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敬峰 《职业》2013,(35):107-108
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是促进技工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共享、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尝试论述集团化办学对技工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笔者针对集团化办学的现实意义、效果、作用及目前状况进行了思考,旨在突出集团化办学对于推动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技工教育办学水平,提升技工教育服务经济能力,促进技工教育的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远飞 《职业》2011,(26):16-22
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技工教育广州模式根植于广州市技工院校的长期实践。在全体广州技工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广州模式开出了异彩纷呈的技工教育之花。  相似文献   

3.
宋先桃 《职业》2013,(8):29-31
当前,技工教育正处于低谷期,社会以及技工教育从业者似乎出现了所谓的"集体悲观"。要想摆脱技工教育的危机,走出技工教育的低谷,首先必须消除社会及从业者对技工教育的"集体悲观"情绪。重建大家对技工教育的信心,不仅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阳勇 《职业》2012,(33):123
进入21世纪以来,技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技工教育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认清形势,思考对策,开创技工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钟亚萍 《职业》2012,(27):56-57
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技工院校的发展需要,在理念、机制、载体、制度上进行创新,一直是技工教育同行密切关注的课题。笔者从事技工教育近三十年,本文拟从技工教育的实践出发,以宁波技师学院德育工作为例,着重阐述技工院校的德育模式、工作方法、主要成果,特别是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技工职业素养的具体做法,体现了技工院校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许强 《职业》2024,(3):71-73
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推进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本文将从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意义、现状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爱珍 《职业》2012,(17):58-59
技工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有利于校园的和谐。本文从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和中技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技工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等方面阐述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荀凤元 《职业》2020,(2):14-16
日前,拜读了技工教育专家崔秋立在《技能中国》上发表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重要指示的体会文章,颇有感受和感慨。禁不住拙笔也随老崔的话题再写篇短文。需要,且太需要目前,各级党委政府、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关于"办好技工院校"的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9.
李艳 《职业》2014,(21):48-48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技工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接受技工教育,技工教育已经开始健康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信心不足是技校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本文对如何培养技校生的自信心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敦松 《职业》2016,(15):91-92
在技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今天,如何办好技工教育是摆在每一名技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毋庸置疑,技工教育以技能培训为主,但文化基础课有无必要全面开设、如何设置以及怎样形成鲜明特色等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本文就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如何开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亓文秀 《职业》2023,(15):47-49
以数字化为契机推动数字化赋能技工教育,是技工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本文从国家政策布局、经济转型发展、数字化技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时代意蕴,从人才培养内容、学习方式、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宋兴东  陈翠翠 《职业》2014,(20):84-85
本文通过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比,分析了目前技工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指出了技工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李艳妍 《职业》2013,(35):96-96
目前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素质现状及技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企业用人标准,单纯以书面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技工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实施技工院校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新丽  邓宇 《职业》2013,(6):55-55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评价考试有"免疫力"。"90后"的技工学生自信张扬、注重实用、耐性不够,对枯燥的工科知识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主动转变教育局面。对待"90后"技工学生,不但要突破旧的教学方法,还要实行新的评价机制。利用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大范围、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进行评价,同时学生旺盛的精力和自信也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5.
周喆 《职业》2014,(29):131-131
培养能够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技工院校的重要目标,而重技能轻人文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毕业后将面临适应职业变化的考验。本文认为,加强人文教育在技工教育中的渗透十分必要,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有效达成人文教育在技工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6.
林程华 《职业》2012,(21):75-77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当前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的动力。计算机教学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提出了在更新计算机教学的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思维和方法,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郑楚云  袁敏  李霞 《职业》2022,(2):13-15
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招生作为技工院校办学基础和发展基石,依然是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问题,技工院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为打赢招生攻坚战,确保技工院校规模与内涵共同发展,明确目标、优化流程、夯实基础等"组合拳",对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短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黎洁珊 《职业》2012,(20):80-81
技工教育"广州模式"主要体现为三维一体:"政校企"一体、"工学评"一体、"技艺道"一体。其中"技艺道"是成才模式,是学生在技校学习期间要大力磨练的品质。笔者认为通过发挥语文教学的"技艺道"可以打造学生的幸福感,从而实现"幸福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19.
吴梓菁 《职业》2020,(9):81-82
校园文化独有的隐形教育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上具有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综合考虑技工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以淄博市技师学院为例,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技工院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胡渠路 《职业》2014,(20):29-30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的是在企业一线操作的实用型人才,是一种贴近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办学体制。当前,技工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发展之后,迎来内涵发展的契机。本文就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容展开论述,指出在内涵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以期引起人们对于内涵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