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杜小平 《城市》2009,(8):45-48
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是目前这一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区域旅游合作不仅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人才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当前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现实趋势,提出了在京津冀人才合作的进程中张家口市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新形势与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而人才被视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全面实施,分析并探索释放三地人才红利的模式与方法,有助于补齐河北经济这一块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马建章 《城市》2012,(12):19-24
自2004年京津冀达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廊坊共识"以来,三方各界开展了多方面、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术界也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将"打造首都经济圈"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一新  相似文献   

5.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出台,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对全  相似文献   

7.
张继明 《城市》2010,(6):20-24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利共赢,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在实践中成功推进之后,新的区域协同发展区也相继开始规划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学界早已提出,但始终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实际推进缓慢,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政策背景可归结为区域生态恶化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开展京津冀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9.
周长林  孟颖 《城市》2009,(5):29-33
一、京津合作战略新趋势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又一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将在新世纪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城市》2010,(1):2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要求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的限制,区域合作成为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必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京津冀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被称作"一号工程"的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终于开始提速推进。在国家战略的定位下,一个区域发展的版图将被重新改写。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构想付诸实践延宕了一二十年。原本就是一体的京津冀地区,在行政壁垒的阻隔下始终无法一体化发展,受利益牵绊,各自顾及自家"一亩三  相似文献   

12.
孟祥林 《城市》2014,(10):8-13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城市群"中的三角形关系分析京津冀一体化有多个研究视角,可以从京津冀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审视,也可以从某个区域进行探索。诸多文献在探讨京津冀一体化问题的同时,将着眼点主要放在北京方面。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是京津冀"双核+双子"结构中的"核",在"双核"城市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但北京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13.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天津市高速公路网发展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涛  杨夫军  梅荣利 《城市》2008,(8):38-42
京津冀与珠三角、长三角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三大城镇群。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京津冀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一体化进程上与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以往京津冀三省市在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互为对手的发展思路有很大的关系。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示范作用带动影响下。  相似文献   

14.
宋迎昌 《城市》2016,(10):3-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合作共识形成;二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府工作机制;三是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四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和产业合作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目前世界经济大环境和趋势下,伴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对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河北人才工作机制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期为加快河北融入京津的步伐,全面对接京津,实现河北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和京津廊实现同城对接的发展构想,对廊坊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廊坊市的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提出了廊坊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新模式和途径,以期为廊坊市解决人才资源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1,(9):15-15
问:两区建立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如何? 答:两区建立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如下:1.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融合对接,研究探索促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托“北京一亦庄”品牌优势,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和合作共享。采取有效的支持性政策,逐步打破人才流动中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相似文献   

18.
王垚  年猛 《城市》2018,(8):3-15
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为河北省中小城市尤其是邻近京津的区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区域竞争加剧也为形成良性与分工合理的区域合作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笔者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在分析和总结近年来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区域合作原则及总体思路,重点剖析涿州市与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和重点合作领域,为河北省其他中小城市如何参与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唐茂华 《城市》2011,(11):6-9
新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态势发生了诸多变化。2010年10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环首都经济圈”战略。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国家规划层面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为此,笔者跟踪分析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近日突然开始急速升温。三地领导人纷纷做出积极表态,表示要携手合作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河北省甚至已经公开了一份设计蓝图,详尽规划了河北在三地一体化中的角色。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在强调了京津冀的诸多重要意义之外,更是提出要将京津冀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