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批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批评术语和范畴、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古代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批评中有价值的成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学。  相似文献   

2.
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几位前辈学者就建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陆续出版了几部颇有见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但它们大都只是从先秦诸子的文学见解,论述到清代各种流派的文学主张与理论批评活动。对于现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情况,往往只字不提。“中国文学批评史”实际上也只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是为了总结、整理与继承这方面的遗产,为建设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批评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学科的自觉研究,却是到了20世纪才真正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迄今为止,已经问世的系统性的批评史专著也不过几十部。因而,以深邃的眼光回眸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透视批评史上曾经发生的各种批评现象及批评模式的流变,建立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宏阔体系,从而促进文学批评史学科建设,为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奠基,已成为学界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4.
"元批评"是一种对文学批评的"后而上"的研究,它以文学批评实践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关涉,对批评本体的"自释性"和批评语境的"合法性"进行反思.从文学批评到"元批评"存在着批评对象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变,它集中体现了批评的自我反思意识.在学科取向上,"元批评"具有"元语言"取向、"元评论"取向和学科科学取向.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年会是一次学术层次较高、创新意识浓郁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艺术学基本理论研究、艺术学研究方法与艺术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当代艺术批评研究以及关于艺术学在应用领域的发展等方面展开研讨,获得丰富的成果,对于促进艺术学学科发展、服务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多以时间为线索对过去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以体现撰史者的社会立场、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在新世纪的文论生态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应突破传统的著述体例,借鉴雷蒙·威廉斯开创的以阐释核心术语来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词批评”的研究范式,以理性思考学科性质为始基、以对学科发展的全景扫描为门径、以勾稽爬梳关键词为中轴来探索以关键词为纲重新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样,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理论精髓和逻辑演进脉络,从而促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其范畴体系的转型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三册已出齐,该书以选材精当,立论公允见长,上、中两册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在学术界也颇有美誊。下册主要是清代和近代文学批评理论,这是以往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创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必要与可行;作为理论基础与文学批评实践的中介:文学批评史观;现象—系统—模式—概念的研究方法;批评模式的逻辑结构;批评模式的历史嬗变;政治批评模式、大批判批评模式、新政治批评模式及历史审美批评模式与多元化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学理论批评化是导致文学理论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并不属于同一个学理层面。搁置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片面发展文学批评理论,导致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化、浅层化和无序化。以方法论代替本体论研究,使“片面的深刻”相互否定,耗尽自己,最后只好走出文学的边界。促成文学理论批评化固然有文学理论自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文艺学学科的体制化,学术研究功利化、市场化。因此,仅用二十年时间走完欧美百年之路恰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幸运:消化不良才中毒不深,改弦更张还有余地。在加强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借鉴欧美文学批评理论的成果,发展自己的批评理论,形成文艺学学科各部类共谋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进入新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这是毋庸赘言的,然而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现代传媒的合谋,使得中国文学批评的境遇也不容乐观。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缺乏足够的学科尊严和自主权,同时批评功能被曲解,批评形象被颠覆,批评对象被异化,文学批评的地位日趋衰落。而导致当前文学批评困境及误读的因素,既来自批评环境的恶化、外界对批评本身的不信任,也来自批评自身能力的退化。  相似文献   

11.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与德国文论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他吸收了康德超功利的美学观与批判的理性精神,借鉴了玛尔霍兹“文艺科学”的理论观点,综合了狄尔泰“精神科学”的学说与“精神史”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实际,确立了审美体验论的文学观与文学批评的理性精神,推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感情的型”的理论范畴,树立了中国现代传记批评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既是西方近代文学批评直接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以及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导致中国文学批评逐渐脱离了古典主义的形态,并在寻求与西方文学体系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踏上了它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第一部中国艺术批评史著作,凌继尧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一书对艺术批评学科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探索:厘清中国艺术批评史与各种门类艺术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界限,努力做到"略小而见大,举重以明轻",坚持对原典尽量作出符合它的原初涵义的阐释,并有意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通俗"的写作风格。这部具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力作,不但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理论自觉和精神担当,而且也是以实际行动对艺术学理论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从具有传统意义的诗评文到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建立,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中西关系的问题。对此,傅庚生主张以西学为阐释视角,重整梳理中国传统的诗评文;在整理国故的同时,关注对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的借鉴与融合,在接受和传播四要素理论的同时,探寻四要素理论与传统诗评文的相通之处,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建构批评史学观念。这种以西释中的视角,超越了传统考据、注疏层面的批评史研究,打破了研究者们以中证西的局限性,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构,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批评的起源是一个发生、生成的过程 ,呈现出复杂、矛盾、多元的状况。探溯文学批评的起源 ,应从批评作为一种言说存在方式的起源、一种文体形式存在的起源和一种话语存在的起源三方面研究 ,着重在批评起源的实践材料和理论材料以及批评范畴的辨析中研究批评起源的原因、作用和意义 ,这对于认清中国批评的特点、批评发展和现代批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魅力是人类需要文学的真正原因,文学批评应为文学具有或保持魅力而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却远离了自己的职责,或去搞所谓理论批评,或去进行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获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应取“文化诗学”的理论,以使自己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他极力张扬批评精神,追求批评的独立品格,其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充溢着现代气息。而感情的批评、理智的硬性、比较的批评,是他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这使他的文学批评既具有浓烈的情感,又有着理性的自觉,既有印象鉴赏,又有分析判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批评,发展极不平衡。除文学批评较为活跃发达,多数学科批评尚处在朦胧的不自觉状态。由于学术批评在基本原理方面是相通的,因而各学科应借鉴文学批评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迅速发展和完善本学科批评。作者进一步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在总结各学科一般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高一层次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批评学”,从而促使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更趋成熟自觉,更具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9.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青年时期的代表性理论著作,像很多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一样,伊格尔顿的"青年之作"尤其显示出了不凡的理论功底和哲学美学素养,为以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批评与意识形态》可以看出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研究特色,更可以与他以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做对比性甚至矛盾性的阐释分析。《批评与意识形态》展现了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美学研究的理论构想,他以后的文学、批评和美学研究的选择、矛盾和缺陷等,都可以在这部"青年之作"中窥见一斑,然则,它的重要理论价值也一直在伊格尔顿接受研究中被忽视和简单化。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伊格尔顿接受研究"仍然有很多被动地遮蔽的内容,包括这部《批评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以来,王国维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现代性特征。其学科性文学批评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了文学的审美"独立"论,摆脱了"依经立义"的教化论文学批评方式;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学语",他从叔本华哲学美学那里借用了不少批评概念,并对之进行中国化改造,使其学术话语既中又西,具有学术的新颖性。此外,还运用了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跨学科方法研究一切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