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840年前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日两国的先进分子都意识到了近代海防的重要性,他们著书立说,提出了两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海防思想。随着两国海防思想的兴起、发展、成熟,两国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最终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朝。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在萌芽期就被日本超过,失败的种子在初期已被埋下。  相似文献   

2.
自从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后,在惨痛的历史教训面前,中国近代海权意识开始觉醒。同、光年间,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对海防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冲击了传统、保守、落后的国防观念,致使筹办海防遂成为晚清国防战略之重要决策。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产生与探索,既是对西方海上挑战的直接反映,也是军事国防必须近代化的大势所趋。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海防思想与战略的深刻影响下,中国建成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御侮图强的洋务运动蓬勃兴起。因此认真研究晚清海防思想与战略,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陈相灵 《南都学坛》2008,28(1):41-44
海防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政治、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古近代中西方对海洋的认识,反差较大。中国传统海防思想的演变主要表现在海上征服与威慑思想,海禁思想,海岸歼敌的思想,筹建近代海军、师敌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由于部分有识之士的呐喊、晚清海防教育的初步发展以及近代出版业的兴起等原因,近代中国国民形成了以海防观为主的海洋观念.但这一观念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保守性.甲午战争后,西方海权观念传入中国,近代国民的海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近代国民的海洋观念是不断深化的,既有对传统海洋观的反思,也有对西方海洋观的探求,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缓慢前行.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6.
试论郑观应的海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的海防思想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产生的。他主张建立近代化海军,实行海陆配合、外洋与海口并重、分区设防、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强调要依靠群众加强海防。这一思想突破了重陆轻海、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体现了一种进步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之民生主义既有对中国近代先进经济思想的继承,也吸收了西方近代经济思想,民生主义是融合东西方近代经济思想而形成的中国近代最先进的经济纲领。  相似文献   

8.
在鸦片战争中,黄爵滋和林则徐高举禁烟大旗,厉行禁绝鸦片;致力巩固海防,坚决抵抗侵略;努力学习西方,寻求制敌良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成为中国近代爱国者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沈葆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船政学堂,开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之先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葆桢非常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他曾大声疾呼"海防根本在育才";他强调人才培养应加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授,但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对学员的管理、考核和军事留学生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与西方女学的传入密切相关。以西方女学的传入为视点 ,不仅梳理出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孕育、西方女学制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学的兴起、西方女权思想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男女同学教育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而且对每个阶段西方女学传入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总体的把握 ,进而展示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海防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经世致用治学观的逻辑发展;其二是倔强刚毅的内在性格使然;其三是对来侵略冲击的应力回应。他提出的"师夷智"是近代海防论重兴的思想基础。曾氏在置办船炮、输入海防知识、推动海军建设、打造海防团队力量上作出了诸多努力,有助于晚清海防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今文经学朴素进化观和西方进化学说是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由此中国近代思想家进化论的思想来源也有所不同 ,“多源”是近代中国进化论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主办的惟一一份周刊,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研究了《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该刊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开辟经济贸易专栏和《遐迩贯珍》论述自由贸易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首次系统传播近代西方财政管理思想,首次全面传播近代西方政府调控经济的思想,把西方的专利保护制度、金融资本的魅力、国际贸易的两面性等经济思想引入中国,大规模地传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及其实际运用,在中国近代期刊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沈葆桢在晚清筹划海军建设过程中,重视船舰建设,极力主张建设近代中国铁甲舰队,以增强海军威慑力和夺取制海权.他坚持把握铁甲船主权,不拘一格重用民勇,笼络海洋人才,追逐近代舰艇发展方向.沈葆桢经略海防的独特视野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根基,对近代中国海防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民族危机、传统华夷民族思想的衰落;外因是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理论、进化论的传播。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有其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加深,中国边疆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财政不济的情况下,清廷对海防支拨有限,致使海防建设发展缓慢。中法战争全面检验了中国海防建设的成效,显示出中国海防空虚、落后。中法战争后,清廷决心整顿海防,将财政重点用于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备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略论傅斯年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斯年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接受了西方史学以及中国的传统史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在近代新史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他在输入西方史学思想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在中国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建设近代化海防的第一个倡导者。他在广东查禁鸦片期间,大力整顿海防,成功地击退了英国舰队的多次进犯,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军事冒险计划,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中国清末民初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最重要的人物,他把自由看作是近代社会发展之精神动力,对国民的自由权利、独立人格、精神与思想自由予以高度关注,同时对西方的自由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受中国近代的救亡意识和爱国主义情结的影响,梁启超最终将其"自由"思想的落脚点放在了"群"和"国家自由"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近代译书则起于鸦片战争前后,它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宗教,而且广泛地宣传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