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殷周古文中有一些字,实际上是截取"母字"的部分形体来充当"新字"或"新字"的部分形体,这种造字方法就是"省化".被"省化"出能独立记录语言的"新字"不仅有利于汉语表达,而且还可以克服由宽泛的假借而引起的字义模糊现象,其功能完全有别于"六书".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收录了25例在字形上是另一字的反写或倒写形状的字,其中字形为反写某字的共18例,字形为倒写某字的共7例.这些字的来源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识地将某字反写或倒写而创造的新字;一是源自古代的异体字.其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描绘与原字所指事物、行为或状态在空间方向上呈相反或相背关系的同类事物、行为或状态;(2)与原字分别描绘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形象;(3)新字义是对原字义的完全否定;(4)新字与原字用以区别形象相似的两种不同事物;(5)新字的意义由原字意义顺衍而来;(6)引中出较为抽象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同音字或近音字之间的假借,在我国用汉字记载的古籍中是常见的。概括起来,汉字的假借,也不外乎“本有其字”的假借和“本无其字”的假借两种情况。这两种假借都是把同音或近音才能相假作为共同遵守的原则,而且往往是两个同音字之问,甲能借作乙用,而乙却不能借作甲用。“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指新词产生了,一时又没有新的书写符号即新字来标记,于是将原有的同音或近音词的字形借来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使用不方便,于是就另造新字来使之有所区别。也有一直借用而不造新字的。东汉许慎在六书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在这里仅说了“本无其字”的假借,他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的意义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展,派生出相反的新义,当时却没有造出新字去表达,因而出现了“美恶同名,、“施受同词”的特殊现象。这种反正义同词(有些训古学家称之为反训词)对语言完成自身的交际职能是不利的,所以后来分化了,或发生音变,或另造新字,从反正义同词字,发展为反正义同源字。例如,《周礼·贾  相似文献   

5.
改制新字是武则天称帝后的重要举措之一,朝廷以政令形式在全国推广普及18个新造字。本文从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结合古代字书的记载,认为武周新字大多来源于古文或古文的省形、变形。武则天颁布新字除政治目的外,也是希望回归淳朴的文字之风,传承先贤典籍。此外,文章以吐鲁番墓志为例探讨武周新字在边远地区的流传情况。吐鲁番虽地处边陲,但仍在严格执行朝廷政令,积极使用武周新字,只是在笔画和结构部件上有些变异。  相似文献   

6.
佛教对汉语文字词汇的影响深远.一、刺激产生了一些新字.有的字虽然汉语古已有之,但它们后来只用于与佛教有关的事情,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佛教专用字.二、突兀了汉语文一字多音一词异读的现象.有的汉字因佛教有了新的读音.三、促使凝聚成许多新成语.四、推动出现形成了许多新词汇.这些词中有形容词、动词,最多的是名词.它们中的许多已融入汉语词汇库.  相似文献   

7.
汉文字与汉语中词的关系,显然不同于字母文字与屈折语中词的关系,对此,中外许多学者曾有过论述,如:汉字系统是完善的表词文字体系;是兼表词和词素的文字体系;是语素一音节文字;在许多情况下,“是把单独的词汇项和语法项当作一个整体的书面表达”.不少论著还分析了一字一词、一字多词、一词多字等汉字与词的对当关系,从多角度探讨“汉字的语言性质”.然而,这些论述和探讨,大都着眼于某个或某些完整的汉文字与汉语中词和词素的特殊关系,并未深入到合体字结构的内部,去研究某些独体文和某些合体字在组构新合体字时的语言性质.本文意在揭示:许多独体文和合体字是以语符或书面词的身份进入新字组字程序的,就是说,存在着“以词组字”的特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从发生学的角度,《走出“荆公新学”》较早地对学界“新学”、“王学”互指现象提出质疑,但也存在偏重官学形式而将两者割裂的问题。实际上,从王学官学化、“新学”概念的由来、内涵及宋人态度等看来,王学与新学在历史上分别与两种“新学”概念相联系:一是见于史料、立于学宫、主要包括《三经新义》、《字说》的与“王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开始,我刊推出一个新栏目:学术新论坛。顾名思义,就是推崇一个新字。凡学术研究方面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标新立异,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争鸣探讨文章,均将受到关注。文章要求言之有理,论述严谨,文笔精炼,以3000字为宜,最长不超过5000字,本栏还欢迎作者提供选题和千字精妙短论。对本栏目所发的文章,欢迎作者争鸣。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1999.6.30本刊“学术新论坛”致读者  相似文献   

