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情绪理解测验(TEC)》和《5-6岁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试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62名大班幼儿进行了情绪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以了解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的总体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5-6岁幼儿在故事的理解、自我认知、听-视转化方面发展的较好,而对于词汇的掌握、运用和准确的发音方面发展水平较低。语言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2)5-6岁幼儿对于外部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已较高,心理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一般,反省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情绪理解能力在性别方面也无显著差异。3)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情绪理解能力在总分上无显著相关,词汇水平对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语言发展水平对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自闭症儿童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视特点,选取7~11岁有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各6名,让其观看5种负性情绪面孔图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他们观看不同负性情绪面孔图片的视觉指标。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恐惧、悲伤、愤怒、惊讶面孔的觉察时间均长于另外两组,对厌恶面孔的觉察时间与其他两组一样快;对5种负性情绪面孔的注视时间均显著少于另外两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3~5岁幼儿躯体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趋势,采用迫选任务,考察了109名3~5岁幼儿。结果表明:(1)幼儿识别4种基本躯体情绪的正确率依次为:悲伤66%、恐惧63%、高兴59%、愤怒57%;(2)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在高兴、悲伤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在愤怒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4岁显著好于3岁;在恐惧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和4岁;(3)4岁组男生识别愤怒躯体姿势的正确率显著好于女生。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幼儿对不同效价的躯体表情加工存在差异,从躯体情绪角度支持了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前后测实验法,选取24名4-6岁幼儿,探析蒙台梭利语文教学法对4-6岁幼儿阅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觉词汇能力方面,4-6岁幼儿在名词上有较好的表现,动词与形容词上相对较弱;在阅读理解方面,大多数的幼儿有明显的进步,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概念并加以运用,能合理地推理故事中的情节,以及故事中所发生的事件及其缘由;在口语表达方面,幼儿也表现出明显的进步,能进行故事的回忆,能合理的推理故事中的情节,根据故事的内容能产生自我的观点等。以上结论说明,蒙台梭利语文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可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使用眼动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88名4-6岁儿童对不同强度表情识别的成绩表现及眼动数据,探讨儿童识别不同强度表情的即时加工过程、发展状况及眼动模式,并在划分兴趣区的基础上,对不同强度表情识别过程中不同部位的优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4-6岁儿童对不同强度表情的识别成绩随着表情强度增加而提高;(2)4-6岁儿童对不同强度表情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随表情强度的增加而减少;(3)随着表情强度的增加,面部不同部位的作用会有所改变,如愉快表情的嘴部越来越重要,愤怒表情的眉眼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摘 要:具身认知策略是一种强调身体跟外在世界互动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关注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具身阅读”提供了平台。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引入“具身阅读策略”概念考察4-5岁幼儿对故事阅读理解的阶段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实施3个主题共5次故事教育活动,结果发现:4-5岁是对幼儿实施故事内容理解教学的关键阶段,采取具身阅读策略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之间的主要联系和隐含信息来整体理解故事是提升幼儿故事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但幼儿在运用具身阅读策略时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表达僵硬、范式堆积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具身阅读经验,师生共同关注关键事件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摘 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来自福建省泉州、福州、厦门三地城市的250名幼儿问卷信息。结果表明:城市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父母照养情况与幼儿总体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照养情况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年龄上具有显著差异性,3-4岁与4-5岁及4-5岁与5-6岁的幼儿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照养情况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各具体亲社会行为上差异极为显著,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40名4-5岁的城乡幼儿为被试,考察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组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组幼儿;城市组幼儿冲突信念理解能力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情绪命名和情绪观点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在情绪理解任务中对恐惧和伤心的各项识别得分显著优于农村组;城市组幼儿相对于农村组心理理论平均分高,而农村组幼儿区分信念平均分高于城市组;两组幼儿在意外地点和外显错误信念的理解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60名5-6岁的幼儿,采用看图叙事的任务,每组分别有20名幼儿在以教师、同伴、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进行叙事。结果表明,对于5-6岁幼儿而言,在把同伴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更有助于其把握故事的关键信息和建构整体故事框架,而将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则有助于儿童观点、情绪情感的表达,以及对故事结构线索的组织。与此同时,还揭示了男、女生在面对不同叙事对象情境下的性别差异,以及验证了幼儿叙事能力发展在平均句长指标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法,对815名3-6岁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家庭教育经济投入及时间投入情况,幼儿社会性情 况及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了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与幼儿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3-6岁幼儿 社会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幼儿社会性水平提高,且幼儿社会性在4岁左右发展最快;幼儿社会性 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积极社会行为、自我意识、群体规范维度中,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在情绪调节维度中性别差 异不显著;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家庭教育经济投入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对幼儿积极社会行为、 自我意识、群体规范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情绪调节没有预测作用;家庭教育经济投入对幼儿积极社会行为、情绪调节、自我 意识、群体规范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幼儿关注到的绘本中的文字是否对其有潜在影响,利用眼动仪并结合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实验,在实验中让幼儿对绘本中出现的文字进行再认并记录和分析相应的眼动指标。