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Vague值向Fuzzy值转化公式的定义,提出若干Vague值向Fuzzy值的转化公式,证明了这些方法均满足Vague值向Fuzzy值的转化公式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Vague集(值)之间一类新的相似度量公式,提出单值数据直接转化成Vague值数据的一个公式.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实例表明上述公式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大数据战略的提出,各个领域都积极地开展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面对更加复杂的数据网络、多样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趋向精准化的用户需求,情报的定义需要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进行革新.该文通过研究我国情报工作面临的大数据环境,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进行新的定义.得出大数据环境下情报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实现了从数字化到数据积累的跃升,然而大数据时代,从数据分类到证据转化正在发生,数据应用的侧重点由感官理性转向了证据理性,由单一结论转向了个性化判断.在发达国家,大数据理念的教育应用正朝着学习分析建模和自适应学习系统建构的方向发展.面对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国情,大数据教育应用在推动教育模式多元化、重构教学评价方式、更新教学思维三个方面将形成现实机遇.中国大数据时代教育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还需在实践过程中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陆续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严峻挑战,中国将数字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到此次疫情防控之中,成效斐然.数字抗疫技术的使用有效促进了人员流动和复工复产,但同时也面临着判定错误、无法互认以及强化政府监控、模糊政企界限、侵犯公民隐私的质疑.立基于数据治理中"私人治理、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的范式转变,数字抗疫技术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得以审视,政府、民众和企业等多主体参与治理的机制得以确立,从而在数据效率和数据正义的双重目标下建构应急状态下的数据规则,最终有裨于未来的治理创新与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转化类型、转化方法、转化策略、转化机智等方面出发,对数学解题中的转化思想进行了一些思考,并运用实例对转化的等价性、可操作性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刘杰勇 《兰州学刊》2024,(1):92-103
数字社会中智慧养老的数据利用存在老年人数据权属界定模糊、数据主体地位失衡和数据安全保护不足等问题。老年人数据信托机制具有专业性强、管理经验丰富、遵守信义义务和信托设计灵活等优势,能够加强数据主体对数据集合的控制力,改善数据主体的弱势地位,平衡老年人数据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老年人数据信托的建构应以数据权属界定为前提,明确数据集合为信托标的,区分隐私数据和衍生数据,建立数据信托机构的监督机制,明晰其信托责任,并引入老年人数据领域的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数据是伴随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更替的。数据存在的形式分为物质形式、能量形式与信息形式,这三种形式分别与劳动方式对应。在古代,劳动方式以客观存在物为劳动对象,进而探索到物质形式中的数据性存在;在近代,劳动方式以能量作为劳动对象,进而探索到能量形式中的数据性存在;在当代,劳动方式以信息作为劳动对象,从而把握信息存在中的数据性。数据在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当下转化为大数据,极大地推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故而,深度挖掘与分析大数据与劳动结构的内在关联,关涉到夯实数据化劳动方式的哲学理论根基。大数据与劳动结构关联的本质乃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是劳动者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问题。劳动者作为这一矛盾关联体的“极点”具有绝对主体的位置,其自身同大数据作为绝对客体的位置相同,都是不可变动的实体。因此,这对矛盾就是主客体的割裂与统一。大数据与劳动结构具有内在关联,并从而生发出主客体的矛盾。这种分析过程有何意义?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消解?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为:分析过程的意义是通过大数据与劳动结构的关联来证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基础,为数据化时代作出理论剖析。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为:主客体的矛盾通过人类的实...  相似文献   

9.
商业实践中,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在给电子商务市场带来巨大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其产生的"大数据杀熟"问题也给消费者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十分必要.然而,由于我国对"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存在法律性质模糊、监管模式留白、消费者维权举证困难等困境.欲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须健全我国相关立法,明确"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性质,改进"大数据杀熟"的监管体制,塑造良好的社会数据使用氛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据产权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数据产权的讨论莫衷一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亟需对近年来国内有关数据产权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为之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可从三方面分别阐述数据产权的研究进展以及观点,具体包括:首先,从数据的解读展开,包括数据的定义与数据的分类;其次,从产权与数据产权概念深入,对产权与数据产权做概念上的界定;最后,从数据产权设立的必要性、数据产权设立的可行性、数据产权的构建方向三方面论述数据产权的构建,其中,数据产权设立的必要性从数据特性、数据内容与数据时代发展性的视角来具体描述。我国数据产权研究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有关数据产权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根据数据的来源多样性、持有者广泛性、运用多维性等特性,数据产权应是数据控制者对数据资源集合加以自由支配并排他侵害的专有权利束,具体权能包括对数据资源集合的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排他侵害;同时,考虑数据产权的实施现实性,其规则的构建需紧密结合数据的具体运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构建路径要逐步细化,最终稳妥落实。在未来的综合性研究基础上,仍需要加强现实性问题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产权界定研...  相似文献   

11.
王鸿绪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2):16-17,21
提出Vague值向Fuzzy值转化的系列均值法和偏值法.证明了这些方法均满足Vague值向Fuzzy值的转化准  相似文献   

12.
鉴于已知的一些Vague集间的相似度量和距离公式有缺陷,提出用分段函数表达的Vague(值)集间的接近度的定义,给出了三个加权接近度公式.给出在Vague环境下用Vague集间的接近度进行网络信息过滤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所给公式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Vague集聚类规则的近似推理中,需要计算Vague集之间的距离.本文提出两个新的距离公式,证明它们满足已知公理,选择适合的距离公式会得到Vague集规则的更为合理的聚类,以便在进行Vague集推理时,可以降低规则库的搜索规模和减少计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徐寅 《学术探索》2014,(11):51-55
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给社会带来新的商业变革、管理变革乃至思维变革,在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决策的独立性、参与性和透明化,对调控的专业性与民主性进行协调和保障,做到以数据为核心,对决策数据(信息)的收集、公开、处理、保护分别进行相应的法律调整,做好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才能用宏观调控决策的法治化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相关市场的界定是反垄断执法的首要前提,也是反垄断法司法适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传统的相关市场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的SSNIP分析和定性的产品替代分析,它们主要基于传统的实体行业而设计。在大数据产业中,由于大数据产品、服务具有双边市场、“免费”模式、用户锁定效应和网络外部性等特征,用传统方法界定相关市场存在诸多弊端,应该结合大数据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改进传统SSNIP分析法路径,并综合借鉴SSNIC分析法、盈利模式测试法和产品性能测试法等,方能对大数据产业相关市场作出准确、科学、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6.
Vague集间距离的新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现有Vague(值)集间距离公式的一个缺陷.给出Vague(值)集间的距离的新定义,并给出一个Vague集间的加权距离公式.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修补现有的一些Vague(值)集间距离公式.他们将更好地服务于Vague环境下的智能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逐渐成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变革,人类开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交易背景下,数据是具有价值性?独立性?稀缺性与可支配性的资源,符合财产本质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财产利益属性。作为新型的数据财产不能归入传统财产权的范畴,应当赋予数据财产独立的民事权利地位,以保持财产权体系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数据财产权是一项纯粹的财产性权利,权利主体能够依法对数据财产享有控制?使用和获益权能。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大数据的出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呈现出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从大数据的内涵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研究出发,以把握厘清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为牵引,以研究剖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导向,提出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建立大数据专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建机制、加强高校运用大数据的法律风险防控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约束四个方面,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