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对美国作家刘易斯的小说《巴比特》进行一种存在主义的解读,认为巴比特最后地回归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沉沦中对自身地超越,在沉沦这一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中把握自身,做出决断,以新的具有伦理或道德的生活态度对待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回归与超越是宫白羽对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回归 ,就是还其笔下侠客义士的本来面貌 ,他们不是虚无缥缈的神 ,而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 ;超越 ,就是写出了传统侠义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离。宫白羽的武侠小说不是讲故事 ,而是讲社会 ,讲人生 ,讲哲理 ,这与新文学的内涵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继承是指文化的纵向积累和前后传递;文化超越是指文化通过创新实现由旧形态向新形态的转换和跨越.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超越的过程.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超越是目标.文化继承和文化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晚年所阐扬的新"天人合一"、"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绝不能被视为是对原始的"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的简单重复,而毋宁是一种辩证的更高层次的回归.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张先生对主体性哲学既有热情的肯定与吸收,又有独创的超越与发挥,他所提倡的是一种既有"万物一体"的高远精神境界,又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奋发有为的积极进取之学.这一致思取向继承了"五四"以来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诸家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在充分体认中西文明的基础上,回归文化元典,会通中西理论,融合以期创新,实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完美统一.张先生以"归途"二字来概括其哲学生涯,既是个人回归自我精神家园的真实写照,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也不无借鉴与启示之意义."归途"既是中国哲学的归乡之旅,也是民族思想原创的超越之途.  相似文献   

5.
王嗣奭《杜臆》笺释杜诗,取的是一种体验式路向,借重个人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复杂人生经验以契入杜诗,并由此掘发杜诗的"真"、"正"之美。这既是对传统"以意逆志"法的回归,同时也是一次超越。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语言艺术各类别的统称,按照文学体裁“四分法”的分类方式,诗是与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体,然而这一“并列”并非是平等的,诗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乃至艺术的精神蕴含.文学的诗性在于它是对语言实用目的的超越,是审美的超越而非本体性的超越.中国文论中的意境与西方文论中的典型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学诗性的特征.除此,由于“语言转向”和“读”的文化向“看”的文化的更高层次的回归,设定与参与也就成为审美超越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当代西方文论中关于读者问题的批判性清理,提出了读者存在是一种审美困境中的本体存在的观点。读者存在具有双重性质,即他受制于内置于自身的限制结构和超越结构;读者的活动形态始终是在限制中寻求超越,在超越中回归限制;在超越中读者更新自我而走向新境界,在限制中读者固守自我而不迷失;读者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体验、在于超越。   相似文献   

8.
“道”的人生境界,其本质特征在于心灵状态的自由无羁,这在老庄是物我两忘、逍遥自适,在儒家是平和愉悦、从容中道。即道家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为超越,儒家以完美自身德性、体认无所不在的天理为超越。两者的价值观念不同,但超越的目的都在于认识人的本体的存在、追求一种人之为人的精神。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9.
今道友信的宗教观,既有东方思想的烙印,又有西方思想的脉络,这使今道友信的学说具有独特内涵。今道友信认为宗教是人对神的态度,同时也是神对人的相关方式,宗教的本质是回归,其宗教观的核心意蕴在于人的精神超越。超越本质使人命运性地心怀乡愁,人向往神秘、憧憬超越的乡愁具有崇高品格。今道友信对富有实存论意味的言说与倾听的体悟、对他宗教的认知、对艺术的超越论规定、对根源性乡愁的诠释,都关联着超越这个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0.
前期海德格尔的哲学立场是否可以称为一种"超越论哲学"?这一直是海德格尔研究者所激烈争论的问题.一方面,海德格尔既与当代的多位超越论哲学代表人物关系密切,而他的作品又大量充斥着超越论哲学的术语;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对超越论哲学又明显抱有强烈的批评态度,而他所谓"超越"又似乎与中世纪学院派哲学所谓"超越之物"有关.本文旨在以前期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为线索,以指出前期海德格尔思想中所包含的超越论哲学成份,以及其与康德的超越论哲学之间的一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受众与影视作品的审美关系是一种适应和制约关系,这是由影视作品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的属性决定的;影视艺术又要超越受众,启迪、影响、改变、更新受众的传统观念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人的内在超越性表现为人总是试图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与绝对的自由.这种超越性根源于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人的感性需要最初作为一种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粹自由,总是不断追求自身的实现即满足,理性则总是试图给需要"立法",制定规则来规范人的需要.而需要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天性又总是试图打破理性的束缚,超越理性,回归自身.道德,宗教,艺术以及人的寻根倾向集中体现了人的这种内在超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当代新道家学说,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站在时代的立场,发扬历史上道家思想的优良传统,重构道家思想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新道家的宗旨是实现“三回归”,即“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朴实”(倡导自然朴实的人性,反对人性的扭曲 )、“回归和谐”(倡导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和谐)。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发扬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人的思想和行为要遵循道、理(客观规律)办事,而人的本质在于追求自由创造,自由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与实践,同时一个人的自由的获得,又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没有超越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成为自由自在的人。  相似文献   