结果如下:(1)眼动数据显示,179名幼儿被试中有146人(占比81.6%)对图片中出现的文字进行了关注;幼儿对思维泡泡中的文字兴趣区的注视次数显著多于无思维泡泡;大班幼儿对文字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中班幼儿。(2)幼儿对思维泡泡形式呈现的文字再认成绩显著好于无思维泡泡形式;关注到文字的146名幼儿中有95人(占比65.10%)能够正确地再认图片中出现的文字;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幼儿的再认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幼儿在阅读知识类绘本时会关注到文字,并对这些关注到的字有一定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135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图片故事法测查幼儿道义推理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4-6岁幼儿的道义推理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在不同规则领域中幼儿道义推理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4—6岁幼儿对禁止形式规则的推理成绩显著低于对义务和允许形式的推理成绩;4—6岁幼儿能很好的检测出同辈违反,但是对妈妈违反、特别是双违反的检测较为困难,随年龄增长,幼儿检测妈妈违反、特别是双违反的能力获得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眼动仪,对来自内地且就读于西藏自治区内高校的大学生在快速阅读不同难度藏语文本材料时的眼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藏文化语境对不同难度藏语的阅读理解成绩、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阅读材料的藏文化语境对大学生阅读时的眼动模式产生影响,体现在:被试的注视次数、眼跳距离、回视次数和阅读成绩受到较为显著的影响;藏语阅读材料的难度不同也对被试阅读的眼动模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情绪主题绘本是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媒介,选择绘本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目前,幼儿情绪绘本的选择依据模糊笼 统,3-6岁幼儿在绘本市场往往被归为同类绘本阅读主体。为细化选择标准,利用NVivo11.0分析软件对50本幼儿情绪绘本的 文本内容进行编码。结果发现,绘本内容中的情绪理解事件最多,情绪调节次之,情绪表达较少,且内部要素间存在明显的年 龄差异。因此,绘本选择需从浅表的“适龄圈”向内在的“适读点”聚焦,根据不同年龄幼儿情绪能力维度的发展特点,接纳幼儿 负面情绪,合理利用人际支持,从幼儿阅读视角出发,科学选择绘本。  相似文献   

15.
选取宁波市某幼儿园3-6岁儿童共9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单页多图和跨页连续无字图画书作为研究材料,利用语料分析法,从角色理解、场景理解和情节理解三个方面,重点考察了3-6岁儿童图画叙事理解的年龄发展特征以及不同类型的叙事材料对儿童图画叙事理解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6岁儿童在单页多图和跨页连续图画中的图画叙事理解水平呈现显著性的年龄差异,儿童图画叙事理解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升;对不同类型图画叙事材料的研究表明,材料形式不同,儿童图画叙事的理解水平也不同;3-4岁角色理解、场景理解、情节理解受叙事材料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4-5岁、5-6岁角色理解、情节理解受叙事材料类型的影响较小,且4-5岁图画叙事的理解水平接近5-6岁,但远高于3-4岁,是儿童图画叙事理解的转折期和关键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教育戏剧活动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成效,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选取60名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教育戏剧组、绘本阅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幼儿,男女各半。其中,教育戏剧组和绘本阅读组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绘本阅读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均显著提升了情绪理解总体的发展,且绘本阅读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和隐藏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教育戏剧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理解和混合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与单纯阅读绘本相比,基于绘本的教育戏剧活动可以更好促进幼儿情绪理解整体的发展,并在提升信念情绪理解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访谈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3~5岁幼儿自传体记忆的发展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结果:(1)3~5岁幼儿的自传体记忆总体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特征;在事件描述的逻辑顺序性和内容丰富性上,3~4岁阶段发展相对较慢,4~5岁阶段发展迅速,4岁是发展的转折期,5岁幼儿水平最高;在事件描述的主动性和体态上,3~4岁阶段有所发展,4~5岁阶段发展变化不明显,4岁幼儿水平最高。(2)在3~5岁幼儿自传体记忆事件描述的逻辑顺序性、内容丰富性、主动性的发展水平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的发展均好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  相似文献   

18.
以随机抽取的36名韩国大学生为例,按照汉语水平分为高低两组,采用眼动仪记录他们在阅读不同文体汉语篇章时的眼动数据,以考察韩国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汉语篇章时,阅读理解水平及眼动特征的内部差异。结果发现,韩国大学生阅读同样难度的汉语篇章时,存在着明显的阅读文体差异。阅读不同文体的汉语篇章时,从难到易的顺序分别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系并检验母亲教养方式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 教养方式问卷和幼儿焦虑量表对643 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幼儿焦虑各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伤 害恐惧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具体为5~6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显著高于4 岁及以下组幼儿,而与4~5 岁组无显著差异; 4~5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与4 岁及以下组幼儿间无显著差异;(2)婚姻满意度与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 方式及幼儿焦虑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3)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 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强迫-冲动障碍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 度与社交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分离焦虑、母亲婚姻满意度与躯体伤害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广泛性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 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情绪疏导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作用,以福州市M实验幼儿园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形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以绘本教学实施作为自变量,幼儿情绪能力的家长评估作为因变量,通过前测、16周教学干预、后测及数据分析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幼儿在情绪察觉、理解、表达与调节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情绪察觉和表达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