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墓碑石     
焦松林 《东西南北》2009,(10):62-63
多斯最近回到多塞特郡来探亲。他刚为卧病在床的父亲洗了把凉水澡之后,忽然接到了弟弟亨特的电话。亨特是个浪荡子,上大学一年级逃学结婚,将父亲气得差点吐血,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后,又与妻子离婚,不知去向。父亲卧床不起,很大程度上是亨特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出山未比在山清:王宠惠自由主义思想之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东 《学术交流》2004,(10):158-161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十分重要的一员,他早年负笈欧美,初步形成了以个人独立为最高原则,不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做切实判断,渴求在中国建构英美式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自由主义理念。他回国后,积极参与了民初自由主义思潮的活动,出任"好人政府"总理是其自由主义思想实践的顶峰;由于他与民国时期政治架构接触甚深,导致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逐步消解,最终蜕变为学者型的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人们口中百亿隐形富豪,他是农夫山泉、养生堂背后低调孤傲的浙江商人,他是中国企业家中最会"玩广告"的卖水大鳄,他叫钟睒睒,一个沉寂在富豪榜隐秘地带的创业者。钟睒睒做过泥水匠,做过记者,最终成为商人。他种过蘑菇,养过鳖,卖过水,有创意,懂策划,更会营销,商业风格独具一格,被人们称为"独狼"。  相似文献   

4.
王倩 《社科纵横》2013,(1):213-214
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了剖析,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社会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变得单一化、一体化。在"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思想"的融合下形成"单面人","单面人"就是失去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人主体性的地位被削弱。同时,他企图给出了这个难题的形而上的出路,本文就是在他的单面社会的批判中,同时对他提出的出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1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他在前人思想的铺垫之下出现,把他人从私法领域中引入公法学的法律实证主义方法发展为有效回避、消解或暂定解决政治问题的法律技术,从而以矛盾的学术性格微妙地回应了矛盾的时代课题,即在政治效果上一方面默认和容忍了当时德国君权主义宪法体制的政治现实,另一方面也表述和维护了近代德国的法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投出那张"有罪"的票后,罗姆尼清楚,无论成败,他都将因自己在弹劾案中的投票而面临政治压力。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历史上第三次总统弹劾审判迎来"剧终"。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否决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意味着他未被定罪、不会被罢免总统一职。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占据优势,这一投票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相似文献   

7.
<正>清朝顺治年间,会试登榜时,发现有两个名叫"陈敬"的举人中了进士。为了区分二人,顺治皇帝便给山西泽州的陈敬加了一个"廷"字,改为"陈廷敬"。顺治也没料到,这个被他改了名字的年轻人,在大清朝的政治生涯中步步升迁,入阁拜相,辅佐康熙,开启了清王朝统治下的"康乾盛世"。同时,在历史上留下了"清廉相国"的美誉。陈廷敬为官五十年,他政绩斐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8):108-111
观念史研究下,"新中国"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共由上至下推行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的进程,通过印刷术、普及教育和内政构造等多方面的强有力推行,上层统治最终促使包含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文化趋于同质化。个人与国家签订契约,纳入到"生活政治"中,"新中国"现代国家意识诞生。  相似文献   

9.
张东 《日本研究》2015,(1):67-74
明治宪法标榜天皇主权与职能性分权,同时以议会代表"国家公义",这从根本上为"超然主义"提供了可能。"超然主义"实为近代日本政治之底流,它并未随藩阀政治的结束而消失。在藩阀政治受挫后,伊藤博文、桂太郎等通过政党实现的只能是相对"超然主义",而且,他们的期待最终被政党所"出卖"。经过大正民主运动,"超然主义"作为政治潜流持续存在,并与政党一样获得发展,当"宪政常道"下的政党政治被民众质疑和抛弃时,新官僚力倡普选,以民众广泛参政强化天皇权威,同时否定政党组阁的正当性,"超然主义"卷土重来,并显得比明治时代更为"成熟",成功"逆袭"政党政治,它看似基于民意,实则相反,政府超然于民众与议会之外,这也为法西斯独裁专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审视:一是超前的理论考察,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民主政治理念,被孙中山当成了通向大同世界的旗帜,继而被共产党人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最终形成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现实诉求的民主政治理论;二是滞后的实践分析,政治主体发育不成熟,国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民主在操作层面缺乏完善的法制规范和程序安排;三是缺位的制度反思,理论与实践、精英与大众之间差距太大,导致民主政治制度定位很困难,制度运行不规范,制度创新遭遇强大阻力。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2,(5):23-25
现在,杰克·阿布拉莫夫,这位曾被称为美国“说客教父”的“一哥”出狱了,并且他出了本自传。在自传中,这个曾被骂为“肮脏的政治贩子”的“大佬”竟出人意料地扛起了反“政治说客”的大旗……但无论他的忏悔来得多么猛烈,依然改变不了美国当下的政治现状。  相似文献   

