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财政部改革币制令》,宣布从本年十一月四日起,在全国实施法币政策。其核心是用金本位制代替银本位制,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法币政策的实施,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在法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国家政权,控制了全国货币的发行权和白银所有权,垄断了国家金融业,进而又控制了国家的工商农贸业的主要部分,掠夺了巨额的财富。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一蒋介石政权的建立以及对国家金融业  相似文献   

2.
<正>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都广州后,其发行的钞票迅速贬值,法币与金元券已无法使用,于是民间普遍流通银元.银元按图案有孙头、袁头、帆版、龙版等多种,而在湘西凤凰县,还曾流通过一种被撞起了缺口,歪歪斜斜的银元,本地人叫做“飞版”.为什么叫做“飞版”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悲痛而辛酸的往事.因为这些“飞版”曾给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人民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对国民党政府三次币制改革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的22年中,进行过三次主要的币制改革,先后发行过法币、金圆券和银元券三种货币。这三次币制改革,互相衔接,又互相否定,而且不断否定,不断失败,直至与国民党政权一道被人民革命的风暴所淹没。把这三次币制改革联贯起来,进行综合、纵向的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国民党政府经济全面崩溃以至政权最后覆亡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过去,有关的书籍、文章对此均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的标志,它引起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下面试就国民党政府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实施办法及其作用作一些简单约论述,来谈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了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文章通过对新《公司法》改革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这一内容进行解读,分析改革背后的原因,并对为保证改革后新法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哪些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台湾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包括“基础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双层保障制度,但不同职业或群体有不同的退休养老保险待遇,存在显明差异.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类养老基金支付压力巨大,面临破产危机.台湾正在推进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原则是“财务健全”“社会公平”与“世代包容”,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将现行的“少缴、早退、多领”改为“多缴、晚退、少领”,其中公务员退休制度将由现行的“85制”逐步改为“95制”,未来劳工退休年龄也推迟5年;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充实养老金,避免破产.本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对当前中国大陆养老保险制度与退休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政府1935年实施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国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币制改革的进程和结果.在酝酿阶段,因为白银利益集团的利益和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等原因,美国采取"不介入"的立场,延缓中国的币制改革;在币改方案宣布后,为操纵世界金融,美国逐渐由"不介入"转为"变相"支持态度,以购买白银等方式,向中国提供用来稳定法币汇价的外汇储蓄,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但在客观上对中国的金融复兴也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币发行制度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中国的通货膨胀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沉重的。究其原因 ,这与法币发行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1935~ 1937年 ,国民政府建立了相对合理的法币发行制度 ,法币的发行量也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在 1937年后 ,国民政府修改了法币发行制度 ,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 ,于是通货膨胀逐步发展 ,以至滑入恶性的深渊  相似文献   

9.
略论法币政策对抗战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此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的准备以及支持长期抗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法币政策的实施,还挫败了日本削弱中国经济实力和破坏中国金融的阴谋,有利于开展战时外交。法币政策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我见赵洪芝现代企业制度的命题,早在80年代中期已由理论界提出,当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1988年和1991年我国企业改革曾两次出现股份制改革的高潮,但许多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1.
简述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的通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的市制比较混乱,居民使用的是硬通货。为了使日本资本得以在台湾确立,把台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纳入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发展轨道,1899年设立台湾银行,并开始发行台湾银行券。开始,强迫人民接受银元兑换券,尔后强迫实行金本位制,发行金币兑换券,并通过金银汇兑之差价进行掠夺。当1909年银币兑换券禁止流通后,台湾银行通过“屈伸制限制”逐渐扩大额外发行量去制造通货膨胀,特别是1941年为了应付侵华战争的需要,实行了货币发行制度的改革,规定台湾银行的货币发行的最高限额由日本大藏大臣裁决。于是,台湾银行券的发行员则更加迅猛膨胀,货币的发行成为了搜括台湾民财和应付侵华战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学者关于货币制度的讨论,大都是围绕货币本位制展开的。讨论的币制改革方案中最具有理论意义并对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管理通货制。提出并讨论管理通货制有一个过程,先是在讨论银币本位制时提出对银币进行管理,后来讨论纸币本位制时要求对纸币的发行进行管理,最后为法币政策设计方案时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管理通货制。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面对国内混乱的货币流通状况,开始筹划币制改革。为统一国内币制及与国际币制接轨,国民政府先通过废除银两,统一银元,在中国确立银本位制度。而后,利用国际银价走高的局势,推动币制改革,实现了中国货币制度由银本位向汇兑本位转变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4.
近代奥斯曼帝国三次改革。是在帝国的内部及外部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君主和有识之士以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次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国家政治体制由军事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也推动了国家向近代及现代国家体制的转变,开辟了宪政体制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了世俗化的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产生,对现代土耳其的宪政体制和世俗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13,(4):55-56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的路径,即是由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向国家一社会保障制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一制度的变革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985年之前是改革准备阶段,原有制度因经济改革而难以为继,各地都在盲目中自发试验。1986~1992年进入改革时代,但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新制度缓慢生长。1993~1997年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带着明显追求效率优先的烙印,曾一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誉与政府的信用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国营企业的领导体制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改为厂长负责制是当前我国企业领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党政分工原则在企业贯彻执行的具体体现。它既是对建国后企业领导体制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又是对现代企业要求强有力的、高效率的领导的科学反映。这一领导体制的改革对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加快四化建设进程必将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战后以来,日本大学经历了三次改革和发展。第一次改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主要是将战前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改组为四年制本科大学和两年制短期大学,同时进行了大学课程改革,形成了所谓“二·二分段”模式。第二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两次入学考试成了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基本制度。第三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当时日本大学出现的新问题,日本大学普遍实行了课程改革,将“二·二分段”模式改为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结合的“四年一贯”模式并建立了大学自我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8.
甬商钱庄与晋商票号是明清时期分别由宁波商人和山西商人经营的民间金融组织。在新式银行还未设立前,钱庄与票号就已存在,它们利用各自的信用工具为社会资金清算服务,共同承担着促进商品流通的重任。甬商钱庄首创的过账制、以银元为本位的核算制、以日计息制,晋商票号施行的汇兑制、总分号制、资本营运制及分配制度等,都是有利于经济与金融互动发展的。通过这些制度对行为的有效约束,钱庄与票号在经营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信誉度。在倡导建立新型金融信用秩序的今天,对钱庄与票号这部鲜活、厚重的中国金融制度史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四年税制改革制度分析樊丽明一、九四税改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我国自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至今,工商税制经历了若干次改革,规模较大的有1953年、1958年、1973年、1984年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多次税制改革可分为...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 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标准的一 种 教学管理制度。它与学年制相对应,最大的特点是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 施 教,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各高校正处于由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改革 过程中。学分制改革在管理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必须构建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 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