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梅(以下简称张):曹老师,您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就掀起了一股“读经热”。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您认为国内出现“读经热”的原因何在?曹顺庆(以下简称曹):所谓的“读经热,”又称之为“国学热”。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会在国内出现“读经热,”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文化转折。近、现代之交,在西方强大的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学产生了一次重大转折。与中国文学一样,在西方文化夹带着政治、经济优势强行冲向中国之时,中国文化也被迫“大河改道,”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声中告别了传统文化。这种“改道…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文化研究的四大难题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的文化论争一直延绵不断,曾经出现过三次大的“文化热”。第一次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之际;第二次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化热与社会转型之间几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文化讨论,文化论争,决不是经院式的无病呻吟,而是“理论到什么程度,就现实到什么程度”。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前进的方向如何选择,就需要回顾、反思已经走过的路,于是便出现全民族的文化热。文化热的核心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新的文化的建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热”就是社会选择的一种自觉表征。在文化论争中,由于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国人的心态也就不同。在三次大的文化热中,八十年代后期的文化热是内涵最深刻、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论争,纵观三次文化热,特别是第三次文化热,有四个未能很好解决的理论难题,它们构成现代文化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6,(9):45-46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先后出现两次“文化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文化热,是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为号召的,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声势较大。这次文化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国学热”。有些人对此情有独钟,无限地拔高,到本世纪初,国学热更热得有点“水平”。例如创办宣传国学的报刊,评选国学大师,开设国学专题讲座,尽管听课费定得很高,报名听讲者仍趋之若鹜。这么多人热衷于国学,到底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思潮,这是值得世人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热”是一场时代色彩非常浓厚的学术讨论,然而,“文化热”遇到的困境也同样令人深思。“文化热”的主干由下面几个学术领域所构成,比较文化研究、文化史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等。尽管它们各有侧重,但恰恰在方法论上都同时遇到了相似的挑战。 首先,“文化”这一概念,定义之多,令人惊叹,定义的分歧和多样当然造成了对等性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系统论     
文化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兴奋点”,是场空前规模的“文化热”,着实给学术理论界不小的震动和冲击。但是冷静反思之后会发现,“文化热”的意义与其说使某些难题取得了深度上的实质性突破,不如说只是反映了研究视野和角度的一次重要转换。这次文化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及所持观点的表面、肤浅的弱点,从对“文化”的理解上就可窥见一斑。文化虽然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内容,但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实质,就不能采取盲人摸象式的方法予以肢解和分割,而应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特别是有机的系统来对待。我以为,这是使文化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是对文化系统的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6.
胡慧翼 《河北学刊》2003,23(4):114-117
“钱钟书热”是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短短的二十年中 ,它经历了三次接受高潮。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 ,回顾和考察了这二十年中钱钟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钱钟书热”的发展和流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热”在中国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且不说本世纪初即有不少国内学者大力提倡文化研究,单单是近几年来国内的文化研究就几乎“热”到了令人发昏的地步。然而,研究得“热”不等于研究得“深”,国内的文化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中国式的“文化学”,没有自己的文化学理论体系,关于文化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如文化的本质、目的、任务、核心、研究方法等等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归根结蒂一句话,没有把文化研究上升到文化学研究的高度。正因为我们没有一套自己的文化学理论体系,我们的文化研究往往流于随感式的空谈,各人都从自己的一孔之见出发来谈文化,找不到相互交锋的共同理论支点,结果导致我们的文化研究不能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史的视野看方志与方志编纂袁国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兴起这样两门显学:一门是文化学,有所谓“文化热”和“文化史热”之说;一门是方志纂修学,人们常以“盛世修志”一语来概称之。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文化史学”与“方志纂修学”之间有极为广泛的密切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最后 2 0年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 ,在学术界掀起了“文化热”和“国学热”。从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表征看 ,“文化热”与“国学热”标示着中国当代文化思潮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轨迹。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 ,“文化热”与“国学热”并未背离从近代到“五四”文化论争的主题 ,即都是围绕中西文化关系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而展开 ,仍然是这种文化论争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但就理论探讨和学术价值乃至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而言 ,这 2 0年的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中是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内,经常形成某些课题的“研究热”。仅近年来,在哲学、经济学、美学、文艺学、史学等学科中,就曾先后形成过“《手稿》热”、“异化热”、“经济模式热”、“美学热”、“方法沧热”等。不久前,又出现了“文化热”、。所有制改革热”。“研究热”的形成和转移有着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在机制。各种“研究热”对诸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11.
