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一卫藏,结束了西藏噶玛巴地方政权,成为总揽西藏行政大权的汗王。在固始汗蒙古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佛教格鲁派跃为蒙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特别是经1653年清朝政府的册封,就进一步肯定了固始汗在西藏汗王的政治权力和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的地位。当时,清朝对西藏的施政是通过固始汗的地方政权进行的,而这个地方政权中具体掌权办事的行政官,藏语叫“第巴”或  相似文献   

2.
五阿布都拉哈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阿都剌因汗是拉失德汗的第十二子,在父亲死后三个月才出生。马黑麻汗于伊斯兰历1004年(1595~1596年)调任他为吐鲁番总督。马黑麻汗还在世的时候,他就显露出分离倾向,同中央政权发生武装冲突。阿黑麻汗统治时期(1609~约1618年)他开始觊觎汗位,不断向西发动进攻,后来也自称汗。阿不都·拉提甫汗统治时期(约1618~1631年),阿都剌因汗的前锋绕过库车占据了拜城,其实力已足以与中央政权抗衡。阿都剌因汗为集中力量夺取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之位,对明朝、瓦剌、哈萨克都执行睦邻政策,保持着友好往来,很少  相似文献   

3.
五世达赖是格鲁派的领袖,为了求得本派的巩固和发展,他对其它教派采取的措施是严厉的,也是无情的。他引来蒙古的固始汗,一举消灭了信奉本教的白利土司,彻底推毁了推崇噶玛噶举派在卫藏的第悉藏巴汗地方政权。对觉囊巴施加巨大的压力,强迫其改宗格鲁派、没收全部觉囊派的经书和经版,并且把觉囊巴高僧多罗那它创建的达丹彭错林寺改为格鲁派寺院,从而使得觉囊派面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固始汗以格鲁派施主和保护者的身份率领卫拉特联军,首先消灭了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占据青海。继而进军西康消灭白利土司,然后挥师西藏灭藏巴汗,铲除了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统治,建立了和硕特蒙古和格鲁派的联合政权甘丹颇章。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后,固始汗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效仿忽必烈与八思巴之先例尊五世达赖为首,将卫藏十三区献给五世达赖喇嘛。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统治权,而是运用一系列施政措施及策略,达到了其统治西藏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固始汗略定西藏的一系列措施,挖掘藏汉文文献资料,分析这些措施背后的策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晚出现的一个教派。从宗喀巴于1409年建成噶丹寺并任第一任赤巴,黄教作为教派正式成立算起,到1642年在和硕特固始汗的支持下消灭了藏巴汗,建立起噶丹颇章政权为止,共经历了233年。在这两个多世纪里,黄教派从小到大,最后在和硕特蒙古部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这个政权,从1642年起到1959年国务院宣布解散噶厦时止,共存在了317年,是所有藏传佛教中执政最久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基础,主要是:毛泽东同志早期的上山思想基础;当地的党群基础和有利的自然条件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三个标志,即工作重点由向中心城市到向农村转交;由旧军队到新军队的转变;由旧政权到新政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新形式,成功的实现了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三三制"政权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民主权利,建立起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机关——参议会,与民主党派实行政治协商,民主合作,以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建立起了广泛的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和硕特部本漠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至顾什汗兄弟时始强大。顾什汗兄弟六人:1、哈纳克土谢图;2、拜巴噶斯;3、昆都伦乌巴什;4、色稜哈坦巴图尔;5、顾什汗:6、布雅鄂特欢。顾什汗兄弟中惟昆都伦乌巴什,布雅鄂特欢留居天山旧牧,拜巴噶斯袭居西套,余皆随顾什汗徙青海境。时土尔扈特部长和鄂尔勒克既徙牧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其叔父卫袞察布察齐留天山旧牧外,另二叔父保兰阿噶勒琥及莽海,并从祖父翁贵又具随顾什汗徙青海。故顾什汗在青海建立政权,非只籍和硕特一族的势力,尚有土尔扈特族为之助也。  相似文献   

