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著名藏书家叶昌炽,与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楼主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叶昌炽的日记中记录有大量的铁琴铜剑楼珍籍善本以及叶氏与瞿氏两代楼主交往的资料,对这些资料的整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叶氏学术活动的一个方面,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叶昌炽与铁琴铜剑楼的关系渊源.  相似文献   

2.
清末有四个大藏书家,即: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陆心源的“(百百)宋楼”、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和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丁丙的“八千卷楼”为四大藏书家之  相似文献   

3.
铁琴铜剑楼是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代表,历代主人精抄善本流播典籍,精藏善本功绩卓著,使那些稀见珍本,得以保存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论“海源阁”藏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源阁”是清晚期山东聊城杨氏的私人藏书楼,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名中外,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而杨氏和瞿氏藏书特点是多藏有宋元刻木和名人手抄本,更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海源阁”经过了聚散无常的痛苦历程,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旧藏丁丙的一把折扇,因此对此君特别留意。丁氏在中国数千年藏书史上是享有盛名的,其"八千卷楼"与"嘉业堂"、"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合称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得以保存,也赖丁丙与其兄长丁中的功劳。丁丙(1832—1899)是杭州人,在清末的杭州,他是很有威望的。他既是文人,刻书,藏书,从事地方文化的保护工作;他同时又是商人,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胡雪岩等人同道,在江浙办了不少企业。  相似文献   

6.
吕温是中唐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吕温文集十卷,为其卒后刘禹锡所编定,后残缺。今所传本,一为常熟冯舒本,题《吕衡州集》,《四库全书》据以著录;一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述古堂影绛云楼宋抄本,题《唐吕和叔文集》,《四部丛刊》据以影印;一为道光年间秦恩复校刻本,题《吕衡州文集》,有《粤雅堂丛书》本,商  相似文献   

7.
“皕宋楼”是我国清末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其与聊城杨氏“海源阁”;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合称为清末四大藏书楼。取名“皕宋”即谓内藏宋版书二百种,嘉庆年间藏书家黄丕烈有“百宋一廛”,陆氏为垮其藏书丰富,将其藏书楼题名“皕宋”,以示胜过“百宋”。“皕宋楼”主人陆心源(1834——l894年)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幼拜先伯祖学廉公为师,年未十三已通九经,咸丰己未举人。依例以知府  相似文献   

8.
《旧唐书》二百卷,题名五代晋刘昫撰,原名《唐书》,自欧宋《新唐书》出,始有《旧唐书》之称。这书好的刻本很少,据我们现在所知有:一、百纳本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宋本(此本现藏北京图书馆,见该馆善本书目),缺卷以明嘉靖间闻人诠覆宋本配补。这算是目前最好的本子了。二、乾隆四年刻的殿版二十四史本和道光二十三年刻成的岑建功刊本,附有《旧唐书逸文》十二卷。除殿本外,岑本、闻本同出于宋  相似文献   

9.
海源阁是一座私人藏书楼,因藏书浩翰而闻名于世,藏书顶峰时期达3236种,计208300卷。它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百百)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原万寿观街杨宅院内,由杨以增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为一座坐北朝南的4间2层中国古式建筑。下层为杨氏家祠,上层为宋元珍本及手抄秘籍收藏处。楼檐正中悬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扁额,旁题跋语。阁下正中两柱上题有“食荐四时新俎豆,书藏万卷小琅(?)”的楹联。阁前有长廊式书亭两  相似文献   

10.
国图藏钱杲之《离骚集传》,根据其题跋、题识、题签与藏书印,结合对与之相关的历代书目文献的考察,一条完整的递藏链就清晰地凸现出来了:孤本宋刻钱杲之《离骚集传》首藏于江阴朱承爵“存与堂”,由其后人朱元孺递藏;又藏于常熟毛晋“汲古阁”,由其子毛褒、毛表递藏;继藏于丰润曹寅“楝亭”;继藏于桐乡金德舆“桐华馆”;继藏于平江黄丕烈“士礼居”;继藏于长洲汪士钟“艺芸书舍”,由其后人汪宪奎、汪振勋递藏;继藏于常熟瞿绍基“铁琴铜剑楼”,由其后人瞿镛、瞿润、瞿秉渊、瞿启科、瞿启甲、瞿济苍、瞿旭初、瞿凤起祖孙五代递藏(瞿启甲掌握期间,武进费念慈和常熟邵松年均曾向其借以影抄录副),1950年由瞿济苍、瞿旭初、瞿凤起兄弟将其捐献于中央人民政府,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同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作者对楚辞研究的细心、认真与贡献,这也充分证明了此书确为宋刻孤本而非影抄本。  相似文献   