一、死结:问题的提出总观十多年来的“文化热”,的确有一种发烧的味道,可这背后正潜存着一种无人问津的寒疾。“发烧友”在“寒疾”的驱使下已病入膏盲,因此笔者故且以“死结”名之。回首几度热得发疯的文化研究不难发现。无论“发烧友”怎样纵横捭阖、驰笔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 30 0多年来历次“金圣叹热”所面对的各自的文化命题 ,指出研究者由于对自身文化命题的过分关注而导致了对金圣叹的片面评价。本文关注金圣叹自身的文化处境与他的价值取向的反差 ,试图揭示金圣叹的矛盾表象之下的统一性 ,为金圣叹的文化角色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热”的文化冷思何中生近几年在中国社会出现的“毛泽东热”,是一种颇引人注目也很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毛泽东作为一位深刻影响并改变了现代中国历史命运、历史走向和历史进程的伟...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一直很关注张爱玲,先后在华语大地上掀起了三次“热潮”。“张热”的成因很复杂,纵观三次“张热”,具有优势地位的“意见领袖”们对文学作品的“第二文本”阐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张爱玲作品的解读中,推动了一次又一次张爱玲热。  相似文献   

15.
超越“五四”一直是学术界的时髦话语。如果我们不理解“五四”的本意,又何言“超越”?于是,我们看到,当“超越”成了一个流于形式的“银样蜡枪头”时,思想的困惑和尴尬就势所难免。固然,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思想禁锢大开,但俯瞰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先后出现的几次“文化热”,不能不令人心寒。这些讨论无不与“五四”时期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关,然而研究的观点和结果仍摆脱不了“五四”窠臼,要么说全盘反传统好,要么说全盘西化不对,最后都留有一条光明的尾巴———“五四”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 ,一个人因其作品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颇耐人寻味 ,更何况是在向不入高人雅士之目的通俗文学领域 ,“金庸现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关于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在几次“热”潮过后 ,特别是在学者文人参与讨论之后 ,分析阐释的余地似乎不大 ;而俟“热”潮消退 ,再组织这一组笔谈 ,又似有炒冷饭之嫌。不过 ,正如宋人苏轼所言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往往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 ,方能避免更多的意气之争、情绪化的价值评判 ,从而更加客观、深入。组织本次笔谈的初衷便在于此。参加笔谈的多为研究古典文学且知识储备和识见又不囿于此的学者 ,故能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金庸小说的价值、地位 ,更多持平之论 ,其中不乏见解深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美学研究在中国是颇为特别的。西方国家虽然设有美学学科,但研究的人不多,也从未“热”过。中国研究美学的人不算少,而且在中国文化界曾出现过两次“美学热”。一次是五六十年代,围绕美的本质展开论战,形成四大学派:一次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80年代中期,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论战。80年代中期后,“美学热”降温了,以后虽也有一些应用美学的研究,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也出了几部著作,但美学原理方面没见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扬弃律降大任1、当前文化研究中的问题学术界的“文化热”虽说“热”了好多年,但真正的文化研究却未见多大的起色。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而言,多的是“炒冷饭”,或介绍、引进一些西方文化学及中外现代新儒家的观点、著述,再就是某些分门别类的专题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 ,一个人因其作品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颇耐人寻味 ,更何况是在向不入高人雅士之目的通俗文学领域 ,“金庸现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关于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在几次“热”潮过后 ,特别是在学者文人参与讨论之后 ,分析阐释的余地似乎不大 ;而俟“热”潮消退 ,再组织这一组笔谈 ,又似有炒冷饭之嫌。不过 ,正如宋人苏轼所言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往往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 ,方能避免更多的意气之争、情绪化的价值评判 ,从而更加客观、深入。组织本次笔谈的初衷便在于此。参加笔谈的多为研究古典文学且知识储备和识见又不囿于此的学者 ,故能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金庸小说的价值、地位 ,更多持平之论 ,其中不乏见解深刻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 ,一个人因其作品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颇耐人寻味 ,更何况是在向不入高人雅士之目的通俗文学领域 ,“金庸现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关于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在几次“热”潮过后 ,特别是在学者文人参与讨论之后 ,分析阐释的余地似乎不大 ;而俟“热”潮消退 ,再组织这一组笔谈 ,又似有炒冷饭之嫌。不过 ,正如宋人苏轼所言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往往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 ,方能避免更多的意气之争、情绪化的价值评判 ,从而更加客观、深入。组织本次笔谈的初衷便在于此。参加笔谈的多为研究古典文学且知识储备和识见又不囿于此的学者 ,故能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金庸小说的价值、地位 ,更多持平之论 ,其中不乏见解深刻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