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理性而民主的现代国家制度是民族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西欧国家现代制度文明成长历程表明,政治制度的理性化先于民主化,制度理性化是民族国家成长的动力与关键,是现代国家确立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民主化的诉求是制度理性化的动力机制,制度理性能力的提升逐步包容与满足了社会民主化的需求,推动了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制度理性化与民主化的有机互动是西欧现代国家制度成长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理性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公民社会的兴起,为推进中国政治理性化发展既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迫切需要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与思考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协调。作为公民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其所具有的平等性、参与性、相对独立性以及志愿性等特点,使其不仅具有韦伯所言的工具理性,也具有哈贝马斯所指的公共领域交往理性的性质。可以通过组织自治、加强组织内部的民主化以及发挥国家的作用,来推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理性化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3.
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过程也就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完善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绝对专制主义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基础之上的。中国国民观念的提升与国家权力的民主化也应建立在民族国家形成这一基础上。今天的中国,如果一些基本国家制度没有建构好,过分地强调国家权力的民主化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认同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与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产物.公民意识的成长要求解决认同政治与公民意识之间的矛盾.如果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能建立在对国家制度的信赖上,将有助于加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构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性在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变的持续性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个维度。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公民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建设,民主国家的建构则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民主观念的传播和公民参与的培育,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又往往因现代化进程中各国民族与民主建构特性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面向现代性的韦伯法律理性化的理论所包含的悖论,乃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律背反,以形式理性化为特征的法律现代性体现了现代法律正当性论证的一元现代性学术诉求.尽管形式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但是要破除法律理性化中的悖论就必须引入多元现代性论证的视角,立足于不同文化中的理性结构,为多元现代性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建构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意义上来看,民族冲突是一种民族政治关系的不和谐模式。基于当代世界民族冲突的整体态势,后发多民族国家内民族冲突的动态运行体系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民族利益争夺是民族冲突的逻辑起点;第二,围绕民族国家建构是民族冲突的核心动力;第三,暴力和恐怖活动是民族冲突的主要手段;第四,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民族冲突的文化根基。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冲突预警和调控机制,以实现从冲突到秩序的良性转换。从政治管理的角度来考量,具体措施有:一是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培育各族群的国家认同;二是尊重权力共享,适时有序进行族际政治整合;三是深入推进民主化改革,完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理性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性化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认知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择取上,必须坚持理性化教育形式.但受教育者的个体主体性和个体价值的多样性,又使理性化教育有一定的局限,而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是个体思想政治价值构建的必要路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理性与情感的交融中形成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性与结构性的社会转型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迫切需要寻求与国家建设实现战略性互动的机制和载体。执政党通过建设战略的适应性调整,不断回应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成为更能代表民意与回应民情的现代政党,是中国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逐步提升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强化执政党的价值引领、制度规范与组织渗透能力,通过执政党组织的功能再造、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实现党内治理的民主化和社会治理的理性化,实现执政党自身的现代转型,是社会转型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是不断创新的动力,理性是创新的基础,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科方法学和典型的学科方法以及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支撑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的三大基础。强调创新意识的建立和进行理性化教育,可以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知识的载体属性推行研究型教学,以实现理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大历史任务;自新中国成立,民族国家建构目标基本实现以后,努力完成民主国家建构、实现国家民主化就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因而,以国家民主化为重要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不但不会危害国家政权建构和损害各主流社会阶层利益,还是巩固现代国家政权、保证各主流社会阶层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与社会行为主体的理性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国家制度环境相对稳定,各种制度安排具有合理性、合法性时,各种制度就能获得社会行为主体普遍的认同与服从。博弈各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推动着制度变迁。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往往更关注自身个体理性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理性需求。作为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精神、公共价值的公共理性,是协调与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理性与国家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纽带与桥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理性与公共理性在理论上是统一的。由现代化导致的空前的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制度环境的构建,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在逐步走向公共理性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在公共权力主体与各种社会行为主体的有效"互动"中,逐步实现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正向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的理性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理性偏向,工具理性膨胀,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现代性危机在于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化,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病象都可以说是工具理性渗透的结果,是工具理性增长所带来的副产品.矫正现代性的理性偏向,必须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丰裕型制度积累和匮乏型制度创新两种制度成长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匮乏型制度创新中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及现代经济文化形态和理性制度的稀缺性,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重在现代理性制度的培育,并阐述了"承诺制"的现代理性特点及对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Reason of state"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关键术语,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政治的开端。学界通常从国家统治手段理性化的角度将其译为"国家理性"。然而,若从被创造的具体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来解读,即从马基雅维利的整体思想和他所处的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时代特点,到西方政治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崛起,"reason of state"均展现出"国家(利益)至上"的发明、散播与演变。就此而言,"reason of state"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中展现了国家成为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家往往由多个民族构成。公民在通过政治制度建构其国家认同的同时,还要抽离出族众的身份,以文化性的姿态维系本族群中的民族认同。因此,现代民族国家认同本身便包含着文化与政治的双重属性:族众对同胞——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公民对身份——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构,必须(1)整合文化价值与公民身份,促进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与国家制度的理性服从,将公众政治价值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内化成固有的政治信仰与心态;(2)健全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文明,实现政治价值社会化过程,确立公民对国家的政治忠诚;(3)拓展政治动员能力、社会组织能力以及公共服务能力,从而优化国家治理的结构与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立法公平之程序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程序的公平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立法公平不可或缺的法理内涵。我国在立法实践中存在着“部门立法”等立法不公现象,其直接原因应归结为我国的立法程序中的制度瑕疵。为求构建公平合理的立法程序,我国应该努力推进立法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立法组织的民主化、立法过程的理性化,在立法实践中强化立法听证制度,推行立法助理制度,建立立法回避制度,适当延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8.
"族际政治民主化"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治理方式,强调民族分权的民主。在多民族国家中,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是国家正义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把国家民主的主体落到各个民族单位时,最终的发展结果就是"族主"。而如果离开了国家有效控制和建设的"族主",必将成为挑战国家统一的力量。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所采取的"民族共和国"制度正是"族际政治民主化"理论的集中体现。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走向解体的原因正是在于其过度强调民族分权的治国原则,而这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整合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政治领域内最为巨大的变化就是民主化的浪潮正在席卷越来越多的国家。那么,民主化的原因何在?本文以新的视角分析认为,在时空压缩的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的民主化必然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在厘定全球化实质与民主化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通过改变社会和政治结构、全球化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对自由民主价值观念的传播、以及国际事务治理机制和国际组织通过示范或引导,对民族国家民主化的促进作用;亦概括了全球化的反对者对此提出的质疑和批判。但本文坚持认为,虽然相互冲突的全球化过程可能对民族国家的民主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是启动了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 ,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持续动力。本文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作的《2 0 0 1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对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 ,揭示了中小企业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