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2):157-162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教育走向,关系到培养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然而,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堪忧,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诚信危机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危机作为当代一个社会经济性的大问题 ,构成对人类文明准则和社会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其原因可归结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两方面 ,主要在于因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等因素引起的对诚信原则的背离 ,和对诚信缺失行为的法律惩罚机制的不健全。必须从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来化解诚信危机 ,加强道德建设 ,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 ,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在全社会形成以讲诚信为荣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洁 《唐都学刊》2006,22(5):45-47
诚信是一种伦理德性,也是一种经济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信念。但在现代社会功利、利益等因素的冲击下,大学校园的道德诚信出现了下滑,导致了“诚信缺失”,请“枪手”、考试舞弊、假文凭假学历等屡见不鲜。这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大学生理想人格是相背离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象,要深入探究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的经济的、伦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原因,并从教育改革、提高个人素质、建立信用档案、加强法律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寻找其解决对策,使诚信回归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4.
当前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是要落实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我国现阶段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道德教育层次性的不力 ,甚至缺失。因此 ,应从道德教育目标层次、内容层次、方法层次等角度入手 ,以求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姚立军  赵婧 《社科纵横》2009,24(10):143-144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思想道德教育。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明确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滑坡’与‘爬坡’的争论"到"边调整边发展"和"在创新中跨越"三个大的时期。国家不仅重视经济建设,而且也重视道德教育,且更加讲求实效。改革开放初期这些方面存在某些失误,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不够,使青少年的基础道德素养较差等。今后应从日常行为入手,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道德自律,树立健康的网络观,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从心灵深处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与人格缺失问题,端正其理想信念,唤醒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健全人格的研究现状入手,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从主体、教育、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道健全人格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是关乎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政府诚信也为实现法治提供了价值基础和道德前提。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政府诚信缺失严重。这不仅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法治国家的建设。构建诚信政府,对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和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4):170-172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较严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尤为重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和趋势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内在影响,发掘新媒体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价值,已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陈黎东 《社科纵横》2008,23(10):153-154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开展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既有社会、家庭方面的,也有高校方面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调的原因,认为其原因主要包括道德本身“知易行难”属性,学校和家庭教育体系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帮助提高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雄伟 《社会工作》2012,(4):87-88,34
通过对兰州市222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各维度的赞同程度在54%~67%之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现象严重,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思政教育与网络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等因素不适应所导致的滞后效应,应从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政教育体制等三方面系统全面的推动思政教育认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马林  吴晓娜  赵蕾 《社会工作》2011,(18):64-65
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尤其是个案、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资源整合,保证学生获得"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并有助于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着眼大局,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应对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紧紧围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这三个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治本之策。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其成因来自社会、自身、家庭、高校、外来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和谐的思想基础,增添巨大的力量源泉。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在思想理论、学习机制、工作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朱桂莲 《唐都学刊》2005,21(4):49-52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提出的以“德治”为手段,构建“仁者治国、老少安怀”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以“君子”、“圣人”为标准,构建“道德教化”与“自我修身”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以人性的善恶程度的不同为依据,提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分层理论等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理论,对我国的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海霞 《创新》2012,6(3):41-43,126,127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随着"9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主体,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多方面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