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创新意识的书籍形态概念,使版式及形态由以往形式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向立体化、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形成了书籍设计的新语境.以形、神、意共存的书籍多重构造性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包括对工艺、材料、印刷、装订等各方面表现力的进一步拓展,激发书籍设计向全方位的传播发散多维度演绎,以理性的把握创制出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的至尊"精神容器".  相似文献   

2.
书籍设计存在着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两个层面,显性结构中设计形式自由度以符合视觉艺术的规律为原则,隐性结构中设计形式自由度以文本形态和书籍形态的完美结合为目的.思考书籍设计形式自由度问题应从人性关怀的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明清书籍艺术作为中国古代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是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其艺术形式蕴含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书籍版面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书籍开本和相关元素体现着艺术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的有效统一,即传统文化"文质彬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美学方面,明清书籍推崇端庄稳重的美学品质,与西方同时期追求装饰之美的书籍艺术相比,显得素朴无华,更显书籍艺术的本色.  相似文献   

4.
书籍设计中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的完美结合是书籍审美的重点.随着书籍在形态上的进步创新,以及书籍审美意识的提高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视触觉上深入探讨书籍之美将变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书籍装帧设计涉及材料、工艺、心理学等诸多要素,其中材料、工艺是书籍的物质基础,决定书籍的形态存在。古代工艺著作《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知,设计者必须熟悉材料和印制工艺等各种知识,能清楚把握住材艺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发展的社会中设计出读者心目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发展,强调书籍设计是一个书籍整体形、态的设计,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当今书籍设计应更新观念,开拓书籍形态再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籍设计存在着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两个层面,显性结构中设计形式自由度以符合视觉艺术的规律为原则,隐性结构中设计形式自由度以文本形态和书籍形态的完美结合为目的。思考书籍设计形式自由度问题应从人性关怀的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明清书籍是中国古代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也是传统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其整体版面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有其固有的内在规范和美学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强调意蕴美,其版面设计在美学思想上浓缩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出一种得之自然又超乎自然的自然美,在书籍内容的编排上讲求范式美,强调书籍的功能性。这三种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书籍编排体系和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时代进步,促使人们对书籍的审美观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书的外包装到书籍形态,从外在到内在的现代书籍设计,既带给人们思想启迪,又能给人艺术美的享受。现代书籍的设计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动态性、连续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书籍装帧在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和查阅设计等方面有着"简"的共同特点.体现书籍风格的简洁图形、简约明快的色彩配置、科学简捷的编排,这种简洁、简约、简捷而不简单的装帧设计方能展现出装帧设计所创造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晚明时期重利趋商、西学东渐、尚奇等社会风尚,使书籍在设计上戏谑经典,具有尚奇的书名与内容、新奇的版式、多姿的插图。分层的版式设计、多样的插图形式、分色分版的套印技术以及不同文字形态的并置,使得晚明书籍具备了动态设计观的部分特点,促进了书与人的动态交流,显现了现代书籍形态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书籍设计涉及材料、工艺、心理学等要素,其中材料、工艺是书籍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也不会有书籍的形态存在。《考工记》中讲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观点。由此可知,设计者必须熟悉材料和印制工艺等各种知识,并且能清楚的把握住材艺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精神社会中设计出读者心目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13.
书籍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也是文字信息储存的物质载体。书籍设计的本质是确立动态的书籍设计新理念,契合读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主客观的"心物同型"。书籍设计是对书籍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是书籍精神本质的外化。良好的书籍设计不仅能与书籍的内容相得益彰,亦能推动人类书籍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雕版印书出现之前,书籍都是手写的,称之曰"本".唐、宋之际,伴随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产生附加式合成词"版本"(板本),意思是版印之"本",此乃"版本"一词之本义.两宋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版本"词义不断延伸,覆盖面愈来愈大.一书经多次传写或印刷、制作而形成的种种不同的本子(或称作:物质形态),统名之曰:版本.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日本书籍西传中国的规模巨大,数量空前,参与其中者有商人、驻日使节、赴日考察官绅、留学生、旅日文人墨客及政治活动家、来华日人等.而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参与人数众多,携归书籍数量巨大,而且所访求的书籍不局限于从中国东渐的典籍及日人著述的和汉书籍等"旧书",还包含了当时中国人所关心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新书",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回归及中国近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建设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才有所谓"知识经济"一说,而传统意义上,储存知识的宝库是书籍,大量书籍聚集之地便是图书馆.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图书馆再也难以成为"独善其身"的象牙塔,它无可避免地融入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并与之产生了紧密联系,图书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知识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东亚地区,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由来已久,不仅有名篇流传,而且有著名的女诗人、女作家享誉文坛。明代景泰(1450~1457)年间以降,闺秀文学在文坛上迅速崛起,女性作品的创作和出版风行一时。闺秀诗和闺秀诗人也就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日本女性也素来有文学创作的传统,相较而言,朝鲜女性的创作就极为寥寥。而当明代女性创作成为一代风气,并且传入朝鲜后,便开始引起朝鲜有识之士的反省,受此刺激,朝鲜女性创作也开始兴盛。在东亚书籍史的研究中,以往的工作偏重在汉籍的"东传"或"回流",而较少着眼于"环流"。无论曰"东传"或"回流",其考察的路径往往是单向的,而"环流"的视角所见者,则是曲折的、错综的、多元的流动,而且这种流动还是无休止的。前者所获往往是书籍传播的"表象",而"环流"着重探索的是书籍传播、阅读之后的"心象"。"书籍环流"包含了书籍本身在传播中的多向循环,书籍内容的阅读、接受并反应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有幸拜读姜耕玉先生的学术专著<艺术辩证法>,感触颇深.此书作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其理论建树的高度与广度,自不用多言,而我对该书的装帧设计饶有兴致,特别是其护封设计,更是整个书籍的一个设计亮点.  相似文献   

19.
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装帧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因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从书籍装帧的各部分、装帧的形式与内容以及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现代装帧艺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采取比较分析归类的研究方法,研究电子书籍的特点及对"纸本"情感的设计追求,认为:在新时代环境下,电子书籍以其自身元素与传统纸本书籍的优势,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载体.由于电子书籍必须借助数字媒体平台,受纸本书籍阅读习惯影响,在设计中渗透阅读时"纸本"情感的需求成为人本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