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台湾社会的转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的台湾属典型的移民社会。到了晚清,在台湾移民的后裔逐渐取代新移民成为居民中的大多数;居民中祖籍分类意识趋于淡薄,超祖籍的祭祀圈和血缘宗族普遍出现,居民对现居地认同感增强;地方文教的普及和科举的兴盛造就了一个士绅阶层;中华文化及传统道德观念已在台湾扎根。台湾由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清代前期的统治者的具体立法思想,着重论述了清代前期工商管理法律制度中“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其次从手工业、矿业、商业税收、商人资格管理、行会和商帮的组织等制度阐述“不与民争利”的具体表现,最后得出清前期工商业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扶持商业、促进商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代湖北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其速度居于全国首位,尤以农业人口为著。但各时期表现方式不同。清前期移民运动是带动人口增长的主流,中期以后渐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力地维护了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但也阻碍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4.
试论清代前期的外交礼仪和对外关系崔勇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历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天下的“共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这一认识的典型写照。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缘于在清以前,东亚与西方长期隔绝,形成了一个大的基本封闭的独立区域,...  相似文献   

5.
移民与清代四川民族区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之前,四川盆地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程度低下。清前期以来,大量入川移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直接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促进了矿业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当地的城镇经济随之兴起。清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兴起的城镇,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在农业开发区兴起;因矿而兴;军事城堡因经济职能增长而向工商业城镇转化。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是个典型的移民省份。清以前,境内“夷多汉少”,清代后随着西南局势的变化,清廷在此实施了大规模移民。这对于贵州省民族构成、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学界关注,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因此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不足,对于探讨当前贵州省民族问题、经济发展、生态建设诸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前期的朝鲜“仁祖反正”辨诬,是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中的重要事件。明臣袁可立曾主导调查朝鲜政变一事,并在查明情况后为朝鲜助封,从而推动了朝鲜请封的进程,也对明末清初史书中关于“仁祖反正”的记载产生了很大影响。朝鲜君臣对仁祖请封过程中袁可立的重要助力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在辨诬时却对其进行重点抨击。在辨诬过程中,朝鲜为达到目的多次向清朝提及袁可立,进而影响到清代关于袁可立的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8.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9.
清前期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前期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是清代民族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考察这一事件,对于了解清前期的平准战事,清廷与维吾尔族的关系,以及清代新疆统治制度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拟对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的原因、清政府的对待政策、这次迁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一清代前期,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割据新疆,称雄西北。康熙年间,其首领噶尔丹率军侵入喀尔喀三部牧地,致使三部残破,“死者相枕”。康熙帝亲统六师,三临朔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中叶黎简、宋湘齐名岭南诗坛。二人之生活履历、态度、价值观多有差异,其山水诗之题材、意蕴、风格亦极不相同。但是黎、宋创作皆反对拟古,勇于创新,从而自成一家,并共同构成了清中叶岭南山水诗的主要风貌。在清代岭南诗史上,黎、本上承清初岭南三大家,下启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镇西汉移民社区的微观视角观照清代新疆的移民社会,考察镇西汉民族移民社区的形成、分析民间神 的构成、探讨信仰的地域性特征和多元化功能,重点揭示了镇西汉移民社区与内地同质、但又有独特需求与精神创造的民间信仰,其中驼户供奉“马祖”与“冰神”信仰带有鲜明的地域独创性.分析得出清代新疆移民社会对内地民间信仰移植的同时还进行了文化融合与创造,民间信仰作为主导民间大众思想的精神文化,是清代边疆治理移民社会的有效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12.
清代前期两淮盐商,是当时全国三大商业资本之一。盐商们“富至千万”,“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其资本之雄厚,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以千万计的巨额资本的形成,是与两淮盐业制度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两淮盐业制度史,对于论述盐商之兴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清代前期两淮盐制中的纲盐、票盐的变化及其与盐商衰落的关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相似文献   

14.
古称吴陵的江苏泰州地区的戏曲文化,作为泰州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蜚声国内外的“梅桃柳——戏曲三家村”外,明清时期泰州地区众多的昆曲家班可谓泰州戏曲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前期,泰州地区曾出现过十多个昆曲家班。一定程度上使得明末至清中前期的泰州,成为地区性的昆曲创作与表演中心,谱写了泰州戏曲史的一代传奇。根据目前可见部分地方文献和中国戏曲史料,可对明清泰州地区昆曲家班及其主人、形成原因及对后世之影响等作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漕运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周祚绍漕运是有清一代的大政,在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居有性要的地位。清代历朝统治者对漕运极为重视,顺治二年,顺治帝就采纳巡漕御史刘明所奏:"额数宜清,运法宜定,修造宜急,运道宜豫;"①恢复明代的漕运旧制。康熙帝曾将漕运与河...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闽粤移民冒籍赴台参加科举考试的现象相当普遍,台湾地方官员对此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闽省官员和巡台御史曾对其进行查禁和清理,但成效不彰.科举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台湾这一边陲地区人口的文化结构.有的科举移民及其后裔还参与台湾的土地开发和文教设施建设,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地方文教事业中作出贡献.清代前期台湾的科举移民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之间除了地缘、血缘的关系外,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已亥杂诗》与龚自珍的佛教思想齐文榜龚自珍是矗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家的龚自珍,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其有很高的评价,以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然而正是这位近代史上首先倡导“思想解放”的先驱者,对于...  相似文献   

18.
清前期回族政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回族的政治地位无法与元代的色目人和明代的回回相比。但清王朝早期对回族和伊斯兰教,虽然不如对蒙藏及藏传佛教那样优礼厚待,却也未予以压制和歧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回族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就清王朝的回族政策和清代回族的社会地位的看法依然如五、六十年代。当时较为典型的看法是:“在极端的封建专制主义和极端的民族高压政策之下,回族人在政治上处于被歧视和受压抑的地位”①,当然,我们在阅读有关历史记载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清中后期对回族的无理歧视和残酷屠杀,但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前期的最高统治者并不象他们的子…  相似文献   

19.
自元明以来,黔西南地域就是中原进入西南边疆的国家官道之咽喉所在。为守卫和保证其畅通,明清中央政府都实施了强制性“军屯戍边”和移民政策,导致黔西南的移民达到黔省之最,外来商贾也云集黔西南地域从事边疆商贸,商贸文化景观遗存就是当时当地商贸经济高度发展的直接体现。本文站在历史文化景观的角度,采用古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方法,分析清代黔西南地域商贸历史文化景观出现和变迁所反映的清代黔西南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实施的国家化战略,同时对其未来的保存提出建立“历史地标”保护系统并建设地方商贸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清代立法修律(主要是大清律)的沿革演进及其性质的考察,勾勒了清代法律其早期从“参汉酌金”到乾隆定制的“汉化”过程,以及自嘉庆以降从固守“祖宗成法”到“新律萌芽”,被迫走西化之路的过程,并对晚清的修律运动进行了评述,指出晚清法律近代化过程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对当今的法制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