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所谓“北京味儿”,大概是指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老舍一生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大明湖》手稿被毁,可以不算,剩下十四部。还有两部,一叫《蜕》,一叫《正红旗下》,没有写完,都勉强算作半部,总计留下十二部完整的和两部未完的长篇小说,共二百五十万字。它们之中有五部半是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  相似文献   

2.
女友的手机通讯录里,老公就一个字,叫“一”。在这个按字数笔画排序的手机里,“一”永远在通讯录的第一个,抓起手机,第一个拨的就是他。绝对不会出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受新研究方法的启示,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一文中,对文体研究提出如下想法:“我们应该有不少部关于每一种文体之研究的著作”,并举例说:“关于戏曲,至少要有一部《戏剧史》,一部《戏剧概论》,一部《演剧史》,一部《中国舞台之构造与观众》,一部《戏曲及其作者》,一部《传奇的研究》,一部《皮黄戏之沿革与歌者》,一部《昆曲兴衰史》,一部《脸谱及衣饰之变迁》等等。”[1]一个世纪过去,他的设想仍未过时,而当时还未进入他“文体研究”视野的话剧,现已百岁,对照他的设想,我们做了什么?实…  相似文献   

4.
阴阳与管理     
《周易》是传统文化的魁首,这部书源远流长,在传说的远古时代,其起源是由伏牺画卦开始的,成书也是经过三个朝代;夏朝叫《连山》,商朝叫《归藏》,传到今天的《周易》是经周文王加过工的,因它最早原起于卜篮,原始巫术的一枝,所以没有被秦始皇焚书烧毁掉,是幸存下来的一部书,汉朝初年“天下唯有易卜,未有他书”(《汉书·楚元王传》)。所以它的珍贵价值,其他古籍比不了的。  相似文献   

5.
记得前两年,锡金同志撰文回忆“孤岛”期间党组织了一部分同志“分头办了一些刊物”,这中间还有一本取名曰《万人小说》的文艺刊物,“似只出了一期”,“由王元化同志代它组稿”①。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说:在“孤岛”期间,有一位叫佐恩(王元化当年署用的笔名)的青年作家经常上门,他很能说话,是左翼阵营里的人,我的一部长篇小说《海市》,就是应他的邀约而创作的,并由他拿去发表在一份新办的《万人  相似文献   

6.
“老婆,我们买菜去!”每个周六或者周日早上,老公都会叫我一起去家附近的早市买菜. 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是我们周末的固定节目.吃完早餐,我们慢悠悠地一起去买菜,夫妻俩虽然不是手拉手,但绝对是肩并肩. 记得上世纪80年代看过一部罗马尼亚的黑白电影,片名叫《沸腾的生活》.电影情节早就忘记了,但是“沸腾的生活”这几个字让我印象深刻.而每次去菜市场,我都感觉自己投入到了“沸腾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小说。是一部谈情说爱的爱情小说。是小说,人物、事物情节、时间、地点就是塑造的。”“贾府、大观园可东可西、可南可北、没有什么原型,就在《红楼梦》中。”脂砚斋说的一些话“奇奇怪怪,是故弄玄虚。是假冒的,卖弄的、说教的、胡诌的、轻簿的、不通的、无用的”、“质量低劣”。《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按这些人的说法,“红学”的内涵、外延所剩无几了。  相似文献   

8.
论本土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本土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冲突与融合蒋述卓一中国有句成语叫“坐井观天”,也有部电影叫《老井》。在那部电影中,山村的民众执意要打出一口冒水的井来,但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无论怎么努力这井也出不了水。长了见识的知识青年终于弃井而去,但大多数村民却死守住这口老...  相似文献   

9.
《道藏》本《茅山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茅山志》是卷帙浩繁的《道藏》中一部独具价值的道教史籍著作,但它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认识与重视,今特作试论,为沉寂的道教文献研究贡献一点力量。 (一) 《茅山志》收录于《道藏》“洞真部”记传类“龙”“师”“火”字号内,每卷大题之下皆署“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译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存  相似文献   

