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后来,藏族借用八思巴蒙文形式拼写藏文,遂产生了八思巴藏文。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2.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司译院设有汉、蒙、倭、女真四学。蒙古字学是元世祖忽必烈时设立的蒙古语文学校。朝鲜世宗时的“蒙学”所习“帖儿月真”为八思巴字 ;朝鲜世宗时创“训民正音”文字与八思巴文有关。《蒙语老乞大》是朝鲜司译院“蒙学”部所用教习蒙古语的教科书之一。至中宗时期 ,司译院“蒙学”进入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人们对八思巴文的研究已相当的活跃和深入。一系列学术论文的发表、有关专著的再版 (译补 )、一些新的八思巴文文献的不断发现和刊布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理由认为 ,由于方法论方面的原因 ,人们对八思巴文元音标记法的研究似乎陷入了困境。众所周知 ,八思巴文是由元朝第一任国师、尊号为八思巴的藏人罗追坚赞根据藏文创制的。因为用藏文的某些辅音字母来充当元音字母 (或使其有元音读音 ) ,在书写规则上又和回鹘蒙古文一样自上而下地书写 ,因此 ,八思巴文无论在字形上 ,还是在书写上都形成其不同于藏文的一些特点。这是不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一八思巴字,是元世祖忽必烈特命国师八思巴为用同一种形式书写元朝统治下的诸语言(诸文字)而创制,并作为国字,于至元六年(1269年)颁布,随元朝的灭亡而灭亡  相似文献   

5.
0.1 《历史研究》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了蔡美彪先生的大作《元代圆牌两种之考释》,对“兰州发现的银字圆牌”和“扬州出土的元代圆牌”从牌符类型上;从语言文字上作了辨析和考释。关于“兰州圆牌”,因为郝苏民曾于一九七九年第一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过《对西藏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圆牌的译释兼论其意义》一文,对“兰州发现的银字圆牌”的八思巴文作过释读的尝试,故无赘述必要。而蔡先生关于“扬州出土的元代圆  相似文献   

6.
“委兀儿”,即“畏兀儿”,是元、明时期汉文史料中刘Uyqur(维吾尔)这一族名的音译写法。《委兀儿译语》是明代编纂的一部汉语、维吾尔语对照的分类词汇,它收入一本名为《译语》的书中。《译语》现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书号为15161,书长29.5cm,宽18cm,青丝拦19.5cm×13.3cm,中缝上用墨书“译语”,下书页数,并有“贞节堂袁氏钞本”的印记。全书81页。1—23页为蒙古八思巴字,24—26页为八思巴字、汉  相似文献   

7.
十三世纪西藏著名学者萨迦班第达·贡嘎坚赞所著《萨迦格言》在西藏和蒙古是非常流行的作品之一。十三世纪末或十四世纪初,《萨迦格言》被译成蒙古语,并用八思巴字刊印,可惜这个版本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断了。到目前为止,这些片断是用蒙古文八思巴字印书的唯一证据,同时也是世俗内容的蒙古文出版物的第一部著名文献。  相似文献   

8.
一、蒙古语文献和契丹语 1、“蒙古语”得以有根据的研究始于13世纪。我们将13世纪至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期的“蒙古语”叫做“中世纪蒙古语”,在有关“中世纪蒙古语”的资料中可以见到一些性质不同的文献,它为蒙古语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些文献是: ①用回鹘式蒙古文书写的早期古典书面蒙古语文献。②用汉字标音记录当时蒙古语的汉字蒙古语文献。③用元世祖忽必烈皇帝1269年颁布推行的八思巴字(又名“方体字”)书写的蒙古语文献。  相似文献   

9.
回鹘西迁后 ,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写的回鹘文取代了漠北时期使用的古代突厥文 (鄂尔浑文 ) ,并用这种文字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蒙古乃蛮部与回鹘交界 ,受回鹘文化的影响最大。所以 ,在蒙古诸部中乃蛮最先使用了回鹘文。公元 1 2 0 4年 ,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 ,开始使用回鹘文字母拼写蒙古语 ,故语言学界称其为“回鹘式蒙古文” ,即沿用至今的蒙古文。《元史·塔塔统阿传》云 :塔塔统阿 ,畏兀 (即回鹘 )人也。性聪慧 ,善言论 ,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扬可汗尊之为傅 ,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 ,乃蛮国亡 ,塔塔统阿怀印逃去 ,俄就擒。帝诘之曰 :“大扬…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乔吉新近发现一部蒙古文《众生怙主法王八思巴上师传》。该书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成书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不著撰者姓名,北京木刻本,全书约五万余字。目前尚未发现复本。该书著录了八思巴的父亲及八思巴的生平,对八思巴与忽必烈的最初接触以及八思巴在元朝宫廷的活动记载尤详。  相似文献   