12.
姚大志 《求是学刊》2013,40(1):47-55
虽然麦金太尔被视为当代社群主义的一个主要代表,但他本人却极力否认自己是社群主义者。这种否认源于他与其他社群主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为了标示这种区别,我们不妨把麦金太尔的政治哲学称为"小社群主义"。首先,这种"小社群主义"建立在小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而小共同体(邻里、村镇或农场)区别于大共同体(现代的都市和国家);其次,这种小共同体既是实践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闻达 《今日辽宁》2012,(6):20-21
清末历史中,章樾没什么大名气,但他却是赋予桓仁灵魂的人。在一个讲求"人亡政息"的政治体系中,官僚阶层很风光,却也容易被遗忘。身为桓仁县第一任县官,章樾离开县城130年之后,县城的人民还记得他。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成为县城地标,每到夜晚,数以千计的人们来到章樾公园,跳舞唱歌,跑步打拳。在碧草红花、绿树清水、音乐喷泉的映衬下,整个县城变得生动。章樾的塑像高高矗立在公园里,他目光坚定,仿佛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1977年夏季号发表W.M.利奥格兰德的《对"青年马克思"争论的考察》一文,不久,该刊于1978年春季号上又发表了E.K.亨特的《对利奥格兰德在"青年马克思"探讨上的批评》一文,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马克思著作中"人性"、"人的本质"、"族类"这些概念到底如何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始终把党的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被毛泽东赞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6.
范阳阳 《唐都学刊》2012,28(6):92-95
鲁迅是现代历史语境中对"牺牲"意识有着深刻体悟与自觉承担的作家和思想者。他在《呐喊》中所表现的是先觉者为大众自愿牺牲后所遭受的不被理解、甚至被大众所利用、嘲笑的主题,《彷徨》表现的则是先觉者在改革主张受到挫折、打击后退回家庭生活时甘愿为亲人牺牲而最终仍无法得到爱的主题,即"为爱而牺牲"的主题,而且在《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作品中表现出这一思路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市民授权政府,政府服务市民,这是城市"二元政治"的本质和逻辑。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经济主体僭入政治系统并影响政治过程的现象,尤其是强势经济主体的诉求与行动冲击了城市"二元政治"的格局,甚至部分替代了政府与市民的政治空间。在政治主体的角度,这是城市"二元政治"异化的表现,克服的路径是区别政府和企业的行动者逻辑,彰显市民的作用与机制,以消弭经济主体过度活跃的消极后果,最终实现城市公共利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宪政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传入日本,历经20余年的犹豫徘徊之后,产生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及由其所规定的日本式"立宪"。战后《日本国宪法》将主权天皇制改变为象征天皇制,但战前政治的操作手法仍旧沿袭至今。立宪政体中常见的多数争夺,在日本政治中被改变成为由某一势力集团专属的多数控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宪政原则,由此而失却表决的最终结果未形成之前的不确定魅力,控制多数即意味着表决程序不过是完成了在形式上赋予事前决定以合法性。控制多数的政治势力必成为国家的行政主体,国策的制定及执行完全被纳入其意志范畴之内。多数主义向工具主义坠落的巨大惯性,可能将日本送往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legitimacy"在西方政治学中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被视为政治统治的效力与稳定的基础."legitimacy"在国内政治学译文和有关工具书中往往被译成"合法",如《英汉国际政治经济词汇》中,legitimate government与legal government一样,均被译成"合法政府".其实,legitimacy的含义比中文"合法"要丰富得多.中文"合法"专指"符合法律"(《现代汉语词典》),英文legitimacy虽然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声言,他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研究中所做的符号分析立足于一种内在批判的基础上.他对先验意识与先验还原的批评、对先验意识与心理意识之平行性的强调、对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都是用来导向胡塞尔的"符号现象学"或"纯粹表述现象学"问题的手段."纯粹表述"在这里是指一种无需借助感性符号的、类似于私人语言的表述.德里达以此来置疑为胡塞尔所确定的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之间的奠基与被奠基关系,甚至试图最终消解胡塞尔的观念论基础.但这里的分析表明,德里达忽略了为胡塞尔所确立的一个现象学分析结果:即使我们不需要被感知的符号、也仍然需要被想象的符号.就此而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顺序并未因此受到动摇.因此,这里的论证和分析最终确定: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对胡塞尔符号现象学乃至整个现象学方法的解构,总体上还是外在的,只有少数几处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