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秦两汉时期私家藏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端和初步发展时期,开创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先河。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以藏书助学术,以藏书经世道,以藏书长见识作为私藏的目的,即“藏以致用”。私家藏书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也成为各个时期国家藏书的重要源泉,是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方志编纂繁荣,且多留存至今,虽然方志中没有设立“藏书”一门,但是相关门类中保存了大量的藏书史料。通过这些零散的藏书史料,可以勾稽出古代藏书家的生平事迹和藏书活动的风貌,可以考知古代藏书家读书治学的感人情形,还可以辑录出数目可观的藏书诗文,丰富古代藏书文学的研究内涵。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百色学院图书馆不同历史时期藏书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其馆藏书籍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未来藏书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晚清宁波学者姚燮,以大梅山馆藏书驰名学林,在晚清藏书史中独树一帜。其藏书是自身经历的一种折射,反映了普通士人与百姓的文化崇尚。姚燮的藏书思想已经走出了乾嘉时期“佞宋嗜古”的鉴藏文化,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晚清浙东士人藏书从“尊赏鉴”到“重藏读”的社会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5.
隋唐五代时期,浙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实质性开发,因而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与此相应浙东藏书的事业也在前人基础上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突出表现在浙东众多士人任职朝廷秘书省,参与国家的图书整理和编纂;浙东私人藏书的丰富以及佛教寺院藏书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藏书是图书馆的核心部分,图书馆与藏书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藏书质量,搞好藏书建设,一直是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藏书建设中的采访工作,即书刊的采集,是补充藏书的手段,也是藏书建设的基础。它总是依一定的藏书规划而行,又决定着藏书建设中藏书组织、分存布局等工作,是藏书建设中各环节的关键。因此,搞好采访工作,是发展藏书建设的首要任务。藏书建设具有一定策略性,并随着形势的改变而变化发展,因此,其所包涵的采访工作也应有相应的策略,并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对策.高校图书馆藏书比较典型,也很复杂,笔者结合本校图书馆的一些情况,从以下各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现时采访策略及应采取的补充措施,以期加强本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并与外校共勉.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图书馆藏书章的变化,勾勒出兰州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目录学起源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是其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时期目录学的主要成就,探索其发展规律,以备借鉴历史经验,加快对我国现代目录学的研究。 藏书事业兴旺 目录著述繁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政府藏书外,还出现了私人藏书和书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就是利用政府藏书编成的,北齐武平三年利用皇室藏书撰成《修文御览》三百六十卷。西晋医学家皇甫谧借政府藏书从事医学研究,齐建元二年,柳世隆借“秘阁”书二千卷。《晋书·儒林传》:范蔚,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南史·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少年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  相似文献   

9.
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与收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时期,是我国图书出版和收藏的黄金时期。北宋初期,图书的编刻和收藏具有了较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两宋朝的图书编辑相当活跃,著名的有北宋初期的四大类书。两宋朝的图书刻印形成官、私、坊刻三大系统,两宋朝的刻书业以四川、浙江、福建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两宋朝统治者将图书文献视为文治和教化的体现,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体系,官府藏书以馆阁藏书为主,辅之以各地方政府及州学、书院藏书。另外,寺院藏书也有一定的规模,私人藏书更具特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藏书家。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之多,规模之大,收藏之丰,都堪称前世未有,后世楷模,在中国图书出版和收藏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世界图书出版及文化交流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徽州藏书业颇为发达,而其内在动力即是徽商的勃兴。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徽商与明清徽州藏书业之间的关系:徽商对徽州藏书业的影响;徽商影响之下徽州藏书业的特点;藏书业对徽商的影响。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徽州藏书业发达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商业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书籍市场可以从书价、印刷成本、藏书目录和存世刊本四方面入手。这四方面的研究切入点各有限制与特点,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了解它们的局限性, 以免导致不符合历史状况的结论。从少量的书籍价格资料和书籍刻印记录,我们可以大体计算出明后期的书籍价格范围与印刷成本。明代至少从万历时开始,中、下档次的新出的单册刊本价格大抵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在由一钱到一两这个价格范围内的书籍,读者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一两以下的书籍无论是富商官宦还是贫穷的士人抑或一般的工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购买。刊本书籍已经成为一般百姓的消费品,书籍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教育的普及而不断扩大,同时刊本也流通全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30篇书评为语料,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比书评中"I"和"we"体现的作者权力。研究结果表明,书评中的"I"多用于发表评价性言论,而"we"则多用于对书的客观性介绍,"I"比"we"体现的作者权力更大。  相似文献   

13.
《荀子》一书行文古奥艰深,虽经历代学人考校注释,然其中疑难费解之词仍篇篇皆有。现仅就《不苟篇》中数例疑词进行辨析考证,并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4.
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和魅力。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空白可突出书名、突出主题、产生注意 ,可产生和谐和美感 ,可产生联想与创造 ,可产生简洁与轻松感觉。所以 ,合理使用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科院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文献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图书采购的方向与该院系的教学、科研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资料室图书采购工作的实践,可以发现文科院系资料室图书采购应体现专业方向性、体现馆藏特色、依赖专家选书等特点,未来文科院系资料室图书采购发展方向是学生参与选书与建设图书馆联盟。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的主题蕴含非常丰富,不过前人的探讨多局限于宗教思想和影射现实这两个框框里。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层面来重新审视这部古典名著的话,就会发现,这部小说也是一部倾诉完美生命历程的激昂乐章。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旅程,其实就是生命成长的完整历程,是生命不断进取、历经磨炼、臻于完熟的过程。在这里,作者凸显了他所理解的生命或者说他认为完美的生命所应具备的四个要素,那就是自由、勇敢、斗争和执着。从而向我们展示出了作者的生命观,他对生命意义、价值、境界的阐释。这种生命观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因素,但儒家和道家的分量更重一些。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开始动意编写《历代赋评注》,到2010年出版,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但是这期间辞赋研究却有很多成果出版,给这部大书的编写和修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这部书出版较晚,其首创的价值打了折扣,但这部书收录的作品之多,评注之详是其他很多选本不具备的,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袁可嘉把他在40年代关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论新诗现代化》,这本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影响,同时又结合了40年代中国新诗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九叶诗人创作实践而形成的诗学理论,在9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袁可嘉本人则称之为"中国式现代主义",并从思想倾向和诗艺两方面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一突破为我们寻找到一个研究的出发点,即袁可嘉的诗学理论借鉴了哪些西方话语,同时又进行了哪些中国化的探索,进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张家山汉简《盖庐》是一篇具有浓厚兵阴阳色彩的兵书,不少内容属于军事数术。文中的"日有八胜",是指六十甲子日中有八个针对特定方位的厌胜日。厌胜日主要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原理,将天干、地支分别与五行相配来确定的,与太岁运行轨迹以及周期没有关系。"天之八时"中的"德在土、木、在金"以及"黄秋"、"白冬"所指的具体时间段,也当结合五行学说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创设丰富有趣的情景,能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改善幼儿绘本阅读效果。针对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应用教学途径单一、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创设情景脱离幼儿生活经验以及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的培训和指导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并立足于绘本教育活动,通过结合情景教学法,以《我变成喷火龙了》绘本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实施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