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历史关头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邓小平、江泽民将艰苦奋斗与反腐败并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 ,胡锦涛再提艰苦奋斗具有现实针对性。党的三代领导人论述艰苦奋斗的核心 ,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
逻辑书在讲判断间对当关系时,往往使用一些“可以同真(假)”的说法。“可以同真(假)”不等于“必然同真(假)”。因此,“可以同真(假)”未必真的同真(假)”,这是逻辑常识。但初学逻辑的人往往误解这一点,而熟悉逻辑的人也时有疏忽,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另外,“可以”与“不可以”相对,“可能”与“不可能”相对,介绍判断对当关系时,宜用可能、不可能之类的模态词。  相似文献   

3.
“和”之源与“和同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和”文化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声音之和”、“饮食之和”、“嘉禾之和”等日常经验事物的感知,然后通过在历史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礼义之和而进入“和”的本质视域,最后在“和同之辨”中获得对“和”的本体升华和人本把握。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从源头上探寻“和”的产生以及“和同之辨”的源流,并对其进行现代的阐释,乃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混合气体的计算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都有所出现。但多数学生由于对阿佛加德罗定律理解不深,概念不清,往往出现的错误。按照阿氏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体积不同,所含分子数目也不同。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物质的量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也等于所含分子数目的比。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等于各气体分子量与该气体所占混和气体的体积比的乘积之和。如同温同压下将分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农超对接”中超市为确保农户提供高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农户实施参与和激励约束的问题,建立模型并利用库恩—塔克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模式中,若要满足农户参与和激励约束,则超市收购高质量安全农产品与其他采购商收购低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价格差额,加之超市对农户种植农产品的单位投资补贴之和,应该等于农户种植高低质量两类农产品的单位成本差额;同时若农产品质量检测不合格对农户施加的边际惩罚额应等于超市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边际成本。并据此提出建议,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农超对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统计上的因素分析法常用综合指数体系。现在常用的综合指数体系,其基本涵义是: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个因素影响的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具体运用时,由于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不同,有两套不同的指数体系: 我国统计学界普遍认为第一套指数体系比较合理。即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这样两个指数都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7.
1、问题 张奠宙先生主编的《中学数学问题集》中有一道“非常规”问题: 图1是一个有三条边的算法图,每个□里有一个数,这个数等于它所在边的两个○里的数之和,请找出三个○里的数。 (1)用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法求解; (2)现有正方形算法图(图2),每个□里的数必须等于其所在边的两个○里的数之和,请求出每个○里的数。  相似文献   

8.
自然变化有两种“不可能”:“相对不可能”与“绝对不可能”。人的技术活动可使天然自然的“相对不可能”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可能”。但技术并非万能,技术总有不能够做的事。技术“能够做”不等于“应该做”,技术规则应同伦理规则相结合,力求实现技术活动有效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不禁止P’等于‘允许P”’不能证明“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涉及的是全部行为(P和非P),而“‘不禁止P’等于‘允许P”’只涉及部分行为(P),非P中存在法律没有规定的行为,这部分行为必然不是法律禁止的,但也不能逻辑地推出就是法律允许的。  相似文献   

10.
从“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治”,是传统法律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与中华法系的思想基础。历经西周“礼治”的崩落、法家“法治”的兴起与隐退、汉儒“礼治”的复归与“德治”的重光,“礼法合治”成为古典法治的常规形态。“法”不等于全部法律,“礼”不等于道德品质,“德”不等于“道德治国”。中华法系的“礼、律、典”结构与“天理、国法、人情”的司法模式,是“礼法合治”的典型表现。探明中国法律与制度的源流、内容和演变,洞悉中华法系的理论与精神,对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的变化体现了数学之美。两类数据可以具备一些有趣的性质,即前三个数的和等于后三个数的和,前三个数的平方之和等于后三个数的平方和,且每次去掉首位数字后的数组性质仍不改变。  相似文献   

