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在城市空间设计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商业步行街为例,着重探讨了应用心理、行为因素创造人性化步行空间的原则复合的功能结构、完善的环境设施、尺度宜人的空间、人性化的绿化景观等.文章还就心理、行为因素对设计良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行为对象是城市中的人,行为主体则是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对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是一种场域与规则的统一体,也是实现公共空间这一功能的最小单位。除具有公共空间的一般特性外,还兼具结构松散与潜规则并行、市民和新市民社会整合的初级单位、文化内涵的符号统一等特点。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居民公共意识不够、空间建设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需要把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成为人性化场所,把它当成一种可回收的资源.一种实现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98-201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构建和谐城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构建和谐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角,剖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以和谐的健康、人性化理念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文化品位入手,进行理性思考,为居民提供合理的空间、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生态型景观,体现人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本文分析了当前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建设人性化居住区规划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共艺术设计是研究和解决自然人化的问题 ,这是人类生活居住空间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生态日益恶化的矛盾带来的结果。公共艺术强调环境设计意识 ,改善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设计师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使者。  相似文献   

7.
精神元素与物质硬件的空间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景与物”的统一,体现相生相长、景物共生的艺术观念,是当代国际上倡导的人、城市与环境相融合的最大主题,也是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念的世界性话语。为此对如何实现城市景观的景物共生、怎样把握景观雕塑的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已造成了现代人迷茫与困顿的环境价值观。为此,作为公众与环境关系纽带的公共空间艺术显得尤其重要起来,同时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空间的改观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形象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有重大影响。公交车站视觉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外在体现,更应该起到延续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的作用。期待公交车站视觉形象能以设计多元兼具人性化的表现向市民展示城市的魅力和风姿。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2):252-256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感知城市的窗口,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建筑艺术的载体。南昌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文章提出:完善多样性的公共空间是满足南昌旅游发展的基础,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意象是塑造南昌旅游形象的关键,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机制是提升南昌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并重点从城市入口、城市广场、滨水空间、公共艺术、旅游标识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意象的打造,为提升南昌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出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社会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转型,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市场社会得以发展,公域空间开始形成.而这是公共理性得以形成的首要条件.没有一定的公域空间、公共领域,公共理性就没有成长的场域.公共领域的形成是公共理性得以生成的土壤.全球化时代,随着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大为公共理性迅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詹姆斯·布坎南"政府失灵"论的提出和罗纳德·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的论文发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取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提高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市场化"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公共物品的客观属性与市场追求的相悖和公民与市场消费关系的"权力场"制约,以及"市场化"环境的不成熟,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空间失配"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城市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分享公共资源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空间差异性分布,就成为政府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提高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最优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公共艺术缔造一座城市的形象气质,集中显示着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审美文化,是城市个性最直观的载体.当前公共艺术所呈现出的"千人一面"、粗制滥造等现象是城市发展的异化,直接导致城市个性建构上的偏差.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从城市历史、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及公众互动等角度探讨当代公共艺术构建城市个性的诸多可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展开的场域,体现和内在于社会关系,同时,空间场域的变迁又型塑着社会关系。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诸如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公共空间不尽人意、城市外来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以及千城一面、生态危机等问题。构建公正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落实人本城市化理念,构建功能性宜居和伦理性乐居双重彰显的正义空间;扩大城市公共空间,拉近公共空间与市民的生活距离;朝着逐步消除城市空间不公正方向努力改革。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21,(4)
日本在泡沫经济崩坏之后,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财政投入不足,2000年后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受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日本尝试施行旨在节约政府财政投入,提升品质,提高服务质量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在对实施新制度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实地考察后发现其科学、合理、便捷的馆内外设计,以及细致、周到、规范、科学的人性化服务,使每年入馆人数及事业费收益额增加。这不仅节约了财政支出,也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推断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宏观层面正在形成"创意城市"的基盘,即创意文化环境下的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城市住宅空间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城市空间拓展为大背景 ,从人是最具有“领域感”动物的观点入手 ,探讨了住宅空间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 :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依存关系 ,私有空间在人的价值上的“标签”含义 ,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水平提升的互动关系 ,城市的整体大空间与住宅空间的平衡发展等。并以中外城市空间扩张特别是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住宅区演变为例 ,阐明了人对私有空间的“占有欲”在城市空间消长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出现的传统空间形态迅速消亡及地域特征日益趋同的问题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城市设计和提高城市社会人的文化素养两方面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公共表达已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动力。web 3.0不断催生和集成新的技术,其发展趋向是通过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智能交互技术使互联网变得更加去中心化,最大程度地激活和保护个人用户的创造性价值。这对于优化网络公共表达提供了新机遇,也对规范网络公共表达提出了新挑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传播环境下,网络公共表达从传统媒体时代的“以媒介为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在看到网络公共表达权利高度彰显的同时,也要体察其背后隐匿不见的反制性力量。从理想形态来看,网络公共表达应体现三大面向:形塑多元主体自主发声的“共—显空间”;构建公共责任导向的响应性沟通机制;凝聚最大公约数的底面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公共艺术创作应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才能够满足公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下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表现出商业化、平庸化、平面化、时尚化、无场化和小众化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文化、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思考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徽州文化元素的考量,对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探寻。  相似文献   

20.
秦杨 《江淮论坛》2014,(3):154-157,114
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公共艺术创作应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才能够满足公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下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表现出商业化、平庸化、平面化、时尚化、无场化和小众化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文化、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思考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徽州文化元素的考量,对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