11.
蒙古文是借用回鹘文字母(又称畏兀字)创制的,故称“回鹘蒙文”。蒙古何时借用回鹘文创制回鹘蒙文?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被认为具有可靠依据的一种意见认为,蒙古自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俘获塔塔统阿开始借用回鹘文记录蒙古语而创制回鹘蒙文。其依据为《元史·塔塔统阿传》一段记载,即:“塔塔统阿,畏兀人也。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易夂)可汗尊之为傅,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坏印逃去、俄就擒。帝诘之曰:‘大(易夂)人民疆土,悉归于我矣,汝负印何之?’对曰:‘臣职也,将以死守,欲求故主授之耳。安敢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说文》中的指事字。讨论《说文》指事字,应以《说文》所列字头为对象,同时参照甲、金文。这是因为: (1)《说文》所列字头,绝大部分是小篆。它与隶变以后以基本笔画为构件的今汉字比较,结构上根本不同。与甲、金文比较,它虽然在本质上同它们一脉相承,保持着由象形构件组成的结构特点,但是并没有字字沿袭甲、金文的形体结构,有些字已经发生了变化。如“箕”宇,甲文作“(?)”,系象形字;小篆作“箕”,从竹其声,系形声字。 (2)小篆由于“引长书写”的原因,同甲、金文比较,有些字的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由于笔势变化较大而造字本意被湮没了。后人未见甲、金文,又据篆体臆说,难免错误。一、指事字的界说  相似文献   

13.
论西夏文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是西夏王朝创制和使用的一种文字。西夏大庆年间(公元一○三六——一○三七年),统治者李元昊命令他的宠臣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字。西夏字产生之后,被定为“国书”,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宋景祐四年冬(公元一○三七年),西夏设立蕃汉二字院以教授蕃(即指西夏文)汉文字。《西夏书事》云:“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二院。汉习正、草,蕃兼篆、隶。”当时,用西夏文翻译了不少汉文典籍以为西夏人诵习之用,如《孝经》、《尔雅》、《贞观政要》等。西夏著名学者斡道冲还曾以西夏文写了《论语小义》和《周易卜筮断》等书。  相似文献   

14.
一、改进蒙古文的必要性我国蒙古族现在通用的蒙古文,是于13世纪初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人们通常习惯地称其为“回鹘式蒙古文”、“传统蒙古文”或“老蒙文”,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称其为“胡都木文”(hudum卫拉特语,有“原有的”、“最初的”之意)。我们所说的“回鹘式蒙古文”,指13—16世纪末的古代蒙古文。回鹘式蒙古文自17世纪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20世纪已发展为有自己特点的近代蒙古文,我们称其为“蒙古文”。  相似文献   

15.
八思巴字的制定——蒙古的文字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纥字的引入和利用作为蒙古人为了统治其帝国而使用的文字 ,所谓的八思巴字是有名的。然而 ,作为蒙古人最初的统治手段而采用的文字 ,却是居于天山山脉东部地方的回纥王国所使用的回纥字。1 2 0 4年 ,成吉思汗灭掉居于阿尔泰山脉的乃蛮部 ,通过在当时被俘的回纥人塔塔统阿引入了借助于回纥字进行文书记录及使用印章等文书行政体系。此后 ,回纥王国本身举国投降于蒙古 ,许多回纥人被任用为政府的必 赤 (书记官 )以及成吉思汗家族子弟们的家庭教师 ,结果 ,帝国中枢的文书行政工作专门用回纥字来行使。据说 ,在蒙古的统治层中传达命令也用回…  相似文献   

16.
八思巴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八思巴本人以及八思巴字古籍文献产生的历史、发展和现存情况,并对国内外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缘起进行了挖掘。阐述了国内有关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崛起、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深化、细化以及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研究编制《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科研课题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199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1997年又被立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 (IFLAALP)项目。该研究课题的内容 :一是编辑、出版《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二是编辑、出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两卷本。《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以下简称《总目》)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共 3 5 0 2页 ,410万字 ,已于 1999年 12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并荣获内蒙古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第一个明确提出“右文”说的,是北宋的王圣美(子韶)。据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汉字里的形声字,其结构大部分是形符在左,声符在右。所谓“右文说”就是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与“右文说”相类似的,在南宋还有“字母”说和“右旁多以类相从”说。“字母”说见于王观国的《学林》: 卢者,字母也。加金则为(钅卢),加火则为炉,加瓦则为(卢瓦),加黑则为(黑卢)。凡  相似文献   

19.
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思巴是元代藏族历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八思巴对元代藏族、蒙古族、汉族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可以说他是元代藏族在多民族统一国家中所起的作用的代表人物。正因为如此,对八思巴的历史活动,历代各族学者都给予高度重视,汉、藏、蒙古等文字的史料中都有与八思巴有关的大量文献和记载。《西藏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发表了汉文史料中的《八思巴行状》、《帝师殿碑》、《八思巴传略》(为《元史·释老传》中有关八思巴的记载)等三篇文献。这三篇文献勾勒出八思巴一生的轮廓,对研究八思巴当然有重要价值,但  相似文献   

20.
马永会 《21世纪》2010,(6):39-39
在西藏博物馆"元明清玉器精品展"展厅内,展示的第一件文物就是这件"统领释教大元国师青玉印"。该印为八思巴文,青玉质地,玉质温润,印背精雕细刻有一对卧龙,配红色丝绶带(有磨损)。1271年忽必烈始定国号大元,此印印文有"大元国师"四字,当在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之后封绶。释教,即佛教。在元代,具有统领全国佛教权利的大元国师大多来自萨迦派宗教首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