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灰暗的“人间世”──对庄子生存哲学的一种解读孙月冬在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超现实的神秘的“道”是庄子的思维重心。其实,庄子哲学浓缩着他对生命存在的深刻体察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当庄子立足于现实来关注生命时,他感到生命的异化;而当他要...  相似文献   

2.
庄子精神的本质是拒斥对社会现实的价值介入并在这种拒斥中走向自然的永恒存在.因此,庄子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生存观与生态观的二重合一,这种二重合一主要体现在:用大生态观言说人类的自由本性;这种大生态观的实质是对人类精神生态的保护与开掘;庄子哲学生存观与生态观的二重合一突出体现在《庄子》一书的叙事方式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人文主义主体性原则的消解,不同个体在后现代社会逐步失去存在的确定性根基,价值论上的虚无主义乘虚而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一个精神困境。庄子哲学对语言系统的破解极具后现代主义解构精神,但是,庄子哲学在解构名和言以后,却开辟了"道通为一"的生存之境。这种境界的存在使得庄子哲学在化解当代虚无主义、重建人类生存意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书博大精深。“游”的精神与“忘”的精神是《庄子》书中交错而行的两条主线。逻辑上的“忘”先“游”后 ,现实中的相交相错 ,相得益彰 ,内在地建构起博大深蕴、多姿多态的庄学体系 ,使人们在“游”与“忘”的变奏中感受到庄子哲学生命力的强烈辐射  相似文献   

5.
庄子哲学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反思,对自然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切关怀,对自由的深情向往和追求。而他的生命意识又浸润着浓厚的悲剧美学意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他对自愉自适的审美境界的崇尚。庄子把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由哲学层面提升到美学层面,无疑对现实人生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庄子、屈原的自我悲剧李清章(天津电视台新闻部)庄周与屈原以其辉煌的思想和艺术在中国思想史及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庄子的道论是古代思想家的探索和开拓的典范,其“道”论的最终归宿,实质上是论述他的人生态度,“是他对社会政治问题看法的一种哲学概括,他的...  相似文献   

7.
悲剧不论从哲学上还是从艺术上考察,都是对人性和现实人生苦难的关怀,重思悲剧,悲剧的内涵包括悲剧的生存、悲剧的本质、悲剧的自我意识、悲剧的情感性质与悲剧的超越精神;从悲剧的内涵反观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的心性论结构,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缺乏悲剧的精神意识的原因,就是根源于我们的人性结构失却对人性悲剧性内涵的认识。重思悲剧的内涵,是为了构筑一个切实充满对人性和苦难关怀的社会和一个真正充满自我反省和自我建设的全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一种对社会形成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哲学与文学思潮。20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这种剧烈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作家也在一种固守与叛 逆的选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他们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从精神的高度重蹈远古时代人类 “生存”的主题,力图拯救自己于文明形成的困境中。他们在对现代人生命本体的叩问里,努力追寻并建构着人类 的精神家园。对于现实世界、对于存在、对于自我的探寻,使他们越来越深陷不能认识自己与不能把握社会的困惑 之中,于是他们竭力展示人生的荒谬与悲剧,否定人性的崇高。他们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着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他 们以那种独特的艺术视阈反映现实,认识现实并结构着现实。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认为庄子的思想是出世的,这种观点在表面看来不容置疑,因为《庄子》一书有大量出世的言说,但是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决定了他所言说的内容与他的精神实质并不一致,在他的“道说”里面尚有“未被道说的东西”。实际上庄子热爱生命、批判现实、追求自由,执著于为人类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社会培养精神健康、心理正常、“重生”和“乐生”的人,可以说在庄子“狂人狂言”式的出世言说之下,蕴藏的却是真正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10.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