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特点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带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经挫折与失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特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不具备直接实践的条件,他们基本上没有作出什么论述。列宁虽然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辞世过早也未能对这个问题给出具体论述。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实际领导者,也是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第一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特点的论述,集中反映在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提出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韩新颖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他就深刻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反复强调和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观论析孟庆春建国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既有成功的喜悦鼓舞着他,又有失误的困惑缠绕着他。在50至60年代,由于毛泽东对社会发展阶段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认...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贡献□刘敬诚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多方面地发展。他所建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和生产力这两大理论基础上的。而他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则是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作的诸...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是最基本的矛盾。毛泽东说:基本矛盾即是规定事物本质的。①分析一个社会的本质,必须分析该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作过专门的集中的论述,更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下过定义。但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领导者,对这个问题当然有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本文拟历史地考察一下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重点是对他建国以后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作一初步探讨。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中的“两论”探略翠林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但最主要、最能反映其生产力观的是生产力经济论和科技...  相似文献   

7.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论述过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但没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也没有提过解放生产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成就,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阶级斗争冲击了经济建设。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  相似文献   

8.
董正平 《学术界》2005,1(4):30-36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方法论和基本结论与马列经典作家是相同的,但他并没有简单重复马克思的语言,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没有给社会主义规定任何模式,他第一次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命题。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1)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2)准确地提炼和概括了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基本观念,深刻揭示了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3)他依据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全局的本质的联系,导出并全面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而发展生产力是贯穿这一理论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牟德刚 《河北学刊》2002,22(4):149-152
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多次分析官僚主义给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 ,并且不断发动群众运动解决这一痼疾。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等理论并付之于实践 ,遏制和反对官僚主义 ,使党和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新的境界及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要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的奋斗理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做出重要贡献。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江泽民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八十年的经验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实践发展的不成熟、思想材料不充分、党的理论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凸显了内在矛盾性。这些矛盾性主要表现为:注意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却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却混淆了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却染上了空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资本主义的连接性,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基础。与之相应地,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政治和文化层面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构成与发展中占有极具重要的历史地位.结合理论界研究的现状,对生产力理论中的概念、外延、构成要素,及其相关范畴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有利于重新认识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容和时代价值,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用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谢维营 《云梦学刊》2001,22(2):13-16
作为哲学范畴的生产力与作为经济学范畴的生产力有重大区别,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体不断增长的需要与原有生产力水平局限的冲突,生产力的社会结构是劳动组合形式,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通过新旧劳动组合形式的更替实现的.知识生产力不但产生了新的劳动者主体、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生产目的,而且将会出现新的劳动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等等。毛泽东教育思想对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土地农民私有的正确主张,以此制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苏为鉴"提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增长物质财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体制的同时,也作为社会分化体制而加大了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财富生产的功能性要求与合法性要求的同时,确立起与从"如何增加财富"到"如何支配财富"的历史转变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生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