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斌 《金陵瞭望》2006,(13):38-38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每个党员应尽的职责。党员是否体现了先进性是由群众来评价的,群众标准才是党员先进性的标尺。  相似文献   

2.
党员标准是一个政党的重要体现。革命战争时期,要求必须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要为更高的党员条件而奋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要求党员必须成为人民群众的先锋模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必须放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去考察。党员标准的这种时代内涵,体现了不同时代对党员先进性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给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一系列新的课题 ,如何处理经济利益驱动和党的宗旨之间的关系 ;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如何体现 ;对党员、干部的合理要求是什么 ;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 ,这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突出课题。科学把握新的经济体制、党员、干部现实处境和党的宗旨的结合点 ,实现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飞跃 ,必须着力解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党员、干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关系 ,正确认识合理收入与无私奉献的关系 ,正确处理先富起来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员是党的重要组成细胞,党员的质量决定着党的整体质量,而党员标准则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共产党员的标准即是保障共产党员质量的重要标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相适应而具有时代特色,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标准始终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不断融合时代要求,体现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昂扬姿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加强共产党员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就是要形塑共产党员成为在政治上“特别的人”。这一“特别的人”的思想,主要包括有机统一的四个基本方面:作为价值立场的集体主义、作为实践指针的群众路线、作为活动要求的实事求是、作为精神风貌的乐观主义。四个方面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于毛泽东加强共产党员政治建设的思想之中。其实质,就是让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成为无产阶级人生观指导下具有自我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启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归根结底要以加强党员的政治建设为出发点,要使党员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人民中心政治立场,要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教育,坚定树立“四个自信”,要着力培养共产党员的政治使命感、政治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党员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拥有着内在的关联:党员的修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认知基础、前提与保障,并引领其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党员修养提供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任务规定着党员修养的时代主题,其理论成果则为党员修养提供思想内容和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员修养内在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二者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朝向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了把在东北的原朝共党员接纳为中共党员,确认在东北的朝鲜人民为中国公民两个重要决策,这对东北地区朝鲜族人民的命运前途,对东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生命线,是党的建设的根基。体现我们党员先进性的最根本、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谋利是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和本质。  相似文献   

9.
党员主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党员主体地位包含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三重含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基石,有利于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组织工作就是要抓好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经验、成果运用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提高服务大局的工作水平,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改善,为全面达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以民为本"执政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其划分为被动天命观、基于主动天命观的民本执政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等3个历史阶段。通过基于主动天命观的出现解析了民本执政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天命-民本"的矛盾运动,解析了基于主动天命观的民本执政思想的没落;通过中国共产党民本执政探索的4个阶段分析,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民本执政思想植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植根于代表占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立场,植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意志的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构成宗教观念十分重要的各种主要因素之一.语言是意识形成的因素,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在观念上充当物质".语言把人的意识成果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观念,使思想得以形成.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以及符号"能指"的任意性、多义性,往往造成人思想上的混乱,使人想入非非,这为宗教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宗教也对语言及其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不仅最早的语言研究发端于宗教,而且宗教对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规范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十分特殊,将这两个研究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析国家主义派的"新法家主义"与"生物史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主义派所推动的国家主义运动可以说是确立国家“权威”的过程。国家主义派认为在世界大战中及其后 ,国家之间的斗争处于“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新战国时代”。他们认为新时代的国际斗争 ,并不限于军事 ,而是运用了整个国力。为了在这种“新战国时代”维持国家的生命与民族的生存 ,必须再探索新的理论体系。为此 ,国家主义派提倡复兴先秦法家思想 ,以此作为纯中国式的国家主义理论根据 ,同时又把社会达尔文主义看作为科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凯瑟琳·安妮·波特的短篇小说《老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认为小说中的叙述者通过其文字,时空,心理及意识视角与女主人公米兰达逐步但却稳固地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叙述者和米兰达之间所形成的这一默契关系,隐蔽而有力地颠覆了父权意识,从而彰显了女性独立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5.
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首先基层领导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其次,要恢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不要让农民“集体失语”;再次,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另外,还要改革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第三代”诗歌是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诗歌在89年的断裂使得八、九十年代诗歌创作上有很大差别,本文从“第三代”诗歌入手,以它和九十年代个人化诗歌创作的内在联系为着眼点,试图在二者的联系中找到诗歌发展至今的一脉相连的内在精神的延续和创作的积累,达到正确审视当代诗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其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并直接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上。本文从人性本质、价值观念、择友态度、人格观、词汇构成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对“自我(self)”的不同认识,并由此看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神道史观以“神”和“上帝”来解释人和历史,结果形成宗教神学的救赎历史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颠覆了神道史观的“神”和“上帝”观,建构起历史的“人性”观念,但历史本身却被当作是一个“人-→非人-→人”的人性完善或复归之路。唯物史观则将人道主义历史观的“人”和“人性”从抽象的思辨世界“拉回”于“粗糙的物质生活”,把“人”、“人性”都放置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来解析,结果就发现(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不是“上帝”和抽象的“人”、“人性”建构着我们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在建构着我们现实的历史,从而建立起科学解释历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和谐与发展"的涵义及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现实意义,把"和谐与发展"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人们评价或判断事物的一种价值尺度,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即,和谐中的发展,发展中的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和谐依赖发展,发展依赖和谐;发展为了和谐,和谐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观”是对中国国情最基本的看法,以及在这种看法的指导下,人们是采取何种纲领和政策来处理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的,包括“中国疆域观”、“中国人民观”、“中国文化观”和“中国主权观”等四项基本观念。在长达三千余年的古代历史中,中国人形成了“古典的中国观”和“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包含的“天朝大国”之类盲目自大心态却阻滞社会发展。鸦片战争给中国以巨大的影响,痛苦的战败经历迫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科学全新的史地知识,使他们的视野空前开阔,以全球为参照物反思中国,传统的“中国观”开始了近代转换:中国是“天朝”的观念崩溃了;“大国”的标准更新了,按新的标准,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国”;中国的船、器和战法落后,是一个“弱国”;“天朝”与“大国”的观念相脱离,“弱国”与“大国”的观念相结合;国家蒙羞,人民受害,只有改革才能救中国,“救亡的中国观”从此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