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深入了解,艾滋孤儿的生存状况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艾滋孤儿是随着艾滋病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面临着家庭困难、社会歧视等现实问题,艾滋孤儿成为社会中典型的弱势群体.因此,探讨艾滋孤儿面临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尚未能够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进而建立一定的社会心理关怀模式,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地满足艾滋孤儿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通过对艾滋孤儿的实地调查,了解艾滋孤儿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处境,分析艾滋孤儿的需求,探讨建构艾滋孤儿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艾滋孤儿救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云南省艾滋孤儿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孩子生活在歧视之中,孤立无援、生活贫困、处境堪忧,并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对艾滋孤儿的救助已成为目前亟需整个社会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云南省艾滋孤儿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艾滋孤儿的救助、安置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伴随我国艾滋病大规模扩散而产生的一个双重社会弱势群体,艾滋孤儿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相关的研究也日渐丰富起来,并集中于艾滋孤儿的基本特征、生存状况、社会支持、具体需求、现有服务体系以及未来救助对策等六个主要的研究领域。文章在对现有艾滋孤儿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未来的艾滋孤儿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线调查法,课题组于2009—2012年在西南边境地区对艾滋孤儿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果显示:艾滋孤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重歧视,遭受着巨大的成长心理压力与情感伤害;政府救助不及时导致其生存困难、上学困难,女童辍学现象严重;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重复救助或未救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边境地区存在隐性艾滋孤儿与无国籍艾滋孤儿。针对此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研究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是艾滋病防治重点省,紧邻世界毒品源地、经济欠发达与边民的大量流动,使得云南的艾滋病防治与艾滋孤儿救助安置工作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云南省艾滋孤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人均生产收入显著减少,辍学率与缺课率高,他们生活在社会歧视与自我歧视之中,孤立无援、生活贫困、心理压力大,与非艾滋孤儿存在明显差异。现行救助活动虽对改善艾滋孤儿生活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生活环境、立法与身心健康等依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蒯乐昊  姜晓明 《社区》2005,(2):38-39
没有人称他为义工,但他却辞职从事中国艾滋孤儿的帮助工作,当上了一位名符其实的义工。他曾在华尔街服务,是个事业有成的银行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投入艾滋授助三年来,他没有收入,只有操劳,许多人替他惋惜,但他却认为是上天为他既定的宿命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广泛传播与快速扩散,并不仅仅只是影响到现实人口状态,而且通过青壮年人口死亡率的陡然上升,引致一系列严重的人口学后果。尤其是聚焦于深受艾滋病毒/艾滋病肆虐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持续传播与扩散导致分年龄人口死亡轨迹由"U"型变异为"W"型,遂带来人口规模萎缩、预期寿命减损、年龄结构扭曲、艾滋孤儿和孤老家庭凸显等一系列人口学后果,继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视域下艾滋患者的复原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与生态系统观的综合运用,提升复原力不但有利于艾滋患者增强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更有利于消除社会歧视,促进公民社会建设.艾滋患者的复原力作为个体经历压力情境后成功应对的一种特质、过程及其结果,在本质上是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类保护因子,并通过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综合机制而发挥作用.因此,培育艾滋患者复原力的社会工作策略至少包括:从生态系统观出发,坚持复原力培育的优势视角:运用社会工作综合手法,激发艾滋患者的内外保护因子:尊重艾滋患者群体的多元性,实现复原力培育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孤儿是中国云南景颇族民间传说故事中常见的主角。本研究从艾滋遗孤儿童对学校心理辅导的需求出发,对51个景颇族孤儿故事进行了人脉图分析及主题抽取。这些故事反映出命运随行而定的命运观,认为好的人格与行为是决定个人幸福的关键。在对孤儿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将景颇族民间传说故事运用到互动说故事技术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艾滋病慢性病化的发展,免疫力逐渐成为艾滋患者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极的免疫观不但有利于艾滋患者个体机能的增强,有效预防机会性感染,更有利于降低艾滋病传播,节约社会医疗成本。在对艾滋患者免疫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社会工作强调专业的素质要求和严格的伦理道德原则,着重从个案照顾、小组辅导、社区宣传教育以及社会政策倡导等多层面提升艾滋患者的免疫观,促进艾滋患者的身心康复和社会防治。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穷人经济学"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收入高低为标准,现实社会中的人可以分为“穷人”和“富人”。“穷人”和“富人”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规律和经济利益,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穷人经济学”和“富人经济学”。“穷人经济学”倡导经济收入和相关资源的分配应该向穷人倾斜。按照“穷人经济学”的理念,解决“三农”问题有三个答案“多予少取”、“农业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中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行建模,探索了政府的激励政策与约束政策对金融机构积极支农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政策是影响金融机构支农和政府公共目标实现的决定因素。在实现政府公共目标的初期,约束政策较激励政策更有效;随着政府公共目标的逐步实现,激励政策将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4.
“内卷化”基层政权组织与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践运行逻辑如何展开?围绕这些问题,学术界从乡镇政权的性质与运作,乡村关系与乡村权力结构、乡村自治与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内卷化’基层政权组织"这一核心概念,以此强调该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管理职能的退化,自利性、赢利性和掠夺性动机的增强。这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混乱,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因此,当前农民面临的困境依然十分严峻,农村社会面临新的治理危机。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与农村旅游开发的互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其根本是土地及其利用,仅仅依靠农业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又有助于农村旅游的开发和农村旅游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艾滋女"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美国侵权法重述对隐私权进行了四分,但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在该案中,杨某侵犯了闫德利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和名誉权,并且同时侵害了279个"嫖客"的隐私权和名誉权,行为人需要对此承担民事责任。在个人公布自己隐私的情况下,隐私处分也有一定的界限,即需要受到公序良俗和法律的限制;在共同隐私的情况下,行使自己的隐私处分权不得侵害共同隐私权人中其他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与艾滋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与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其研究过程可以分为1998—2002年的起步阶段和2003年以来的发展阶段。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突出了作为主体的女性,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是艾滋病流行特别是在女性中流行的深层原因,主张在艾滋病防治与研究中实行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民工潮的涌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给社会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内容.学界对民工潮现象的解释及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理解尚存在分歧.笔者通过一项经验研究对此概念进行验证,以此深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个科学解释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和促成了人民公社化前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为公社制度的确立准备了必要的政治、经济和组织等方面的条件。公社化的最终实现,是在中央的领导和规范下完成的。人民公社的制度模式是按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的构想设立的。即使是人民公社最激进、最具空想色彩的制度"创新",或得到了中央的首肯,或与他们的设想相吻合,在这方面农民群众所表现出的"首创精神",充其量是中共领导人构想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概括为"礼治社会",体现了其深刻的学术洞察力.但是,从礼与法、基层社会与国家,以及地方习惯法与国家法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来看,所谓"礼治"并不意味着"无法".而且,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完全自立于王朝法律统治之外,单纯依靠无法之"礼"来维持公共秩序的乡土社会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如果我们把传统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由"礼治"改为"以礼治为主,礼法兼治",也许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