12.
“和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经过长期的理论发展,由之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和生世界观”思想。“和生世界观”强调“人天之和”“人事之和”“人人之和”与“人心之和”,强调世界因“和”而成,社会因“和”而善。在历史上,“和生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球化、工业化时代,提倡“和生”思想,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加强当代社会秩序建设,以及将物理意义的空间秩序转化为充满着“和生”内涵的道德秩序等,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译者要把握好诗歌短小形式下的无穷意味,才能将诗歌之美传递开来。而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之和”,正是译者在理解原诗意味时应坚持的一个原则。文章对李商隐《无题》的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究格式塔原理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集合体辨析     
本文提出了对逻辑范畴“集合概念”理解的关键是“集合体”问题。阐释了识辩集合体的途径或方法。认为,识别集合体首先也是关键在于明确“不必然具有”和“必然不具有”、“必然具有”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将集合体区别于类和整体。集合体完全不同于类,它和整体相似,又不等于整体。明确集合体及集合概念。对正确思维和论辩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在哲学基础理论中特别是认知理论中存在两组密切相关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基本范畴问题,这就是信、所信、相信、信念与知、所知、知道、知识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所知必有所信,知道必定相信,反之则不成立,故“所信”、“相信”、“认为”是比“所知”、“知道”等更为基本的概念,实际上,前者才是哲学认知理论乃至整个哲学研究的基石、出发点、归宿和终极预设;知道、知识不等于相信、信念,也不等于为真的信念,知道、知识与相信、信念的区别也不在于凭据、证据、证明;知道、知识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信念,是以经历、感触为前提的为真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新不仅决定着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同时决定着人类感觉器官和人类自身本体性的改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技术形象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改变了人类在具体化时被历史性建构和发展的方式。麦克卢汉认为,由技术扩张带来的感官延伸会在所有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感官比例。他还强调,多感官、多能力的延伸同属于一个经验范畴,因而必须协同一致。针对所谓的新媒体艺术的议题,笔者的目标是在当下后福特主义的情境中检测“解放性的新事物”。如果说,(新)媒体的影响力只能在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中进行检验,联系麦克卢汉的相关理论,那么,不用考虑任何新“技术”,艺术解放力即被看作是消解共通感的变革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组织和经济合理性赋予了技术创新的行为方式,集群组织中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益一般不等于集群成员技术创新活动各自效益之和,这一差异就是集群技术创新组织效应。我们期望通过集群治理实现预期的正的组织协同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学科看传统和谐思想的恒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早已认识到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推崇异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追求对立事物之间的制约、平衡,以形成相济与互补的机制。古人所讨论的“同”、“和”、“不和”,恰恰对应着现代系统论中整体等于、大于、小于部分之和的三种要素组合状态。“和”作为活性的有序构成,包含了朦胧的生态观念,体现着高雅的人生境界,反映出群体生存的价值取向。“和谐”思想对中度效应的发现,对物极必反的发现,对持续发展的发现,都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因而具有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康德和孟子都认为低级的“欲”关系到感官的愉快、幸福、自爱,高级的“欲”才和“善”有关。康德伦理思想的落脚点是要为持续的生命本身负责,为上帝负责,具有宗教精神。康德只关心意志的合乎法则性,至于对象是什么,康德是不关心的。康德伦理思想具有理性主义精神,不能开辟出一条通过人的情志内容内在超越的道路。孟子把“善”落实到血缘亲情之中,缺乏外在超越的精神,往往把感官王国的内容混入超越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是一个范围周延、层次完整的关系结构体系 ,其内在结构是表层的“心理之和”和里层的“人人之和” ,外在形态是优美和壮美 ,其中 ,表层的“心理之和”主要表现为儒家的“情”与“理”统一和道家的“心”与“物”统一两种不同取向 ;里层的“人人之和”是经由心理之和达到的间接的社会目的 ,即普遍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也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人和”与道家的“天和”两种不同取向。儒道两家学说互斥互补 ,对立统一 ,二元耦合 ,形成古代和谐观相互耦合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