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世纪领导者》2007,(4):56-58
“这是我作为本届政府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3月16日,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用真切、简短的开场白拉开了“两会”“压轴戏”——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作为每年全国两会的“压轴戏”.总理记者会既是对政府施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也是总理施政风格的最好体现。梳理2003-2011年温总理的9次记者会问答,会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开场白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除了当公仆没任何权力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这是我作为本届政府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的问题已经超过100万条,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道:  相似文献   

4.
陈沙 《决策导刊》2007,(7):24-24
两会期间,在谈到“节能减排”目标时,温家宝总理两次强调这个问题的严肃性。一次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次是在这之前的政协分组会上。针对2006年未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他说:“‘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他要求,“今后政府每年都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节能减排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5.
程雄 《领导科学》2003,(9):12-14
2003年3月18日是个让世界媒体注目的日子,我国新任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政府首脑,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举一动,受到电视屏幕前亿万观众的关注。温家宝同志首次以总理身份与大家见面,便以他几乎尽善尽美的谈吐形象,向世人展现出一个大国总理的大家风范,以至时去多日,这场招待会还成为人们喜爱谈论的话题之一。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表述简练流畅,逻辑性强。此次记者招待会历时110分钟,不包括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6.
张文兵 《决策》2003,(5):16-17
3月8日,“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湖北代表团讨论时说:“共产党人一定能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一经媒体报道,“黄宗羲定律”这一学术化词语广为人知,那么,什么是“黄宗羲定律”?我们是否真的能走出这一定律的怪圈?  相似文献   

7.
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2009年3月13日,温总理一年一度的两会记者会又如约而至。7年的总理生涯,7次中外记者会,总理展现给世界的是他一如既往的沉着稳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13日,温总理一年一度的两会记者会又如约而至。7年的总理生涯,7次中外记者会,总理展现给世界的是他一如既往的沉着稳健、儒雅温和,以及他特有的个人魅力和更加坚毅的信心与勇气。在此次记者会上,总理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关于世界金融危机、中央4万亿投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多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问题,问答之间,展现出大国总理的风采,以及在他领导之下的更加负责任、务实高效、充满信心的政府。  相似文献   

9.
“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温家宝在陈述担任总理之初的感受时,如是说。作为朱锫基的继任者,温家宝是自然有对其前任政务上的沿袭和继承。但这两位新时期中国政府一前一后的总理,无论在个人言行,还是在执政风格上,都有着他们各自的鲜明特色。朱锫基的“清”和温家宝的“亲”,或许就是他们各自留给百姓的重要印象。  相似文献   

10.
吴明华 《决策》2005,(5):42-44
在今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的开场白便是对网络民意的关注与肯定。这年春天被网民称为“网络民意”的春天,但从政府与网络民意互动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个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的也只有芜湖等少数城市。  相似文献   

11.
翟峰 《秘书之友》2007,(7):13-13
据悉,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和农业界别联组座谈时,特意点名听取了眼患白内障的杨志福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1,(13):16-17
第一季度.中央领导考察共18次。温家宝次数最多,达6次。共涉及16个地区和机构。其中.温家宝总理1月24日在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从时间来看.中央领导考察在全国两会之后是一个高潮.有7位中央领导外出调研.主要就“十二五”规划实施、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两会”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为淮北矿业“十二五”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这一掷地有声的承诺,得到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回应。  相似文献   

15.
尽管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节尚未全面公布,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曾经对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汽车产业,在新一轮国家政策调整中有望成为实体经济恢复的新引擎2009年全国“两会”已进入倒计时。“保增长”是2009年的首要任务.毫无疑问也将成为全国“两会”的中心议题。2月6~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去年两会召开前一样,网络问政于民,让公众再次看到了一个民主公开的政府形象。2010年3月5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徐荷  朱亚勤 《决策探索》2010,(17):81-84
“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政府建设的目标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领导者》2006,(3):57-57
温家宝总理2005年两会作出的惠农承诺,件件有了安排,给9亿农民带来九大欣喜:1 实现“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程雄 《领导科学》2005,(7):8-10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看点,而总理在大会闭幕式时的答记者问,又因其是看点中的热点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2003年3月18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以他与众不同的谈吐深深吸引了现场记者和荧屏前亿万观众的目光。今年是温总理主政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他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那么,这场招待会反响如何、特点怎样,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一、反响:各方关注,好评如潮电视直播“两会”记者招待会在我国是从1988年开始的。由于直播具有快捷…  相似文献   

20.
在牛年“两会“召开的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宽领域的在线交流,用“心“和“诚意“与网友交心谈心,汇聚民意,为中央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举,再次展现了“亲民总理“、“务实总理“的风采及海纳百川的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