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英语文献中常含有很多专有词汇,其句子较长且成分复杂。气象科技英语在很多情况下同样用被动句表达意思更为方便。翻译时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转换成符合汉语的行文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气象科技文献时,译者应准确运用专有名词、科技名词、缩略词等,采用灵活的策略,以确保忠实于原文。在翻译气象科技英语文献中的长难句子时,首先要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再找出句子的修饰、限定以及从属分句等部分,理顺语法结构,善于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以确保表达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2.
朱群 《社科纵横》2008,23(12):176-178
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呈现首位极富容纳性特点,句子中众多起修饰、交代、补充成分都可置于句首,而英语则刚好相反,句子各成分排序时多个单位配列总是由小到大呈现头轻尾重模式.本文主要从词语、单句和复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表达中的汉语前置和英语后置.  相似文献   

3.
汉语动词谓语句的语义成分和语义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研究句子的语义句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文章以汉语动词谓语句为分析对象,界定了句子的语义成分,按所界定的语义成分对动词谓语句的语义结构进行了归类,并指出了语义句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形态学角度论证英语是分析、综合性参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英语动词时态是以动词形式变化来表示句子中谈到的动作、状态的时间关系和说话的时间.汉语动词时态是通过单独或组合词汇来表示句子中动作的发生和状态持续的时间.从两种语言的时态研究入手,分析和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描写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现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5.
王焱  杨鸿冕 《社科纵横》2011,26(3):168-171
本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中进行强调时的结构。先通过实例总结出英汉语中通过对句子元素进行位移和转化这两种手段来达到强调的异同点;再分析探寻其差异背后的思维特点,从思维反映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出这两种句法手段的本质;最后指出这种对比分析对英汉互译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玲莉  王灵霞 《社科纵横》2006,21(9):171-172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对英语和汉语语言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外语教学的难点和翻译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也正是这些差异之处。本文在对英汉句子重心及修饰语位置的异同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英汉句子结构的异同,并对产生句子结构差异的英汉民族思维方式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英汉语言差异所产生的原因,掌握这些差异的规律,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陈一 《学术交流》2004,(1):136-138
语言学家对于“好容易”、“好不容易”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过,但关于“好容易”、“好不容易”出现的句子结构、语义特点尚缺乏全面、细致的考察。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分析,相信本文得出的结论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俞婕  刘洁 《社科纵横》2007,22(11):177-178
英语倾向使用综合型表达法,通过派生词,转类词,和单纯词的使用来表达一个复杂意义,是较汉语词化程度更高的语言。而汉语倾向分析型表达法,多使用短语和句子来表达复杂意义。倾向于不同的表达法的原因与语言形态发达程度,文字类型以及词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句子的句法结构进行句法分析的角度 ,着重就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特征的综合研究以及现代汉语形容词作定语的句法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旷剑敏 《唐都学刊》2001,17(4):115-117
汉语主题句(尤其是物质过程主题句)由于其特殊性很难像英语主题句一样都还原为SVO结构,因此翻译时较一般句子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说,主题是及物系统的概念功能的第一选项,翻译汉语主题句就得考虑其及物性结构。作者发现,正确选择英语主题的及物性选项是翻译汉语主题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京鱼 《唐都学刊》2001,17(1):112-115
汉语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使役两类,心理动词之所以表现出它特定的句法功能并生成不同类型的句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结构.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国内学者似乎较注重状态一类,而海外研究者则关注使役一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这两类心理动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展示汉语心理动词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引起麻烦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如主语宾语问题、连动式兼语式问题,可能都同如何认识词组和句子的性质有关。词组和句子不应该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东西,但是对它们却都从同一的角度,用同一的术语,按照同一种性质来进行分析。我们觉得,在进行句法分析的时候,有必要把区分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这个观念引进来,并且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底下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围绕着词组和句子所做的一些观察和分析。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  相似文献   

13.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14.
汉语助词是虚词的一种。虚词是对实词而言。实词是句子的主干词,对造句关系重要。但对于在句子中起联结作用的虚词,其作用也不能低估。虚词如果使用不当,直接影响习惯表达和语言的规范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虚词用法历来就是难点,加之虚词本身用法复杂灵活,在英、汉互译时,往往出现困难。汉语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多种,  相似文献   

15.
论句群     
引言《暂拟系统》讲语法只讲到句子为止,过去的许多语法论著也是讲到句子为止。1984年1月《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以下简称《提要》)明确提出,语法单位有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提要》把句群作为语法教学的内容,无疑打破了过去对语言着重于句法分析,只讲到句子为止的老框框。开辟了语法研究的新领域。当很多人向这个新领域进军的时候,也必须看到,句群的提出并不是什么新问题:早在黎锦熙、刘世儒编著的《汉语语法教材》里,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可  相似文献   

16.
尚庄 《学术交流》2003,(9):138-140
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生活更新、观念更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汉语也正在不可避免地以各种创新的形式来反映这种主流。从汉语的创新表现、创新机制等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创新的具体过程,旨在揭示汉语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紧密联系以及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闫青青 《生存》2020,(3):0165-0166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作为一门启蒙学科的地位不容忽视,语文教学对聋生来说尤为重要。聋生的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对祖国的汉语和汉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逐步适应认识、掌握和运用祖国的汉语和汉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然而,如何培养聋生的语言和句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聋生语文教学中词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序中的认知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海燕 《学术交流》2003,(11):137-139
从认识模式分析,英语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即从部分到整体;汉语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即把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正确认识并掌握其起因会帮助交际顺利进行,避免错误。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与认知关系密切,相互依赖。英汉语序的差异是由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图形/背景模式的不同取向造成的。这一结论被英汉语序两个层面的对比所证明,对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的交际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V—O式离合动词的影响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宾结构的双音节合成词,我们称其为“V O式动词”。大多数VO式动词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法特点,即可 以作“有限形式的扩展”。“有限”,指 “两个部分必须在同一个句子里,或者至少在相近的上下文里”(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6页),它们有时“离”,表现为一个词组;有时“合”,表现为一个词。我们因此而称它们作“V—O式离合动词”。 V—O式离合动词的扩展有多种形式,拙作《V—O式离合动词的特点及运用》(《求是学刊》1987年语言文学专刊)对此已有叙述,此不赘。扩展的一般规律是:它们在句…  相似文献   

20.
运用配价语法研究汉语动词短语的初步探索郝琳,王密林近年来,动词的配价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研究的深入势必涉及动词短语的配价问题,本文把动结式结构体的配价与构成它的动词、补语的配价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希望在句子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静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