10.
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但字的形音义都在发展变化,而且字数也日渐增多。由汉许慎《说文》所收一万多字到今天,已达六万字了。汉字循着繁化与简化的内部规律向前发展着。古代在造字不多的情况下,语言中有些词常常有音无字,就借用已造的的同音字来表示它,这叫本无其字的假借。有时人们常因使用汉字的省事等原因,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该写出的那个字,这叫本有其字的假借。这两种假借,就给我们的古书留存了不少的通假字。为了减少一个汉字兼代过多的意义,于是给这种多义字,用增加或改换它的偏旁等办法造出新字。这样,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分化字与原字出现的时间必然有先后,这就是古今字。由于时代、地域、团体的不同,或使用汉字的个别人的主观愿望,一个单音词,就造出了几个形体不同而音义相同的字,这  相似文献   

11.
宋代以来的学者开始关注同形字现象,但不同学者所论述的同形字现象并不一致。同形字的本质是异字同形,是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与词义派生和同音借用造成的一字多用现象有本质的不同。从构形来源的角度看同形字有造字同形和书写变异同形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在纳西东巴字中有一种用一个字形纪录几个意义有某种联系而语音完全没有关系的语词的现象。如图1小麦dze~(33)又读作五谷t~(21),图13花ba~(21)又读作美zi~(33)。方国瑜先生称这种现象为“一字数义”,和志武先生则称这种字为“转意字”。了解和研究这种字,对于我们认识、解释汉古文字中的某些同字异词现象和进行殷商古音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来源和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化学这一特殊领域所使用的汉字的特点。从来源看 ,化学用字主要有援用旧有的非常用字和另造新字两种 ;从内部结构看 ,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  相似文献   

14.
成语中存在通假字、古今字现象,如果不能理解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对成语的准确释读。不明通假字现象而出现误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通用"视为"通假"导致误读;一是不读本字读借字导致的误读。而对于古今字中的古字是按本义读本音还是按变义读变音,如果不知裁断也会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15.
在粤东闽南方言汕头话中 ,中古浊声母字除了上声之外 ,平、去、入三声字调类分化基本上是不论全浊、次浊均读阳调类 ,但上声的次浊字却读阴调类。而中古浊声母去声字又有读阴上和阳上的现象。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考察分析 ,并跟厦门、漳州、泉州和广州等方言的类似现象作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程俊英、蒋见元在《诗经注析》中认为诗经中有许多通假现象,但其中有一些字释作通假并不妥当。文章对其中部分不合理通假进行考证,并归纳出该书中四种通假注释错误:分别是异体字误作通假、古今字认作通假、滥用通假和本字借字相混。  相似文献   

17.
刘又辛教授的新著《通假概说》(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是第一部全面阐述假借问题的专著。关于假借字的基本性质,历史上有过几种影响较大的学说。首先是起源于汉代的假借造字说。《汉书·艺文志》最早指出:“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种把假借置于六书之内,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等同起来,相提并论的做法,反映了文字学发展初期,人们对假借问题的模糊认识。这种认识的不足之处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假借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不同,它不是一种造字的方法。假借不能造出新字,只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记音而已。所以清代学者对假借造字说的理论,早就引起怀疑,戴震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文字的四种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8.
从1892年到1911年,即清朝的最后二十年,发生过一次“切音字”运动。这次“切音字”运动,就是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在厦门出版,揭开了这个运动的序幕,社会上出现了第一种切音字方案和第一部关于切音字的著作。此后,各种切音字方案大量出现。到1910年,郑东湖提出了运动中的最后一份方案,即《切音字说明书》。参加这个运动的各方面的人士,包括康有为等维新派领袖人物在内,提出了不少的主张,使这个运动的理论建设和推行实践相当活跃。1911年,清政府的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议决统一国语办法案。提案虽然通过,但是,腐朽的清朝政府临近崩溃,已经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相似文献   

19.
许慎的假借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文字借用现象;后来,文献中文字分化、书写时同音替代等现象都用假借来称说;到清代后期,小学家将假借分为有本字的假借和无本字的假借两类,为了区别将后一类称为通假。事实上,假借和通假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假借指借用一个字去记录与其本用没有任何联系的另一个词,通过形体的借用扩大了原字的功能,是字用范畴的概念;通假指读音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互相借用的一种现象,是字际关系范畴的概念。早期人们将文字所记录的意义从结构上划分为本义、假借义,后来逐渐从假借义中区分出引申义,从而构成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分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13世纪中叶,受成吉思汗之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蒙古新字的创制,对促进蒙古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认为: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不仅利用了藏族学者创制藏文的经验,同时也组织了一批各民族的学者共同完成此项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