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欧盟共同外交建设的历程表明,共同外交形成的过程虽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也将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欧洲的政治一体化终会在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中继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从新地缘政治角度看,扩大后的欧盟拥有新的边境和邻国.在大欧洲框架下,中东成为欧盟新的外部环境在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中也具有战略优先权.本文在简述欧美共同战略认知框架基础上,论述欧盟的中东方案,其内容涉及欧盟致力于中东和平与稳定的外交目标、和平进程中的原则与措施等.同时也指出了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3.
戴启秀 《阿拉伯世界》2005,(5):25-28,24
从新地缘政治角度看,扩大后的欧盟拥有新的边境和邻国。在大欧洲框架下,中东成为欧盟新的外部环境在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中也具有战略优先权。本文在简述欧美共同战略认知框架基础上,论述欧盟的中东方案,其内容涉及欧盟致力于中东和平与稳定的外交目标、和平进程中的原则与措施等。同时也指出了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4.
欧盟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是多极化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事务中,尤其在中东事务中欧盟已不再追随美国,不甘充当配角了.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欧盟与美国的摩擦、不和和对抗在不断加剧.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和与美国“共同主持中东和平进程”的呼声集中地体现了欧盟重返中东的强烈愿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一贯重视中拉关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中拉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不断走向深入。当前,双方共同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面临良好机遇,双方应在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中拉官方外交与公共外交都获发展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新兴力量。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拉双方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题,共同努力推动中拉关系取得长足发展。首先,中拉官方外交发展迅速。中拉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多边协作不断加强。双方保持密切高层交往。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交事务备受国家关注。现阶段我国外交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并在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路线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本文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土耳其——在古丝绸之路两端遥望的两个国家,近几个月来由于防空导弹汀购的争议,不断被同时暴露在聚光灯下。虽然结果尚未尘埃落定,但中土两国注定都不会是输家,此次事件同时为两国未来的外交路线打开了新思路。虽然大部分国土处于亚洲版图,但土耳其历来自视为欧洲国家。"向西看"也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2013年在美国访问时,曾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阐释了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以美国、欧盟为主的"跨大西洋关系"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周边关系;最后是拓展东亚、拉美等外交新领域。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土耳其遭遇重重阻挠,仍热衷于加入欧盟。即便在东亚关系上,从历史上看,中国也不是土耳其的外交重点,不论在意识形态还是民族感情上,土耳其更重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但是,随着中国崛起和土外交政策的调整,土耳其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交现在面临三类问题:长期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改革开放"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正在生成且不断增长的挑战.这些问题是一个长长的清单,相互关联和复合. 中国眼下的外交困境,不是奥巴马政府以中国为主攻方向的"再平衡",也不是日本新右翼对中国的进攻,以及中国一些"周边"邻国与中国关系的新紧张.中国外交的困境来源于上述三类问题在一个特定时空的集合.  相似文献   

9.
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土耳其等中等强国或地区性大国在大国博弈中积极寻求外交平衡,避免选边站队,在区域政治和全球政治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作为北约成员国、欧盟候选国和黑海沿岸国家,土耳其之所以在俄乌、俄美(北约)以及俄欧之间采取平衡外交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赢取民意支持、谋求战略自主、彰显多元身份等诸多原因。不过,土耳其的平衡外交也有其限度,如土俄关系的非对称性、土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土耳其的反西方主义情绪等。土耳其未来在大国之间仍将寻求外交平衡,这对于提升其地缘战略价值、缓和外交孤立、增强全球影响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也从根本上有利于其战略自主地位的形成。然而,随着反对党力量不断增强,西方国家希望土耳其反对党在2023年选举中上台,土耳其的平衡外交因此面临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员、公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已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以"欧盟主席外交失礼"为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引起对外工作人员对于国际交流中姓名与称呼礼仪的重视,更好地彰显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阿尔及利亚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同俄罗斯签署双边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家。中东变局以来,阿尔及利亚在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发挥着独特作用,是俄罗斯在中东战略实践过程中倚重的力量。俄罗斯对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布局大致如下:一是通过两国定期的政治和外交协商机制,增强俄罗斯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影响力,特别是提高俄在马格里布地区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经贸和军售合作机制,稳步提高两国经贸和军售规模;三是与欧佩克成员国等能源输出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油气价格机制,赢得同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市场竞争。阿尔及利亚在俄罗斯的中东和非洲外交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但双方的合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外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外交重心从地区转向地区与全球并重。在外交的总体布局上,沙特在大力拓展周边外交空间的同时,注重发展与国际体系中"关键少数"国家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沙特在地区层面构建"准联盟"以遏制伊朗,在全球层面开展大国平衡外交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加强自身新兴中等强国的角色塑造。在外交手段的运用上,沙特通过"欧佩克+"机制与非欧佩克产油大国深化合作、寻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以及开拓可再生能源合作等手段开展能源外交;以首脑外交为突破口,推进新经济外交;以宗教对话为抓手,不断拓展宗教外交的层次与领域。沙特外交转型本质上服务于国内改革议程和王权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国力量的发展,打造中国的大国外交格局已成为我国外交战略的当务之急。2013年,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外交上充分展示出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这尤其体现在我对主要大国的外交和周边外交的实践中。在对主要大国的外交布局中,中国新领导层着力提升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访首站选定俄罗斯。一年来,中俄领导人保持着良好与密切的互动,两国在各个层次举行着富有成效的磋商,双方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另一方面,新领导层也在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西外交部一直处于国家外交决策的核心地位,这是巴西对外政策研究专家们的共识。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的再民主化及冷战的结束,巴西外交部这种传统的核心地位开始出现改变的迹象。来自国家和社会愈发多元化的决策参与主体在外交决策中提出自己的利益与要求,使得巴西外交部在外交决策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与多元化主体的互动,巴西对外政策制定系统逐渐由以往较为封闭、集中的形式转变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外交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奋力前行,在坚持外交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新的外交理念和举措。这些新理念、新举措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气象,同时折射出中国外交在2014年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内的走势。中国梦将在中国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一个强音。同时,它也成为中国与世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欧盟成员国在社会保障问题上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来自亚洲等低工资成本国家的竞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缓慢低速的经济增长率等。一些来自西欧的成员国希望对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而一些来自北欧的成员国则以事实证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需要以降低社会福利标准为代价。欧盟成员国在具体推动“社会欧洲”建立的过程中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模式的争论不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欧盟发展过程中在保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长期以来的两难抉择。为此,欧盟必须制定一个能与代表自由主义的统一市场相“平衡”的社会改革进程。然而,许多社会福利政策事实上都具有严重的国家保护主义色彩,例如,教育、失业保险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中国的中东政策及其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对参与中东事务的态度经历了从"韬光养晦,总体超脱"到"有所作为",再到强调发挥大国作用的转变。中国的中东政策从开始主要宣示原则立场向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提出中国思路和方案,再向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深度发展,中东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也实现了从最初侧重政治上互相支持,到走向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和高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再到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