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说评点不仅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种主要样式,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独有的民族样式,为世界其他民族所罕见。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小说技法主要见之于小说评点。研究小说评点,对于研究我国小说、小说理论、小说技法和古代小说批评都是大有助益的。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唐人成玄英曰:“干,求也;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字作‘县’字,古县字多不着‘心’。”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没有什么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古代“小说”的概念是随着小说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所谓“小说之名虽同,而古今之别,则相去天渊”(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小说批评的涵义亦然。宋代小说批评理论处于承上转下的过渡期,有其特殊地位。中国古代的小说“始乎周季,盛于唐,而寝淫于宋”(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小说批评论大致也相似。《庄子·外物篇》已有“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的说法,东汉桓谭在其《新论》中阐述古小说的创作特点、意义是:“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文选》卷三十一江文通《拟李都尉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的庄子、荀子等人都有关于“小说”或“小家珍说”的论述,这些言论所针对的虽还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是后世小说观念的源头,故梳理它们的所指及其所暗含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与大道相同的小道,所指向的是道家之外的其他家学说,也就是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其他各家学说均是小说;而子夏、荀子等儒家诸子则认为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派别都是“小道”、“小家珍说”、“邪说”或“异说”。可见,先秦诸子在论及小说时都指向的是自己所信奉的学说之外的其他各家学说。故先秦时期所谓的小说,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所形成的,是各家互相批判和攻击时所用的、带有鄙夷色彩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小说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写故事情节、环境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但是,对于它的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它的起源之说,却似乎未必人皆了然;认识也不是尽人皆同的。 小说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在先秦,小说通常指的是一些浅薄琐屑的言论。例如《庄子·外物篇》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所谓“小说”,指的是那些不关庄子学说的其他言论。庄子认为这些言论肤浅而鄙陋,不足为道,用它们去求取高名美誉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庄子为了论说自己的哲理而作的一个比喻。这和儒家贬斥宣扬礼义而外的其他学说和技艺为“小道”(《论语·子张》)很有一些相似。他们都贵己轻人,认为自己的学说是那样深奥与美好,而视别种技艺和学说为微末,通统称之以“小”;说什么“致远恐泥”,深怕那些“小道”会  相似文献   

5.
论先秦“小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子所说的“小说”不但确实是指一种文体,而且在先秦时期,也确实存在着一类名为“小说”或“说”的作品。这类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性作品的性质,既不同于神话、寓言,也不同于历史记录,只能叫做“小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小说萌芽时期最早的一批产品。因此,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应当从战国时期算起  相似文献   

6.
庄子思想的特征可由一个字来表达——“游”。虽然先秦诸子在当时盛行游说之风时谈论“游”必不可免,但谈论得最多的乃是庄子。当时庄子是“游”说之最。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庄子将“游”与“逍遥”联结起来,而“逍遥游”则是货真价实的庄子专利,在先秦诸子典籍中(不包括文学作品)“逍遥”除庄子使用了六次以外,谁也没有使用过。“逍遥游”不仅成为庄子的独创,而且加深了庄子之“游”的内涵蕴意,强化了庄子思想的逍遥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西方叙事批评的纯形式分析的新时期我国的小说叙事批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期的小说叙事批评,表现出超越形式分析的自身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又是与中国学术理论界对西方叙事理论的反思性接受、中国自身重意义阐释和盛行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传统以及多元化的西方理论话语与文化研究潮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世说”体审美规范的确立──论《世说新语》陈文新轶事小说发动于先秦,而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先秦诸子如《庄子》、《韩非子》中均有大量的记叙“人问言动”的片断,经书如《论语》中亦不乏富于情味的叙事小品,但其作用是为了“论道说理”,自身的独立价值尚未鲜明地呈...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深入把握 2 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说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即 :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 ,认为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国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而我们以往的小说理论批评研究过于强调所谓的“理论思想” ,忽略了小说的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以“小说学”为观照视角一方面是为了突破以往的研究格局 ,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小说学研究更贴近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实际 ,将中国小说学研究与中国小说史研究融为一体 ,从而勾勒出更实在、更真切的古人对“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先秦哲学史上,一般说来,老庄是一脉相承的。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学说,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庄子学说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然而,老子哲学体系所包含的是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则是相对主义。从老子的辩证法到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这一发展的逻辑路径,总结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锻炼提高理论思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庄子的思维方式非只一端,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但目前的研究尚缺少系统的分析。由于庄子思想的独出特立、惊世骇俗,致使研究者无不关注于他的特异上,强调他的与众不同,而忽略了庄子与先秦文化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以“谈于理本”(成玄英语)的《庄子·内篇》为研究对象,试把庄子放置于先秦文化环境中,对他的思维方式重新做一考察。一、两行思维模式关于“两行”,《齐物论》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所谓“和之以是非”,就是任是任非、和是和非进而实现无是无非,一任自然均平。郭象即注云:“任…  相似文献   

