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廷黻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廷黻(1895——1965),湖南宝庆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先是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又到国民党政府任高级外交官。所著《中国近代史》、《最近三百年东北外交史》,所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著作,以及在《清华学报》、《中国社会政治学报》、《独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的几十篇学术性、政论性文章,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史学观点,在旧中国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的许多理论著作,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中,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历史作了完整的回顾和总结,并从中国革命的实践出发,对中国近代历史作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总结。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一些进步的历史学家和建国后史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理论依据,使国内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的历史学研究。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理论方法和思想认识的发展,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不尽科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顾和总结毛泽东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化和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无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论概述与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展线索及分期问题的讨论 旧史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或沿用传统的治史方法,或袭用西方的一些治史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开展有关史料收集、考订或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工作,并从30年代开始,相继出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蒋廷(?)的《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3.
罗金斯基教授是波兰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1983年,以七十岁的高龄应邀重访中国(六十年代,他曾先后担任过波兰驻英大使和驻华大使),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研究机关,与我国史学界人士进行过广泛的接触和座谈。他用英文写的《中国历史》一书(上下两卷,由英国珀加蒙出版社于1979年和1983年先后出版,其中近代部分的篇幅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我国史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被评为“西方近年出版的最值得重视的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之一”(余绳武:《评罗津斯基著〈中国历史〉》,见《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3期)。现将《中国历史》一书的第四十一章《五四运动——中国的新生之路》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被确认为中国近代肇始的1840年已近百年。有了这一百年的纵深.回头检点历史。则其发展脉络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是拙作《蒋廷黻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刊于《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一文的继续。因为写法上有所不同,只好改用现在这个题目了。如果说那篇文章侧重于史观和中西关系方面的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则侧重于国内历史事件方面的问题。两者合在一起,始能反映出蒋廷黻史学观点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张华腾 《殷都学刊》2001,(3):110-111
世纪之交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教材,急需革故鼎新般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的需要。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群众出版社1999年5月版,355万字)应运而生。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虽然是应公安部的要求,为公安部民警编写的一部通俗著作,但它代表了中国近代史著作变革的大方向,通俗的读本中隐含着严肃的学术性。是一部全新的中国近代史著作。笔者读后获益甚多,以浅陋之见,试作一评价。第一,全新的体例。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史,而…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确、全面的阐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对目前通行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和著作的体系,应当进行改革。体系改革问题之一——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究竟应当写什么?目前通行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材,基本上是以“战争加革命”为骨架,按“高潮”分阶段连接而成的。八十年的历史,除了战争还是战争(国内革命也是一种国内战争)。社会经济的叙述只追随于战争的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20年代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数量庞大,但质量普遍较低。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萌发了撰写一部标准、规范近代史书的想法。从1926年准备到1934年历经八年创作完成了一部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中国近代史(精装全二册)》。该书史料丰富翔实,也兼顾现状梳理,提出了多项有价值的学术论断。该书自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后,两年内连续五次印刷,被推荐为大学生必读书目。该书是陈恭禄精心打磨的代  相似文献   

9.
大凡对中国近代史有所涉猎的人。想必都知道一本名叫《中国近代史大纲》的小册子。其作者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南开、清华两所名校。提起蒋氏,就连一向孤傲自矜的狂人李敖也曾给出极高评价:“胡适之是给中国哲学史开山的人,蒋廷黻是替中国外交史导航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和出发点。五十年代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的讨论和近几年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从根本上说来,都是围绕讨论者各自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展开的。因而,重新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很有必要。近期读得钟兴瑜《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载《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和王志远《也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兼与钟兴瑜商榷》(载《河北学刊》1989年第3期)二文,颇受教益,对二文中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论点,却又不敢苟同。笔者并非要在二文的意见分歧中寻求某个折衷点,而是就二文的有关论点分别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权当引玉之砖,以就教于钟、王二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吴钩 《社会科学论坛》2007,(17):153-157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相似文献   

