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部分,辩证地论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供给(生产)和需求(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相互关系。他指出,生产和消费之间“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  相似文献   

2.
一、消费在再生产循环中的反馈作用在《资本论》的第二卷中,马克思把在第一卷中对狭义的生产过程的考察进一步发展到对流通过程的考察,从而表述了商品不但是资本产生的前提,而且商品又表现为资本的产物。亦即,生产和消费是具有同一性的,即它们两方“每一方表现为别一方的手段;以别一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性;这是一个运动,通过这个运动,它们彼此发生关系,一方离不开另一方,但一方仍然处于另一方之外。”所以,商品流通既包含了生产资料的流动,又包括了消费品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同一性的涵义不仅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而且还包括矛盾双方因一定条件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涵义吗?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国哲学界就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如何认识矛盾同一性概念的涵义或者说内涵问题。关于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即一重涵义说和二重涵义说。一重涵义说认为,同一性概念只包含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一重涵义,而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转化不应是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二重涵义说则认为,同一性概念既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联结又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这样双重涵义。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在“援引”黑格尔  相似文献   

5.
中庸之道探寻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追求致中和,是儒家处理事物的方法论,闪烁着辩证思想的光芒,隐含着对立统一的原理。但中庸之道过分夸大了"中和"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否定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试图阻止对立面相互转化,从而窒息了中庸之道的辩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学受道家哲学的观念、方法影响最深,若从思维方式看,则主要表现在整体之思、对待之思和象喻之思三个方面。其中,对待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所有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它以整体之思为前提,更强调相互参照的二元对待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乃是一种二元协同之思。对待思维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之一,也成为了中国诗学的重要思维路向。中国诗学中的对待批评将具有传统哲学智慧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运思方式,在话语言说方面有着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仅就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的条件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知识与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也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一些同志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核心,还有的同志认为同一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这些看法都是讲的同一性,彼此也有联系,便把它们放在一起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矛盾同一性问题在我国学术界争论得很热烈,究竟什么是矛盾同一性的本来意义!这是一个必须弄清的辩证法基本原理.本文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同一性不是抽象的自我等同关于思惟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承认思惟和存在有同一性,就是"原则同格"论.我认为在认识论的界限之内,思惟——作为认识的主体(反映者),存在——作为认识的客体(被反映者),不能不构成对立的同一,被比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这和"原则同格"论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固然,物质世界先于人类、并不依赖于人类的思惟而独立存在,但人类出现以前根本不会产生思惟和存在关系这个问题.只有人类出现之后,思惟和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矛盾诸方面统一性规定为两种情形,即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这两种情形固然是矛盾同一性所包含的内容,但在我们看来,仅此两点还不够,并且这两点还不是矛盾同一性含义中最深刻之所在。 在辩证大师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矛盾同一性、差异性的思想贯穿始终,基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A依存于B,B依存于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2)A转化为B,B转化为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转化。(3)A既是A又是B。我们可以用通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一向强调斗争的辩证法有无矛盾?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文章认为同一性即对立面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事物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它为对立面的斗争设定界限,因而具有制约和调节对立面斗争的作用。对立面之间何以能有和谐?就是靠同一性的这个作用来维持,因此,辩证法与和谐社会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改革开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哲学基石之一,要搞好改革开放、建设好和谐社会就应掌握好同一性制约和调节对立面斗争的作用,而其关键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对立面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中国和平统一问题,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中深刻阐述了按照“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一理论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对立面协调、和谐”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吸引的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但是人们是否也曾想到两个对立面之间在特定的状况、条件下的协调,和谐也可以成为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呢当然,这种对立面之间在特定条件下是能够起到“协调、和谐”积极作用的。报告中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这一辩证原理。古代辩证法家认为,所谓的“协调、和谐”决不是后代人误解的那样,是对立面双方的“等同”,或是对立面双方的“合并”,而是对立面双方,在特定条件下,因特性上的“契合”、“匹配”和“对路”而造成的“协同共进”。这种情形是在对立基础上出现的,是“对立造成和谐”。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中央领导们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3.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正确地解决了主客体的本质和属性问题.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属性;客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三个基本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要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列宁根据对认识史的考察,作出这样的深刻提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对于这种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把自己和周围外部世界区别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很早就采用不  相似文献   

15.
列宁根据对认识史的考察,作出这样的深刻提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对于这种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把自己和周围外部世界区别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很早就采用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动态上和结构上对发展着的矛盾作充分的研究,必须吸收对称和非对称的概念,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辩证矛盾发展的机制,充分揭示矛盾对立面的斗争和共处的真实情况,了解发展着的客体本身的质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易传》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都蕴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二者都承认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但《易传》同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易传》和赫拉克利特都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对事物的运动变化持循环论;《易传》和赫拉克利特都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对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的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对立统一规律的重点又是什么呢?对此的回答是不同的。过去流行的观点认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重点是对立面的斗争。什么“对着干”、“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不斗则垮”、“斗争是万物之母”等等。这种“斗斗斗”的哲学在实践上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我们认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重点是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只有抓住同一性,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唯物辩证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  相似文献   

19.
环境价值: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价值是考察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必须借助的一个概念。环境价值有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类生存的作用和影响;二是对人类发展和完善的作用和影响;三是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具有内在价值。环境价值具有整体性、长远性、不可替代性和不易度量性的特征。环境价值由于产生、创造的途径不同而表现为原生环境价值、次生环境价值和货币环境价值三种价值形式。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其地位不能彼此替代。  相似文献   

20.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包括苯教生态文化和佛教生态文化,这些不同的生态文化在内容和信仰形式上都体现着当地藏族群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虽然它们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迷信成份,但其崇尚自然、与动物同源同生、相互依存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却符合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与发展总趋势,是对生命统一性与持续性的一种明智而深刻的认识,其表现出的深层次及多元性的生态文化观,对于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