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运行机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对经济体制改革最深一层的理解,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必须以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改革为前提.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就是要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的主体.作者还对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模式作了如下设想:一些国营小企业改变成私人企业或集体企业;少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或不应以盈利为目的的国营企业,可以保留国家所有制,但要使其自主经营;一些中型国营企业可以改变成集体所有制;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可以试行股份制;当然,一些中小型企业还可以继续试行租赁制、承包制等.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又是所有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目的是要发挥公有制自身的优越性。国家所有制怎样改革,目前大体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目标模式:一是继续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国家所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指出以往“两权分离”的改革仍存在局限,改革的取向应是确立企业法人制度,重建国家所有制格局,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克服传统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国家所有制形式。确立企业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地位,是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联结点。然而,如何改革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有两种思路:一是改变国家所有制的归属关系。但是国有企业不能走全面私有化的道路,只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约束条件下,对那些本来不宜国有化的企业,改变其产权关系。二是不改变国家所有制的财产归属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就涉及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联结作用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5.
:“全民所有制只能采用国家所有制形式”,是当初我国建立国有企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 ,也是当前我国流行的几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共有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分别存在 ,而不必合二为一或相互取代。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宜按照国家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分开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家所有制改革,有没有一个适用一切范围的“理想模式”?我以为是否定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一定适应范围,超越这个范围,它的优点就会异化为缺点,可行性就会转化为不合理性。因此,理论界提出改革国家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几种设想: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所有制;推行全民所有制股份化;变全民所有制为企业所有制。从理论上分析,尽管各有自己优越性,但如果只以其中某一模式作为统一国家所有所有制改革方向,按照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与股市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国家所有制的官僚主义,应通过创设国有股表决权证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股市的基础制度性金融工具,坚持公有制原则,保留国家所有制的所有制部分不变,从改革公有制的支配制度入手,变国有资产的国家支配制为社会支配制。个体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自主决定参与资源配置,成为股民,因此社会支配制不可能是人人支配制,支配主体只能是自愿参与的股民,这就形成了股民支配制,它将消除国家所有制的官僚主义弊端,将国家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加入关贸易总协定的基础是基於其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新经济制度的建立,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匈牙利196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是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在廉价能源、原材料及富有生气的国际贸易前景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内容比较广泛,基本特点是把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和商品关系、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内容包括:l、不断完善国家所有制。在理论上,匈牙利坚持认为国家所有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但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改进,因此,在改革中要把所有者的职能和经营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且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之类的独立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的有集体差别的这种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这种产权的存在没有改变企业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其形成和运作过程具有附着性、有限性、排他性、可分解性、行为性和可变动性等特征。这种集体性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发挥的影响利弊共存,必须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扩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集体性产权关系中基本当事人的行为,以坚守企业全民所有制属性为底线,把握好集体性产权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全民批发商业非国营化,就是指在不改变国家对现有全民批发商业所有权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形式把过去由国家掌管的批发商业经营权全部分离出来交给企业,并加以固定。因为,全民批发商业的国家所有制之所以要改革,关键在于这种国家所有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在于国家拥有经营权(企业丧失了经营权)违背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11.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年来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提出了异议,致使许多人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而这个问题直接牵涉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其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一、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的表现形式 在国外,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非议由来已久,近年来,国内也有类似观点。我们认为,把国家简单地看作国家所有制经济的主体,把国家所有同人民所有对立起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外部结构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公有与私有不仅可以结合而且也可以转换。所有制内部结构改革主要是对国家所有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解决公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的矛盾,真正实现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基础上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社会决定国家”历史观形成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并明确指出,社会决定国家,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原则和思想。只有运用这一历史观来指导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以国家所有制为基础、权力高度集中、社会生活过分国有化的旧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在企业层次上的不完全性,理论上并未突破,实践中未被肯定,这是制约企业改革深化的关键。为确立国家所有制的新格局,建立新的企业财产关系,今后的企业改革总体模式,应是由有偿转让型、承包制型和国家控股股份制型组成的“三位一体”改革模式。其中,国家控股股份制型模式居主导地位,代表改革的主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其根源在于产权关系、产权制度上的模糊混乱,以及过死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后的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矛盾的近期态势表现为:市场主体没有很好塑造出来;依然是行政性分权,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机制与产品经济机制仍有摩擦。因此,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必须首先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国家所有制,明晰产权关系;其次要根据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的大潮中,近几年对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所有制问题,关心的人越来越多,意见纷纭,应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讨论所有制问题的热潮中,出现了一股逆流——鼓吹私有化,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这股逆流,逐渐由暗到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私有化鼓吹者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除了集中攻击公有制,主要是攻击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把国家所有制说成是“万恶之源”外,还对恢复私有制进行了“论证”,提出不少“理论根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认为国家所有制是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它既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现阶段的理想选择。主张以人民代表大会所有制取代现存的国家所有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的结构,而全民所有制则是公有制的主导成份。但是,前一阶段,在讨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特别是对它采取的国家所有制形式,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到底应当怎么看待全民所有制,怎么看待国家所有制,这是事关重大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也关系到调整问题。下面,仅就争论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国有民营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冯子标教授、张富春博士联合撰文指出:国有民营是指坚持国家资本的国家所有制性质不变,将国有资本的经营控制权通过委托代理形式交给民间主体经营。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强调国家资本的国家所有制性质不变,而非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制性质不变;(2)国有资本由通过平等竞争产生的民间主体经营,他们只对资本的增殖负责,具有完全的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韩国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介绍了目前落实五大企业集团重组协议和改革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的主要做法 ,最后得出不要盲目从事多元化经营、减少政府对大企业集团的过度扶持和干预等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