14.
今道友信的宗教观,既有东方思想的烙印,又有西方思想的脉络,这使今道友信的学说具有独特内涵.今道友信认为宗教是人对神的态度,同时也是神对人的相关方式,宗教的本质是回归,其宗教观的核心意蕴在于人的精神超越.超越本质使人命运性地心怀乡愁,人向往神秘、憧憬超越的乡愁具有崇高品格.今道友信对富有实存论意味的言说与倾听的体悟、对他宗教的认知、对艺术的超越论规定、对根源性乡愁的诠释,都关联着超越这个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使其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活力。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既是连接道德教育与浪漫理想的重要桥梁,又是学生体验道德教育真谛的手段和达成生活理想愿景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剖析,有利于认清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是辩证发展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目的在于引导现实生活和创造"可能性"的生活,道德教育的生活性体现了人们对受教育个体的尊重。因此,深刻分析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引导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在美学上与发展着的社会格格不入,因而成为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异化”方式。小说家运用自己作为写作主体的支配权,在对“自然”和“文化”两种意义的幻境的塑造中达成了对我们的存在方式及状况的某种超越。在叙事的层面上,这是由中心人物从现实之境进入幻境或从幻境回到现实之境来表现的。由于幻境在文本中存在模式的不同,中心人物的穿越便也蕴含着不同的超越与回归的主题意蕴,并且始终贯穿着对权力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关系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中心人物对健康人性的追求、对以自然为表象的精神家园的建构,或许可以成为抵御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狂潮的重要精神资源,这样,超越就不是逃避,而是更高意义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他认为人性具有两极:一极指向原始性的回归,一极指向创造性的发展。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形象地将人分为四类:在原始回归之路上疯狂、在双重人格中异化、在创造性发展中涅 、在神性关照下超越。在他看来,疯狂与异化的根源在于信仰的虚无与上帝的缺席导致了恶的本能的回归与膨胀。他认为人性的超越必须建立在神性关照的基础上,而神性关照的前提是人性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涅 。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复杂性学科却仍然处于未成熟状态。根本出路在于超越二元论、线性因果论等简单思维范式的禁锢.对道德学科中“伦理”与“道德”、理性与情性、德性与德行三重基本关系的研究回归复杂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9.
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人何以超越其生命的有限性,中外古典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稍有不同。西方哲学家是通过否定人的有限存在来寻求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解决,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是从承认人的有限存在,并在人的有限性存在中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儒家和道家而言,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些差异。儒家走的是“有为”式的超越之路,而道家走的是“无为”式的超越之路。事实上,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最终是一种价值的超越。这种价值的超越既可以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在今天仍有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动了哲学革命,克服了西方两千余年的形而上学传统,超越了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向现实的人的世界的回归。这同老子的“玄同”之境十分相似,但又超越其上,老子的玄同论是“未完成的人道主义”或者“未完成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