10.
鲁迅《伤逝》的“诞生”具有“外源性”因素,作为材源的域外文学在《伤逝》创作过程中起了不可忽略的关键作用。以往学术界在研究《伤逝》创作材源或所受域外文学作品影响的时候,多谈某一部作品对《伤逝》创作的影响。但事实上,《伤逝》的“诞生”不是某一部作品单向度影响的结果,而是鲁迅阅读多部外国文学作品之后受到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而言,在《伤逝》的影响材源中,包含了《玩偶之家》的动机触发与主题延伸思考、《金鱼》的故事“挪用”与整体风格影响、《工人绥惠略夫》中的观点“融入”和局部细节“借鉴”、《诱惑者日记》中的哲理“移植”。甚至还有《舞姬》《妻子》《地下室手记》等小说自觉不自觉影响的散点印痕。鲁迅在《伤逝》创作中充分展示出融会贯通、如盐溶水、高超的“拿来主义”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1.
《玉篇》部首系统承《说文》而有改易:《说文》“据形系联”;《玉篇》“以义类聚”。《玉篇》对《说文》540部进行删并、增补:删并11部,增补13部  相似文献   

12.
五德终始说既是中国古典哲学宇宙论的流变,又是封建社会朝代递嬗的政治历史观。它的扩散辐射,便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乃至文学创作模式,四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三国》、《红楼》、《西游》即是其范本。《水浒传》以“水克火”为主线,纲领全书。宋为火德,宋江起义军为水德。《水浒》所叙述的,即是一部“兴于水而终于水”的“水克火”的悲壮故事。  相似文献   

13.
谁要是想探讨什么叫“爱”,什么叫“艺术良心”这类问题。那就请读一下柯岩的这些小说吧。它们是:《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以上长篇),《高压氧舱》,《面对死神》,《道是无情》,《妈妈不知道的事情》(以上中篇),《成就感》,《岗位》(以上短篇)。这些小说,  相似文献   

14.
《诗》、《书》、《礼》、《乐》、《易》、《春秋》原称“六艺”,在孔子之前和孔子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并不称作《六经》,直到《庄子·天下篇》出来后,才将“六艺”称作《六经》。孔子创立儒学、兴办私学,以“六艺”教人,这个“六艺”不是指《周礼》中的礼、乐、射、御、书、数,而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直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仍然称这六部典籍为“六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典籍,自人之学习言之,谓之“六艺”;自其书言之,谓之《六经》。本文所论之“六艺”或《六经》者,均指以上的六部典籍。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建立、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孔子对于这六部典籍的编纂、诠解、传授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一、“红学”的内涵:也可说,什么叫“红学”。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研究《红楼梦》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研究《红楼梦》,才称其为“红学。”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我研究《红楼梦》几十年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河图》与《洛书》解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回答:“天地自然之易”是什么?文王笔名为什么叫彖?周公笔名为什么叫象? 战国时《河图》《洛书》之名,与宋代发现之图是否一致? 《河图》《洛书》是什么?《周易》为什么需要《河图》与《洛书》? 如何理解“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龙马负图出于河”? 《河图》《洛书》总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郭启熹撰写的《谈“生利”教育与职业大学》(《龙岩师专学报》1989年第一期)一文指出: 陶行知先生把办教育分为“生利”与“消费”两大类,前者是要造就一批为社会创造财利的人才,后者是养成一群消耗社会财富的书呆子、蛀虫。只有坚持前者才叫活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他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要叫农民自主、自治、自卫”。 为了实现“生利”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上必须突出“职业”特点,强化“职业”训练。诚如陶先生所说的“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并应采取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高中课本里 ,对《周髀算经》这部古代典籍属于哪类科学著作 ,提法并不一致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 1 9课是这样写的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的两部数学名著”。但是 ,第一册的《教参》又说 :“《周髀算经》是西汉或更早的一部天文历算著作”。在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 2 0 0 0年 4月版 )中 ,对此书的注释是 :“《周髀算经》是一部天文学著作 ,其中数学占有一定比例” ,“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数学成果”。课本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由于课本上对《周髀算经》的提法不一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  相似文献   

19.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书。书名《尔雅》,汉刘熙《释名》的解释是:“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宋邢昺《尔雅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我们认为《尔雅》的“雅”,同于《论语·述而》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雅言”。“雅言”就是“正言”,也就是当时较为标准和通行的  相似文献   

20.
问:前不久,我在一商城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一部手机。没几天,手机即无法充电。后经鉴定,该手机为假冒伪劣产品。于是,我持手机和购机合同前往商城交涉,要求商城按照“假一赔十”的承诺赔偿2万元。商城辩称,其“假一赔十”承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一”规定相悖,属无效条款。因此只同意赔偿我两倍价款。商城应不应该按照“假一赔十”的承诺赔偿?秦小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