我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突破性的提法 ,就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 ,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 ,来考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从而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路 ,也就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同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即“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倒逼机制"为逻辑起点,探讨就业"倒逼机制"、农户教育理性变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农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路径校正农户教育理性的偏离。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模式选择与我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严重偏低、城乡收入差别过大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解析,指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量减少农民数量,实施城市化战略。农村城市化不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宁津县依托社区 ,以农村基层计生协会为载体 ,通过完善组织网络 ,建立活动制度 ,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服务 ,贴近群众生活 ,满足群众需要 ,突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特点。推动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计划生育并成为主体 ,为实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的“两个转变”、推进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制度创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 ,为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范例 ,代表并反映了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外来蓝领”的就业与社会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7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的调查数据,以数家企业中的"外来蓝领"(即工厂、企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为样本,对这些在企业中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融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外来蓝领"对务工地的选择并非是盲目的,他们外出的动机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培训和保障政策的出台,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外来蓝领"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对合同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对政府的法规依赖性高,并且由于户口的限制,他们的社会保险在实施层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尽管"外来蓝领"在与社区融合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是同城市当地人之间的交流缺乏,造成其社会融合程度低,形成了"蚁巢"现象。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态”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动态”表述,所涉及的范围应该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安徽省阜阳市转移的实例出发,对农村劳动力“剩余”、输出、就业、“回流”四种状态作一简短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其一,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不充分就业,而不充分就业在目前农村土地和其他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又以不充分转移为关键。其二,农村转移人员跨地区“流动”区域过于集中,劳务输入地边际产出明显,而输出地农业规模化生产却受到限制。其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环境与就业人员心态上存在严重“异化”现象,需从全民的道德素质和制度层面上予以改进。其四,近年内农村转移人员“回流”又以重返农业为主,在现有农村金融信贷体制下,农民创业更难。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直接提升就业质量,同时就业结构优化能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对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性,相比“一路”地区、内陆地区和东南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地区、边境地区和西北地区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且就业质量在空间上存在内生交互效应。扩展性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第二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第一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有不利影响。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方面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于就业层面上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提出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途径,而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逐步推出和完善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转变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2009年全国10个省份千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和交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其转变趋向。结果显示,农民"养儿防老"观念表现出显著的代际差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养儿防老"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而"养女防老"观念正在农村悄然兴起。农民"养儿防老"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代际差异明显。"养儿防老"观念重点转向"依靠自己",但"依靠子女"和"依靠社保"也成为农民应对老年生活风险的重要策略,农民养老保障策略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显现,即以"依靠自己"为主,以"依靠子女"为基础,以"依靠社保"为补充的福利三角框架。  相似文献   

17.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吉林省在"三结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把握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流向等方面的规律,对于加强人口管理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等都是极其重要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本文针对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日趋扩大且分布呈集聚性。流动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以年轻人为主,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方向主要以简单劳动为主。务工经商、随迁家属和投亲靠友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乡城人口流迁是城镇化的产物。中国正在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而中国的乡城人口迁移是在城市本身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在分析北京市目前就业压力和来源、流动人口的变动与城市就业的关系及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关于乡城人口流动与城市就业之间动态关系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就业方式的转变,职工下岗失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就业与再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要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关键要实现以下九个方面的转变。一、就业体制由安置消化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传统的就业体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以行政手段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收、统一调配,实现劳动者全面就业。在这种就业体制下,国家是劳动用工的主体,实际从微观到宏观的高度集中,企业只是国家领导下的生产单位,不但没有劳动用工自主权,而且还必须承担国家分配的安置就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