11.
吴越式铜剑有空茎剑和有箍剑两种。西周至春秋早期的此式铜剑已有多件出土。吴越式铜剑春秋时在吴国臻于成熟,吴亡后为越国接受,越亡后又为楚国继承。此式剑亦向北传播,为中原诸国所用,成为东周式铜剑的重要剑型。  相似文献   

12.
从岳阳楼历史沿革入手 ,重点研究岳阳楼文化现象 ,并对岳阳楼文化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首先是讨论岳阳楼诗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其次是从文物角度讨论它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 ,再是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讨论他的旅游价值 ,由此证明岳阳楼产生的“先忧后乐”精神极具文化价值。因此 ,今后岳阳不但要发扬这种精神 ,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且要做好岳阳楼的保护工作 ,尤其是要制订保护规划和研究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剑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冷兵器之一,在中国兵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百兵之君”的称号,其影响极为深远。巴蜀青铜剑则是众多剑类型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柳叶形青铜剑因其造型独特、使用悠久、工艺精湛等特点,历来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的青睐。几十年来,专家学者在巴蜀青铜剑的起源、品种分类与分期以及纹饰等方面研究颇多,成果突出。  相似文献   

14.
陕西石渭南地区韩城西原的西庄镇,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照例要举办法王庙赛会。届时,附近十余个村庄都来侍奉法王,敲锣打鼓,并伴有形式奇特的“要神楼”活动。这一活动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相沿已久,遂成习俗。“50年代初,因‘破除封建迷信’,‘耍神楼’被取缔,此后30年间无人问津。直到1985年春节,在省文化厅和地方党政组织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5.
浅析提升江西文化资源优势的手段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本文依据江西文化资源优势,分析和总结了文化资源优势创新的经验,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宣传价值、文化品牌价值、观念创新价值、精神动力价值、制度整合价值五个方面来阐述江西文化资源优势创新的价值,进而加强文化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而为构建和谐江西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13年7月17日上午,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春林,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赤峰市文化局局长于凤先,赤峰市文物局副局长陶建英,校科技处处长范体贵,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刚巴图、院长任爱君、副院长关立峰,契丹辽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王虎成出席仪式。科技处工作人员和及历史文化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成立仪式。仪式由科技处处长范体贵主持。  相似文献   

17.
晓枫 《源流》2012,(19):47
始兴县素有"中国围楼文化之乡"之称,现有围楼249座,其中保存状况较好的有110座,保存状况一般的有42座,保存状况较差的有97座。该县每年拨出100万资金对围楼进行维修,但由于财政紧张,始兴围楼群远达不到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为此,该县发动社会各界开展围楼认养活动。目前等待认养的围楼包括松竹长春围楼、栋护晴岚围楼、庆肇鸿图围楼、万古观光围楼、泰安阁等28座,规定认养年限20年至50年,认养费视围楼的大小而定。近日,该县廖屋围楼成功被始兴县秀峰温泉公司认养,并已一次性交清认养费。廖屋村围楼  相似文献   

18.
8月5日,万众期待,【世欧·澜山】一期2#楼观景楼王盛大公开,将文化积淀与现代德系精工完美结合,在极富现代感的澜山营销中心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山的首映式”。  相似文献   

19.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位诗人,然而,很长时间为研究者所轻忽,《钱考功集》无宋元旧椠传世,还没有人系统地加以整理、校释、评注过,便是明证.王定璋先生撰写《钱起诗集校注》(下文简称王注)作为《两浙作家文丛》中的一种,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钱起诗集校注本,有力地推动钱起诗的鉴赏和研究,这是唐诗研究领域里一件十分可喜的事.但是,《钱考功集》是唐诗别集中一个比较复杂的诗集,全面整理校注此集,有极大的难度.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他人诗(?)入钱起集中,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二指出:“钱氏家集之误,测宋钱蒙仲已先为之淆矣.”如欲一一予以甄辨,困难很多.尽管王定璋先生做过不少工作,见《钱起集中重出诗考辨》(附于《钱起诗集校注》后),然而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又,钱起集向无宋元旧椠,王注以四部丛刊本《钱考功集》为底本,从事校勘,仅参校《唐人选唐诗》、《文苑英华》,没有充分利用宋代典籍中的钱起诗资料,很是可惜.实际上,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影印宋本《王荆公唐百家诗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明嘉靖本)、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据明洪(木便)本排印)、《丽泽集》(宋刻本,见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此书现藏北京图书馆),所  相似文献   

20.
唐伯元一生著述颇丰,其《醉经楼集》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具有较高学术价值。通过整理《醉经楼集》的基本内容,考证其明季之本、道光之本、乾隆之本、光绪之本等几个版本的编辑、刊印及流传,比较《明儒学案》、《广理学备考》和《潮州耆旧集》对《醉经楼集》摘录和选文之异同,可全面了解《醉经楼集》的版本和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