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画的角色造型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动画中角色造型的设计思想循规蹈矩、艺术手法呆板、视觉表现力弱,以至于我国动画形象没有赢得观众的青睐。本文旨在探析我国动画中角色塑造的发展策略,以塑造出优秀的动画角色,创作出征服今天小观众的动画精品。  相似文献   

2.
动画其实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动画中的镜头主要分为运动镜头和静镜头。在动画中,运动镜头是相对于静镜头来说的,它在视觉呈现上一种运动的状态。它不但通过塑造人物,来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刺激观众的内心情感。本论文通过一些著名的动画影片来谈运动镜头中的推、拉、摇、移这几个主要的运动镜头,来谈谈运动镜头在动画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动画形象的设计应当符合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时代语境。在文化主导由语言转向视觉的过程中,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的消费大众、大众传媒以及视觉技术等因素对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起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本文试从以上几个层面展开分析探讨,以期为当前动画设计以及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4.
原型化的人物角色是动画形象能够打动人心的主要内因。儿童是动画形象的主要消费人群,从视觉语言和心理学的视角,能够发现儿童对于原型化动画形象的热爱是基于其行为心理学的本源——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诉求和英雄式的情结与趣味性的童贞表现。  相似文献   

5.
美国动画产业发达,一直引领着全球动画行业的发展方向,美国动画中的角色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响,也给美国动画企业带来持续可观的经济利益,美国动画产业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着眼于美国民族文化特性对动画角色设计影响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动画角色设计有新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精彩鲜活的动画表演是一部影视动画作品最能够深入人心的地方,是整部影片的灵魂所在。每部优秀的动画影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都会让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不仅仅需要能够打动观众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表演塑造角色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而"角色"就是指一部动画片中的表演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影中的演员,它关系着整部影片的好与坏,是整部影片的核心。"造型设计"是指动画片中所有角色的造型、服装服饰、常用道具等进行的创作及设定。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成功引起的思考:一本好的动画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剧本,这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一本成功发行的动画作品,又离不开制作影片初期的观众定位,有效的营销和产品销售。对于现如今的发行渠道,我们不能忽视日益快速发展的网络平台,总之,我们要为创作出受欢迎的中国动画而一起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动画的"画"作为整部动画的艺术风格,而动画的"动"通常以角色的动作来体现人物个性。绝大多数的动画作品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是赋予静止人物形象以生命,使他们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由于每个角色的性格不同、体态特征不同、美术风格不同,其动作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的动作设计,都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及流程。  相似文献   

10.
李姝锐 《现代妇女》2014,(11):92-92
动画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实验性、探索性著称的。其中就包括对制作动画片所应用材料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就在动画工作室教学中探究动画角色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焦博 《公关世界》2022,(13):105-106
表现主义注重采用夸张的语言形式、强烈的色彩对比来造就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动画艺术领域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强调了动画制作者要注重自由地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要创造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形象,让受众能够感受到生动趣味、夸张幽默的艺术氛围,能够增强受众的视觉感受。本文先简单阐述了表现主义的基本内涵,然后从人物造型设计、环境造型设计、情感表达形式、意境表达方式、镜头设计等方面,讨论了表现主义对动画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动画作为新兴的行业,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符号学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作用非常有研究价值,动画角色不仅是动画最主要的主要部分,更是观者最直接了解动画剧情发展走向的部分,传递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深入了解符号学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塑造鲜活立体的角色,表达更丰富多彩的情感,获得与观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动画片是一门综合性的想象艺术,它能把不现实变成现实,虚幻各种场景和角色,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同时集合很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表现形式。动画片的制作技术则是利用人的视觉原理,通过把场景的变化、角色的表情、动作分段画成很多幅,再用数字媒体技术,制造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它的表现形式从最初的手绘到2D,从2D飞越到3D。不同形式的作品呈现给观者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本文旨在从动画片的发展历史脉络入手,分析高新技术下的3D动画技术以及中国动画片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指出中国3D动画革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迪斯尼作为世界动画产业龙头,创造的许多动画形象为儿童甚至成人观众所熟悉。其把握了动画经营的规律,以满足人形成产业链,使动画变得更加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技术也日趋成熟。它通过利用手段算机软件的虚拟手段能够创作出传统手法无法获取的镜头运动、角色造型或奇幻场景及一些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是真正意义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三维动画技术的影响下,动画的艺术表现力极大增强,促生了新的动画形式。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三维动画技术的基本内涵,探讨了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从其动画艺术表现力光影表现力、空间与动感表现力、镜头表现力、细节与质感的表现力、三维技术的动画特效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屈鹏  张倩娣 《现代妇女》2014,(4):315-315
动画片角色的造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与整部动画片的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从角色个性、审美情趣以及时代性和地域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以期为我国的动画创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一个成功的动画作品,依赖于成功的角色塑造。好的角色不但可以反映动画的中心思想,还可以将这些理念无形地渗透到人们心中。与此同时,完美的动画角色对于人们喜好这部动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乃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文化中所含的元素给中国的动画角色设计带来很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将事物对象进行逐格地拍摄以后,通过剪辑合成,连续放映出来,从而产生活动的角色形象。而定格动画作为传统动画的先驱,材料应用始终是影片效果的最大因素。通过在材料上的不断挖掘、改进、选择和创新下,创作出各类形式新颖,效果独特的作品。以其独特魅力在动画门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材料动画中,材料作为表现语言的载体,材料的特性决定画面语言的特性。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具备不同的表现能力和语言系统。选择一种材料,便是选择了一种艺术语言。虽然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材料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材料和工艺技法根据具体情况自由灵活的组合在一起。容纳多种材料和多种表现技法的综合材料动画才真正体现了材料动画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影视视觉越来越广泛地运用CG技术为其服务,从最早Pixar开始运用电脑将手绘的二维动画往三维CG动画发展,影视动画顺势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从《玩具总动员》的成功上映,接着《变形金刚3》《怪物史瑞克3》也随后站上电影票房之巅,CG动画艺术经过6年时间飞跃的成果,无不预示着电影动画的发展前景。CG动画艺术,是以电脑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艺术。本文旨在从拥有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的法国入手,法国是欧洲屈指可数的拥有电影与电视两大市场的国家。作为艺术之都的法国,本文探讨它的CG动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值得国人学习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