12.
刘勰和钟嵘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勰和钟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双星,由于他们的出现,为我国的古代文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先秦散见于哲学典籍的文论,两汉、魏晋以单篇出现的理论文章,至此集其大成,《文心雕龙》和《诗品》的问世,以整体的特色、思辨的风格获得了文论园地的杰出地位。清章学诚说:“《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因结构、旨趣和文学思想的不同,带来了批评方法上的差异,而批评方法的差异又构成了两部文论巨著不同的风格特色,本文拟就批评方法的比较研究入手,试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曾撰文力辩先秦时期无小说,既无具体的小说作品,也无关于小说的概念,详见拙文《论先秦时期无小说》,兹不赘。那么,小说的发轫期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呢?应该是汉代。首先,小说概念正式出现于汉代。尽管早在《庄子·外物》篇中即已出现“小说”二字,但只不过是偶然的组合,并非固定词组。到了汉代情况完全不同了。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小说”一词在这时已频繁出现,尤其在两汉之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它连续在几个人的笔下出现,而且虽然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对人生至为关注、反思至为深切的卓越思想家。本文采取“以思想家个人的现实存在境域为起点而展现其思想全貌”的基本方法,以时代特征为广阔背景,以人生境域为现实起点,从形下而达于形上,层层展现了庄子思想的内在关联、变化发展和整体风貌,深切凸显了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认识论和本体论、思想和语言在庄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保身全生”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追求,而心灵的自我超越则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在庄子的心灵哲学中,“以道观物”是心灵的认知方法,“道”是心灵的形上坐标,“逍遥游”是心灵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我国历史上独具风格的散文作家,其散文的艺术成就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多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评价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而对它作为论说文的论辩特色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笔者认为,庄子首先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他写作散文的目的在于提出和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庄子散文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文学技巧,实质是一种论辩的手段,是一种特殊的论辩方式。庄子散文可以说是深邃的哲学思辩与优美的散文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是论辩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机统一的杰作,从而构成了先秦诸子论辩散文中的独特类型。本文拟就庄子散文的论辩特色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是先秦时期。诸子们开始挣脱原始的巫术或宗教观的束缚和制约,在中华文化史上第一次放射出人文理性觉醒的光辉,这说明庄子的生态审美观正处于我国早期的“祛魅”时代,但是这种时代的觉醒却并非现代科学理性的觉醒,他们的觉醒仍然是有限度的。更何况庄子一再坚持回归原生态社会和逍遥游,决定了其思想中仍含有强烈的“复魅”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以文为戏”“解衣般礴”“无乐之乐”,体现了“基于自然”的真正的艺术精神,对我国诗化小说、音乐、绘画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庄子》哲学的诗性光辉,突出体现在《庄子》“寓言”、“重言”、“卮言”的诗化表达方式上,“三言”当是走进《庄子》思想世界的钥匙.“三言”的诗化表达使得《庄子》深不可测的哲学意蕴得到了象征的显现,特别是“卮言”应当是庄子有别于先秦诸子的极为独特的语言密码,从中我们也能够透视出庄子独有的以“天地精神”审视一切的情怀.“寓言”和“重言”大都是带有一定主观意识的言论.“卮言”则是天地之言,无任何主观意识的语言,犹如代天地立言,不偏不倚,没有任何立场和成见.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学派的哲学是引人入胜的。它以奇诡精辟的见解、深湛丰富的内容和汪洋恣肆的文风,鹤立于诸子之林。它的广阔思想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对人们有着启发作用。据《庄子》一书可以看出,庄子学派的思维方式,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破除“成心”,主张“以明”,倡导客观性思维 “成心”是庄学认识中一个重要概念。《齐物论》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在庄子看来,人无论智愚,在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时,都从“成心”出发并以“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节理论为参照,阐发庄子的思想特色与文章特色。作者认为:庄子的解构是一种人生存在解构。解构的对象是心灵物累,建构的目标是心灵自由。其解构方法与运思方式分别是确认事物的双重性,把思辩与想象推向极端化。与此相关,庄子文章的特点是心灵自由形象与双重性形象的大量“出场”,并且两类形象又同时具有“谬悠”、“荒唐”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