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入传媒时代,大众媒介日趋成为塑造人们生活的主导力量,更成为进行语言普及教育的重要渠道。不同 的大众媒介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它们改变着语言规范的标准,左右着受众学习语言的兴趣,因此语言学界必须重 视对媒介语言的研究,以有效引导媒介语言的发展方向,同时科学而充分地利用大众媒介面向大批受众的普遍特 征,以及各自的优势进行语言普及教育和语言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传媒语言是否和谐是大众传媒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不但关系到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功能、国民素质教育功能、文化审美功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还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大众传媒的语言使用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构建和谐传媒语言的基本途径,即语言政策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持;语言态度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主观因素;语言规范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语用原则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媒中存在诸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问题,如隐含封建思想的语言、歧视性语言、人文精神缺失的语言、暴力色彩浓重的语言、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语言、恩赐民众的语言、八股式的语言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传媒工作者受陈腐思想的左右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观念壁垒;媒体的官方代表身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体制缺陷;教条化、封闭化的惯性话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语言鸿沟。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着力提高传媒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媒体"公器"角色;加强对传媒宣传艺术的研究,创新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传媒语言主要是指由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综合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涉及信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实际上就是传播者运用非言语的形式来说服受众,寻求受众"认同"的"象征性交流活动"。它与言语修辞关系密切,各有侧重。传媒语言中非言语修辞的恰切运用,对传播行为达到预期目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融中,中国的传媒语言不断吸收外来语言文化成分。文章从分析英语强势语言地位入手,指出中英语码转换、音意译外来词以及词缀汉化等语言创新体现了汉民族语言自身发展的新特点,同时又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的提出,为传媒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传媒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典型表现形式有引用、仿拟、超文本连接、典故、指涉等。互文性理论在传媒语言的建构和解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翻译、创设语境、突显语义的张力。成功运用互文策略,巧妙地在文本与源文本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语境的转换或对比,可以增强文本与源文本之间某种意识形态或语义方面的张力,从而增强传媒话语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2022年6月13、15、17日,由国家语委科研中心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主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承办的“湾区人文对话周”线上线下联动举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宇明教授和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屈哨兵教授,围绕“区域语言学研究”“语言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问题”“湾区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学术对话,前两场由李宇明教授主讲,屈哨兵教授点评,第三场为双方互问互答,活动吸引了近三千人次参与。为记录此次学术盛会,本刊将第三场对话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回顾并分析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和意义。然后,着重讨论了语言变异研究中与理论归纳相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语言与社会变异的共变关系、语言的异质有序系统、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研究。最后又从研究方法层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企业群体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期间 ,中国的企业群体和大众传媒之间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演变。本论文探讨中国企业与传媒之间三个层面的关系演变 :企业对大众媒介的接触和使用 ,大众媒介和企业发展决策关系以及企业与大众媒介之间关系的日常管理。论文解释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企业与传媒之间互为环境、互动发展的关系形成以及此种关系对企业群体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心智哲学是研究身心关系的哲学,从身心关系来看,其基于心智是语言的基本性质.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可以运用于语言研究,在"从语言研究出发,通过心智哲学理论的分析,最后回到语言中去"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以语言的三项假设为中心内容的研究.这一研究涉及心智哲学的热门理论:意向性、属性二元论、心物随附性和心理涌现属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