12.
王宪明 《河北学刊》2004,24(4):134-143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虽然受美国"新文学"诸大师的影响不小,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美国汉学家马士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近代史的分析框架和某些重要论断上,但不是简单地承袭,而是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的实际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在档案文献的使用等方面补正了马士的缺陷,为此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读《民国山东史》魏宏运近年来,史学界关于地方史的研究,百花齐放,势头喜人,各种论文、著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山东大学吕伟俊教授主编的《民国山东史》就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山东的近代史历程复杂而曲折,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兴 《学术研究》2024,(2):121-133+178
接受考古专业训练之前,夏鼐求学过程几经转折。由国难刺激而激发的忧患意识以及渴望获取历史知识,是他择定转入清华历史系的主要原因。他侧重研治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经济史,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当时均有新意。他不仅强调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要性,并重视利用新材料、综合比照中外资料以求得较准确结论,希望将中国史学特别是近代史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夏鼐专攻中国近代史并有研究心得,可视为蒋廷黻主持清华历史系期间培养史学人才的成效。这一学术训练,也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考古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选中探研历史学科,主要原因是,认为学史可以“鉴往知来”。怎么“鉴”法? 我摸索过许多年。章太炎、柳诒徵那一套太旧了,我多少学过一点资产阶级社会学、经济学的知识,看得出国学大师信古太甚的问题,觉得接受不了。倒是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原名《中国历史教科书》)里用人口论观点对封建王朝周期性兴亡的解释,使我曾经觉得颇有胜义。另外便是胡适、蒋廷黻的一套,特别是蒋廷黻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完全归咎于顽固派掣了自强派(即洋务派)的肘的讲法,觉得完全正确。这种看法曾经支配我几年。但是,中国的现实和这种历史观点有不  相似文献   

16.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南 开大学历史系奠基人,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 究的拓荒者”。 1912年,蒋廷黻赴美留学。1919年夏,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历 史,192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 历史系主任并兼文科主任,开设“西史大纲”、“欧洲近代史”、“法兰西革命 史”等课程,并最早开展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1929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 主任。1935年,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1938年,任驻苏联大 …  相似文献   

17.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01,21(5):93-9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努力运用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历史的特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新阶段,范文澜即是其中出色的代表。他以25年心血成功地撰成的通史著作,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里程碑。所著《中国近代史》,标志着近代史研究进入了科学的阶段。他所揭示的中国近代史的基表线索,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教条化和“左”的倾向盛行之际,他坚决予以抵制,表现出捍卫历史学科学性的勇气。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长期以来忽略了近代著名传教士丁韪良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成就.本文认为,丁韪良从包括进化论史现在内的当时西方主流历史哲学出发,在梳理和总结传统中国史学缺点的基础上,对重建和解释中国历史、特别是在寻找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分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和建设性的见解,开创了近代以来中西重建中国"大历史"的先河,是梁启超"新史学"和蒋廷黻、费正清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声.本文在充分肯定丁韪良对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划时代贡献的同时,也对其西方中心论和神学目的论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下限问题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一直把 184 0年至 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与 1919年至 194 9年的“中国现代史”分为两个学科。这种划分 ,只是为了某种政治效果 ,在学术上没有多少道理 ,专家们很早就提议把这堵墙拆了 ,并已达成共识。 1997年 ,在《近代史研究》杂志出满 10 0期的时候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作者、著名中国近代史学家胡绳先生重提“拆墙”的建议 ,他说 :“把 1919年以前的八十年和这以后的三十年 ,视为一个整体 ,总称之为‘中国近代史’,是比较合适的。这样 ,中国近代史就成为一部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历史 ,有头有尾…  相似文献   

20.
大凡对中国近代史有所涉猎的人,想必都知道一本名叫<中国近代史大纲>的小册子.其作者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南开、清华两所名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