9.
从一九二七年在湘赣边界的井岗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大众在根据地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苏维埃政府,并在它的领导下,开始了人民民主法制建设。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它废弃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创建了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创建了多种适合于少数民族的政权组织 ,民族政权发展生产 ,开发边疆 ,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及在作战方式上对骑兵的推广 ,不仅为民族政权生存的内部稳定和向外发展提供了条件 ,也为全国统一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少数民族政权沟通中西交通、连接丝绸之路 ,对东西方贸易和当时的社会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开始注意明代西域历史,在史料的发掘、整理、翻译和出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拟就“叶尔羌汗国”及与之有关的汉文以外史料的基本情况做些介绍。一、名称问题这里所说的“叶尔羌汗国”,是指察合台后裔萨亦德汗(Sa‘id khan,公元1514—1533辑在位)创建的,以叶尔羌为都城的国家构成体。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当地一些穆斯林作家称这个国家构成体为Mamlakat-i Moghuliye,或Moghuliye,或Baladha-yi Moghuliye,或Vilayat-i Moghuliye,意为“蒙古国”。有的学者把Moghul这一波斯语名词汉译为“蒙兀儿”或“莫卧尔(儿)”,韩儒林先生早在1943年就已指出,这是“波斯大食人对Mongghol一字的误读”,并做了审音和勘同,结论是:“‘蒙兀儿’之译名,断难成立。”最近,杨志玖先生也重申韩先生这一论断,他说:“蒙兀儿这个名称也不  相似文献   

12.
列宁创建帝国主义理论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垄断资本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这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垄断资本广泛开展经营多样化;通过大规模合并,实现资本和生产更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康采恩的新形式——混合联合公司大量出现;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加强,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金融资本、金融寡头统治新形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加强溶合等等。垄断资本的这些变化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路军西征期间,由于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先后两次创建河西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西进,建立永昌、山丹苏维埃政权;第二次西进,建立高台、临泽苏维埃政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西路军在河西建立苏维埃政权,是从全局出发,从战略目的出发,这就是要西路军配合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配合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军事条件下,西路军失败了,最终河西苏维埃政权也归于失败而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和形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政权组织,它是既区别于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权,又不同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一种特殊的政权组织,它从政权性质、阶级基础、政权组织形式和政权作用等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5.
第二节从呼罗珊出发率部归降合赞并被纳入合赞汗政权的人 1、速勒都思部:1277年,马木鲁克王朝的拜巴儿思突袭鲁木,锁儿罕失剌的曾孙秃丹万户长在战斗中阵亡。1295年。秃丹的孙子出班率部从呼罗珊开往阿哲儿拜占,投奔宗王合赞,出班积极参加了合赞汗讨伐敌对势力的活动,在远征叙利亚时担任万户长并立下战功。秃丹的弟弟兀剌帖木儿·亦答赤是旭烈兀汗时期以来的老资格的异密,长期驻守在呼罗珊地区,为宗王合赞效力。他在合赞汗即位后的活动情况不见史料记载。出班效法年迈的兀刺帖木儿·亦答赤,归降合赞汗,大约因功担任了速勒都思万户的首领。速浑察那颜是参加过旭  相似文献   

16.
东察合台汗国,系本文对1347年蒙古察合台汗国覆没以后,由察合台汗后裔在西域诸地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的统称。其前后延续达三个多世纪。穆斯林史料将其称作“蒙兀儿斯坦汗国”,同时代的汉文史籍则作“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以后,历经秃黑鲁帖木儿汗,黑的儿火者、沙米查干、马哈麻、纳黑失只罕、失儿·马哈麻诸汗执政时期。到了公元15世纪歪思汗卒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势力渐衰。后迄16世纪中叶,随着东部满速儿汗和西部拉失德汗的先后过世,东察合  相似文献   

17.
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不仅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而且是东汉政权的创始人刘秀利用农民军势力创建基业而开始大显身手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建了全新的抗日民主政权,这种新不仅体现为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权体制,还体现为在各级政权的干部来源、工作作风、政治过程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特点。其经验包括成功在根据地实现了组织化领导,开放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不拘一格的政治生活形式,充分发挥政权的主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与固始汗以及西藏其他地方首领联合遣使前往盛京,与满清政权建立联系,开西藏地方与清朝政府关系之先河。作为四世班禅,在这次联合遣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西部突厥到西突厥汗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突厥与西突厥汗国是两个不同概念。西部突厥乃突厥汗国下属西部地区的简称,自始就由木杆、室点密两大汗系组成,并非出自任何单一汗系。作为政权概念的西突厥汗国则是突厥汗国全面分裂、20年内战演变的最终结局。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并非出自室点密汗系的达头可汗或射匮可汗,木杆-阿波汗系的泥利可汗乃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仁寿三年(603)是西突厥建国的历史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